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语感有效培养探微

2021-04-19徐海英

新教师 2021年2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感创设

徐海英

语感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在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中习得。语感的培养,更是要在儿童阶段就开始。如果一个人的语感很强,在阅读时就能抓住关键文字,感知真实、有效的信息,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认识和体会。

一、巧妙营造氛围,激发语感

教师应当巧妙创设生动有趣又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理解、感悟,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一)借谈话创情境

巧妙的谈话能激发学生的语感,让语文课堂变得有温度。如在执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1. 谈一谈:上课前,我们先来谈一谈你最敬佩的人是谁,理由是什么?

2. 猜一猜:老师也有最敬佩的人,请同学们认真听。(他,是一位伟人,一生没有子女、没有房产、没有存款、没有墓地,两袖清风、鞠躬尽瘁。逝世时,联合国为他降半旗致哀)猜一猜,他是谁?

3. 说一说:结合预习和平时所了解的知识,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周恩来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来了解少年时的周恩来。

此环节巧妙地把语文知识渗透在谈话、猜测、介绍中,激发学生求知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感知中,萌生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语感。同时,教师营造的情境奠定了鲜明的感情基调,给学生的语言表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二)借图片创情境

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直观形象的特点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感。如在执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悟母亲的辛苦和母爱的无私,笔者借助图片,紧扣关键词“龟裂”,设计了这样的片段。

1. 你见过龟裂的手吗?是怎样的?

2. 出示龟裂的手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母亲》)你们看,这就是母亲龟裂的手,就是这双龟裂的手,毫不犹豫地掏出攒了很久的毛票给作者买书。

3. 请带着你们的理解,一起读含有“龟裂”的手的句子。

追问:读这个句子时,你看到一位怎样的母亲?是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的?

此处巧妙借助图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把母亲的形象具体化,收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运用音乐、影像、情感体验等方式来创设情境,轻叩学生心灵,激发学生语感,唤起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

二、“听评读”三部曲,体验语感

语感是抽象的,但又是有迹可寻、有法可找的。笔者建议可以运用“听评读”三部曲,引导学生从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去感知、体验、揣摩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内容,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语感。

1. 听。学会倾听是培养语感的基础,语文课堂中合理地运用好“听”,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听,可以是听名家的朗读,可以是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还可以是听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的配乐展示读。引导学生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了解朗读的停顿和语调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为体验语感奠定基础。

2. 评。在学生认真倾听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想一想、评一评、比一比:听着刚才的朗读,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刚才的朗读,你觉得最精彩的是什么?和你自己的朗读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这样的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敏锐感知。

3. 读。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读,可以运用引读、比较读、挑战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等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体验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听评读”三部曲以具体的语言文字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倾听,初步感受语言文字的神韵;通过倾听后的评议,感悟语言文字的妙处;通过倾听和评议后的个性朗读,促进语感的形成。

三、线上线下结合,发展语感

如今,信息技术极大地影响着师生间的信息传播和互动形式,良好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对语言文字做出选择和反应。

如在执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一课时,课前,笔者借助家校帮平台,以及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课前导学”“互动课堂”“教材资源”模块,通过可视化技术,清晰展示自主学习的任务,放手让学生小组自主合作预学。笔者让学生标出易读错的音、易写错的字、难理解的词,并利用互联网查找轻声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通过录音、拍视频、拍照片、做思维导图等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和困惑,并上传到平台,从而实现师生、生生、家校的多向互动。

这种先学后教,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前反复朗读文本,读通文本,获取信息,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同时,把媒体当作学习工具,既能拓展学习渠道,又能创设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探究、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有效课堂,还能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感,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四、课内课外联动,提升语感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语感的有效培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语言文字都较抽象,感悟、理解、体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内与课外的联动优势,把课内与课外有机融合,打破学习只是在课内的传统观念,利用生活实践助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感。

如在执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时,笔者鼓励学生课后结合自己的童年生活,先动手写一首小诗,然后小组合作编成小诗集,再然后把作品拍成图片、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班级圈分享、交流、评议,最后投票选出最喜欢的诗在班级朗诵。这种课内外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形式,给语文学习注入活水,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从而激发学生课后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总之,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语文教师且教且思,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根据文本和学情,采取相应的举措,积极有效地培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余庆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感创设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语言文字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