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4-19刘洁杨超
刘洁 杨超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农村残疾儿童教育问题,从对学校的残疾儿童本身、学校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利用查阅文献资料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特殊性,受教育主动性低;其家庭受主客观因素制约,受教育意识不强;特教学校及特教师资缺乏,有些教师态度消极;社会对残疾儿童的接纳与尊重程度较低。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措施,即运用专业的理念和方法,激发残疾儿童受教育的积极性;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提高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意识;建立并完善农村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机制;完善无障碍校园设施,优化残疾儿童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农村残疾儿童;教育;OBE教育理念;社会工作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教育2030行动框架》,确定2030年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此目标的享受者包含残疾儿童,因为此类群体具有特殊性,所以关于残疾儿童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议题将是未来所有国家需要完成的。
关于特殊教育,日本也较为重视,近年便新兴起一种特殊教育形态——统合式教育,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统合式教育;另一种是不完全的统合式教育,采取“通级指导”的形式[1]。另外,日本的特殊教育环节中十分注重“交流教育”,即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英国社会工作专家迈克尔·奥利弗认为残疾儿童教育的核心是消除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地为残疾儿童创造和普通儿童一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无论是作为该群体的双亲、朋辈还是教育工作者,都不应给予他们“标签化”,在保护他们心灵的同时需要让他们与正常儿童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让他们能够在普通学校上学。国家亦应通过全纳性教育,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目前,印度不断加强对残疾儿童教育的关注,教育政策不断完善,相关针对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项目的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依托教育政策,印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3]。
(二)国内相关研究
有关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谢九英在《残疾人教育公平问题探究》中主要从公平的角度提出了残疾人教育存在的问题[4],认为现阶段我国虽然为残疾儿童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福利保障,但是残疾儿童所面临的不公平教育问题依然存在。学者陈云凡、周燕在《以需要为中心:中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政策创新研究》中认为,我国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经过发展已经确立了以随班就读为主的教育形式,取得了“基本普及”的发展成就,提出以需要为逻辑起点的残疾儿童教育政策的建设与创新,主要体现在残疾儿童尊严需要与教育理念、发展需要与个性化教育机制、目标需要与教育配套设施等方面[5]。此外,还有很多学者通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如赋权、倡导、个案管理等介入残疾儿童教育问题,使得残疾儿童教育发展取得很大进步。
通过阅读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发现,很多学者就改善残疾儿童教育问题、保障残疾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学者多从残疾人教育的宏观层面进行讨论,缺少对农村残疾儿童教育的研究。由于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很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因而农村的残疾儿童在一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具体解决残疾儿童教育问题上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宜的改进。
二、关于残疾儿童教育的理念
残疾儿童虽在某一方面存在缺陷,但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需要,尤其是接受教育的需求。对于有些残疾人而言,接受教育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捷径,甚至是唯一的出路。通过接受教育,残疾儿童可以学到知识和技能,激发其潜在的能力,以增强自信心。残疾儿童更加渴望有良好的亲情、友情、归属感等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具有自我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意愿。在这些方面的作用下,他们的能力会获得更高的提升,自我激励的动力会更加强烈。残疾儿童需要被平等对待,但又需要给予特殊关怀。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具有促进人个性化发展的独特优势,以更加公平和多样的方式接纳和尊重每一名学生。OBE理念会根据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能力,为每一名学生设置符合他们个人能力的课程,并对其作出明确的要求。残疾儿童在接受教育时也应根据自身的残疾类型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来学习相应的知识,利用自己的优势激发潜能。
残疾儿童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逐步社会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与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密切相关,这些人际关系就构成了其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理论重视人对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强调人在情境中,重视个人对周围环境中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并为改善个人的状况提供资源[6]。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的特殊性,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维持和恢复正常的生活,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有助于残疾儿童成长环境的改善、社会活动的参与、自我能力的提升及自我價值的实现。
三、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特殊性,受教育主动性低
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生理上的缺陷,在很多方面不能与正常的儿童相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因为自身的身体缺陷而变得不愿与他人相处,害怕与人见面,产生自卑心理,加之他们在与朋辈群体相处时会遭到有些同伴的嫌弃和嘲笑,因而不愿去学校读书。再者,残疾儿童的家长要付出的精力、时间和心血比正常家庭多得多,他们可能会由于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付出而产生内疚和负罪感,甚至会把父母的加倍付出看作自己的过错,有些儿童会将这种归因偏差转移到逃避上学来掩饰自己的这种想法。
(二)家庭受主客观因素制约,受教育意识和能力不强
农村有些家长维护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权利的意识淡薄,更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弥补这一不足。有些农村存在落后的观念,对残疾儿童持嘲笑和歧视的态度,其家长便不愿意让孩子接受教育。另外,也是比较重要的方面,对于有些残疾儿童而言,农村学校达不到接收的条件,父母便只能将其送到城市的特殊教育学校。更甚者,有的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无法寄宿,需要父母陪读,那么父母就失去了经济来源,这就使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有些家长迫于无奈会选择放弃让孩子上学。
(三)特教学校及特教师资缺乏,有些教师态度消极
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资源数量增长缓慢,而残疾儿童的数量却很多,且特殊教育资源多集中于发达地区,农村中并没有特殊教育,有些残疾儿童由于情况特殊不能“随班就读”,加之农村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特殊教育的资源不能满足农村残疾儿童受教育的需求,出现了农村残疾儿童失学过多的现象。
有些教师对残疾学生持消极态度,甚至存在偏见。有的教师不认为残疾学生接受融合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而将其看作一项慈善举动,因此他们对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支持大多是基于“同情、怜悯和照料”[7]的初心。限于农村的条件,学校里没有专门为残疾儿童提供个别化教育的教师。融合教育并不是对正常儿童和残疾儿童“完全平等”的对待,而是要根据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现阶段,一些学校对在校就读的农村残疾儿童并没有采取“差别化”对待的方式,大部分学校中没有专门的特教老师,对于生活能自理的残疾儿童同意其在学校就读,对于身心状况不符合规定的便会劝退。以上都对农村残疾儿童的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有些残疾儿童来说,不仅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使他们的内心受挫,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四)社会对残疾儿童的接纳与重视度较低
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会导致某一方面的能力存在缺失,还可能在外观、行为、情感等方面表现得与正常人不同,这时很多人就会认为他们接受能力较差,对社会也做不出什么贡献,相反还会浪费社会资源。社会上对他们的这种轻视的态度,导致这类群体接受教育的参与度低。同时,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不难看出,与之配套的各项设施并不完善,甚至是缺乏,这也说明社会对农村残疾儿童的重视依然不足,对残疾儿童的接纳度较低。
四、解决农村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运用专业的理念和方法,激发残疾儿童受教育的积极性
受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残疾人可能会被当作另类,而儿童期作为人一生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人对残疾儿童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残疾儿童对于他人表现出来的态度比较敏感,严重者会出现心理问题。为防止此种现象的出现,可以让社会工作者介入,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采用个案工作方法,消除残疾儿童的心理或情绪障碍,帮助他们寻求情感支持与心理认同。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要让服务对象接纳自己的缺陷,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将其优势转化为自身的资源,承认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从而挖掘自身的潜能。
为增加残疾儿童与朋辈群体之间的互动频率,消除两者间的“心理隔阂”,教师就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并鼓励残疾儿童与同伴进行沟通,尽可能多地开展残疾儿童与朋辈群体的交往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残疾儿童增强信心,激发其融入集体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正常儿童形成助人为乐的品质[8]。另外,教师要根据残疾儿童的优势和劣势,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依据OBE教育理念,促进正常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残疾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并相信残疾儿童具有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潜质。
(二)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提高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意识
由于残疾儿童的残疾类型及残疾程度不同,残疾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其本人的努力及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家长的参与。无论从教育的本质还是社会工作的理念来看,人都是具有潜能的,同样残疾儿童也有某一方面的潜能,如果能够觉察其优势并促使其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残疾儿童今后的發展,其社会需求也能得到更高层次的满足。
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倡导残联、教育局、特殊教育机构等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家长培训项目,定期对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免费培训[9],甚至社会工作者要对这些家长开展小组工作,让这些家长通过游戏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家长获得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能,改变他们不正确的认知,以了解和认同孩子的教育需求,以及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让他们的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对家庭贫困的残疾儿童,可以开展扶贫小组,社工链接相关资源,帮助他们缓解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入学的问题。
还可以通过开办线下农村残疾儿童教育辅导班、线上农村残疾儿童网络教育,定期举办相关内容的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了解最新的残疾儿童教育资讯与知识,并传授给家长,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价值。
(三)建立并完善农村特殊教育、普通教育的融合机制
有些残疾儿童平时要进行康复训练,对此,可以建立特殊教育与康复机构的联结机制,让部分需要康复训练的儿童既可以接受教育,又能够进行康复训练。特殊教育教师要修读过特殊教育专业或者相关学科,同时还要引进更多来自医学、康复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从事残疾儿童的康复工作[9],这样可以让农村残疾儿童的教育和康复实现一体化。
还应该在农村中进行“随班就读”的幼儿园和小学安排适当比例的特殊教育师资,与学校中的普通教师相互配合,让普通教师能更好地开展课程设计与课程安排,特教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地为残疾儿童开展辅导工作。两者虽各司其职,但并不是相互独立,特教老师也要指导其他教师了解并掌握特殊教育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改变普通老师对特殊儿童的认识。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农村残疾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也有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
(四)完善无障碍校园设施,优化残疾儿童的学习环境
由于农村资源有限,农村学校中的无障碍措施存在严重不足,有些公共设施可能会对残疾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这就需要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在学校为残疾人配备适合他们身体情况的学习设施,针对儿童肢体残疾的不同表现,为他们提供使用方便的桌椅。对于新建的学校,也要提供无障碍的轮椅通道,修建便于残疾儿童使用的卫生间。对于聋哑儿童,如果没有条件聘请专业的手语老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来帮助儿童学习相关课程知识。
总之,根据农村残疾儿童教育现状,构建以“残健一体”的教育模式为出发点的残疾学生管理和服务体系需要提上日程。这个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健全残疾学生生活保障体系、差别化评价的教学方式、课后辅助与互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五、结语
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发展的责任,所以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基于教育理念、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等提出了几点解决农村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期盼让更多的农村残疾儿童步入校园,进一步推进教育的“正常化”“公平化”,促进残疾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金野.中日两国残疾儿童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5):75-78.
[2]龙婷.社会工作介入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4:3-7.
[3]杨思帆,张希希.印度残疾儿童教育政策发展轨迹及问题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7(11):100-106.
[4]谢九英.残疾人教育公平问题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5-46.
[5]陈云凡,周燕.以需要为中心:中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政策创新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5-34.
[6]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17-125.
[7]杨思帆,杨晓良.处境不利儿童教育补偿政策比较研究:以美国、印度、中国三国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6(12):119-123.
[8]梁纪恒,王淑荣,吕明.“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学前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8(1):11-14.
[9]郭启华.农村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