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管理的三个维度

2021-04-19孙琼力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小学管理

孙琼力

[摘 要] 正确认识学校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层次性处位,明确管理主体在学校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管理客体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优化学校管理成效、提高教学绩效,是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学校管理作为一个由多种相互联系的单元和众多相互作用的元素所构成的系统,也必然具有层次性。对学校管理者而言,只有遵循系统论的层次性原理,科学管理,依规办学,才能使学校管理工作符合教育客观规律,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小学;管理;三个维度

一、个人职业素养提升维度、精神管理层面的教师自我管理

除了作为教学常规管理对象的日常任务型管理外,不断加强自我管理,是每一位教师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最起码的操守和最本分的情怀。教师对学校管理理念、方法、绩效的认同是其安心从事教学工作、乐于为教育事业倾注激情、奉献青春、奋斗终生的重要保障,包括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校发展理念的认可,从而转化为教育情怀的自觉释放以及对教学工作的热情投入。作为教师的一分子、学校的一分子、教育的一分子,只有不断增强自己对学校发展理念和学校管理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将自身发展融入学校发展之中,将个人成长融入事业追求之中,不斷激发自身职业热情、工作干劲与人生追求,努力激活自身的工作潜力,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工作业绩,才能实现个人能力拓展和个体价值实现的最大化、极优化。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将自己当成是学校当中的一员,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也就顺理成章。虽然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也并不抽象,但事实上,思想境界真正能够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口号宣示的教师,并不多见。

二、团队专业合力建设维度、技术管理层面的教育教学管理

着力打造一支凝心聚力、和衷共济的教师团队,树立上下一条心、全员一股力、团队一片天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一所学校增强教师凝聚力、教育战斗力的基础和保障,而这离不开每一个教研组、年级组、学科组等单元化教育团队的合力集成。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效益,团结就是教育的生产力和生命力。建立在个体认同意识的自觉增强和归属意识的自我强化基础上的团队是一支战无不胜、潜力无穷的高效教学团队,是不断激活教师施教动力,挖掘学校立教潜力,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生产力”的根本保障。团队是个人的组合,集体是个体的叠加。只有通过科学化的绩效管理与制度设计,加强团队内部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包括外向型校际教研交流、岗位培训、教学观摩、教学比赛等),取长补短,化零为整,才能形成“拳头”的力量,杜绝死水一坛,防止陷入教师闭门造车、单打独斗,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主义的尴尬处境。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心同德共成长。在学校发展召唤团队力量、集体合力的今天,教师个人成长越来越依赖于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力量,既不无道理,又不可或缺。

三、组织机制系统优化维度、行政管理层面的学校整体管理

在确保制度管人、规章立校,确保有人管制度、有制度管人的前提下,树立民主管理理念与和谐管理意识,是学校良性成长、永续发展、效益积聚,从而不断夯实管理软实力、增强发展硬实力的内生动力与必然要求。民主管理、和谐管理能够激活教师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能够不断凝聚并增强全体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促使全体教师、部门领导与管理团队和衷共济、团结一致,将对学校的自觉认同与理性归属转化为安心从教、努力工作、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方能使自身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呼声与要求越来越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扬壮大、形成品牌效应、创造社会价值的生机与活力。

加强学校班子建设,选配好民主意识、业务素质、领导能力、管理魄力都很强的领导集体,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都显得举足轻重。而这有赖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培养、选用与考核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居低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心思变,社会影响每况愈下、群众口碑差,十之八九在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出了问题。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中小学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