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情 寄望无穷
2021-04-19王健
王健
梁实秋先生曾经说过:四十岁开始生活,还不算晚。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情,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仿佛在忽然之间,对这句话深有同感。
自从工作以后,整个人都变得懈怠了,因为不能轻易离开,于是便享受着所谓的“稳定”。依然按照个人的行事习惯,想把每件事做好,操着一份未必值得的辛苦心,用善良对待每一个人。也许伤痛总会在累积之后才能痛彻痛悟,当努力工作没有得到认可,当全心付出被完全忽视,我才觉得目标或许到了转换的时刻。
间歇性地反思,方才发现前半生太长的时间里都在拼命前行,为工作、为生活、为学习、为了学有所成、为了满足温饱、为了所谓的追求、为了放松或麻痹自己……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生就过了半程。恍然间,发现灵魂被搁置许久,忽然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看不清生而为人的价值,于是彷徨、苦闷、挣扎和反思,才发现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精神世界里,在固有的世界里践行自己的人生哲学。
彷徨苦闷之际走出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方能豁然开朗。每每见到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色,都会慨叹天地有大美,而人仅是沧海一粟,何其渺小。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爱上一座城,会始于其自然景色,而終于其文化内涵,只有二者兼得,才会让人对其记忆深刻,久久在心中回响。无论何时,翻看置身此处的照片,都会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仿佛重又穿越到那大美的自然景色中,肆意地徜徉在其中,不能自拔。
而无论怎样出发,旅途终将结束,总要回归现实。面对俗不可耐的纷扰世事,谁都不能避免。对于小世界中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只想嗤鼻一笑,实在不值得费尽周折与其斡旋,因为见过大美天地后,只觉得没有意义和必要。
人,不管在何种环境,依然需要保持着谦卑的心态,不要轻易低下骄傲的头颅。不想随波逐流,不想世故圆滑,不想卑躬屈膝……只想在暗涌的世界里,凭着一颗善良而纯净的心骄傲地做自己,这很难吗?这要求过分吗?用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自己的人生轨迹,就如同简祯所说: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茧。
也许人生就是要在熬过太多黑暗之后,方能在荒芜中找寻继续前行的路。无论周围世界多么繁杂和不堪,总会有新的目标可以努力和实现,于是幸福感便会再一次从心底涌现。
人生很长,希望总归要有;人生很短,遵从内心,方能坦然。“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芸芸众生中谁不是局中人?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在清白的世界做自由宁静的自己。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