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化与异化
——农耕文化视野下的传统乡建设计策略研究

2021-04-19朱永日江牧

工业工程设计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耕古村落村落

朱永日,江牧

苏州大学,苏州 215123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繁荣、生态宜居、文明建设、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这为农耕文化在传统乡建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与各类祭祀活动等。陈寿在《三国志》中的“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就指出了农业生产是国泰民安的基石所在,而农业社会历来“士农工商”的阶层顺序与“男耕女织、渔樵耕读”的生活向往也体现了农耕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与魅力。

一、农耕文化对传统乡建的意义

传统乡建中的农耕文化内容主要有物质空间与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物质空间层面有如田亩更新、水利建设、工具解放以及族谱碑刻、古建修复等内容;精神文化层面主要以遗产保护、民俗再兴、文化传承为主,这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手工技艺、绘画剪纸、乡音俚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祈年求雨、祭山拜地、开犁开镰、丰收庆典等民风习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民歌戏剧、丧葬婚庆等传统文化,见图1。除此之外传统乡建中的自然资源保护、村落空间更新、产业模式升级也与农耕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农耕文化是传统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包含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相处之道[1]。保护、传承和发展农耕文化对于古村落的振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农耕文化有利于践行传统文化自信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底和根源。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需求,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色彩和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物质和文化基础。农耕的产生也促使原始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转变,即从蒙昧走向文明,开启了中华文化的演绎历程。而现在古村落居民文化意识普遍淡薄,看不到周边环境中的文化价值,也出现了如耕地荒废、土地盐碱化、水口污染、古建破败、非遗流失等问题。保护和传承传统农耕文化,有利于促进古村落精神文明建设和塑造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并培养村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民族自豪感。简而言之,对农耕文化的保护传承就是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2]。

(二)农耕文化有利于恢复村落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是传统乡建的保障。随着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市场经济“重利轻义”价值取向的冲击,传统村落的道德民风、公序良俗受到影响和破坏,出现了道德败坏、不良风气蔓延、邻里不和以及勾心斗角的现象,“贪财无义”的人性泛滥也导致农村出现“天价彩礼”和“低廉嫁妆”并伴随“早结婚”、“抢结婚”的行为,甚至有些村落滋生出拉帮结派、赌博斗殴、横行霸道等黑恶势力,给古村落在社会治理上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传统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思想以及勤劳、节俭、朴素的生活理念对于恢复传统村落安定秩序具有较强的教化作用,也有利于村民安居乐业和重建乡村团结力、凝聚力,传统乡建中的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乡村的必要途径。

(三)农耕文化有利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图1 农耕文化在传统乡建中的内容体现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的振兴。目前,传统村落面临产业发展的窘境,传统产业起不来,新兴产业来不起。产业模式的落后导致大量农作物滞销,传统村落的经济水平也不容乐观。笔者认为要靠传承和发展农耕文化、发展农业来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农业作为三次产业中的基础产业,关系到古村落居民的吃穿冷暖、收入及生活水平。农耕文化中的小农经济模式具有“精耕细作”的产品培养优势,种类较全面的农、桑、牧、渔式的产业结构也能够保证外部农产品需求。尤其是以现代技术介入农耕之后,采取打造特色农业、培训新型农民、扩大种植规模等一系列措施之后,农耕文化的最大化的价值发挥可以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助推剂。

二、现实的同异冲突——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0 世纪50 年代的“以农补工”的战略实施以来,城镇化与农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这也渐趋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强烈分化。因此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的重要思想。此后,统筹城乡地区发展和形成良好的互动格局,逐步上升到了日程之列。然而现实却差强人意,作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基本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在现况实施中还存在很多认知分歧和执行冲突。人们对于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的误解导致了在实施上的偏差,譬如有些人认为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皆是现代化的强行介入,这就导致了在建设中的“大刀阔斧”使得农耕文化被强烈冲击以至被抛弃的后果;而另一些人秉持新农村建设应该极力避免现代元素,强调复旧如旧,保留原汁原味的观点,这就造成了乡村建设在现代化社会中因循守旧而失去生存活力的现实;还有人取折中的做法,不偏不倚却脱离了因地制宜的原则而将城乡强行一体化,这就导致了传统乡建往往被置于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灰色地带。

(一)建设理念的冲突

乡村建设都市化,都市建设田园化。在传统乡村的建设思路上,主要有西化派与乡建派两种,西化派主张从邻近都市的乡村开始,以先进的都市力量救济落后乡村,而乡建派主张从传统文化中、从封闭式的乡村环境中寻求乡村自救的出路[3]。两者都重视工业与农业、都市与乡村的相互关系,且本应是互补的思想主张,而从现今农村如传统建筑的全盘否定、现代洋楼的拔地而起、外商工厂的直接入驻、水坝桥梁的格格不入等天翻地覆的变化来看,前者是占了上风,也引出了传统村落诸多的问题,导致耕地被大面积占用,很多乡村被完全都市化或者在奔往都市化建设的路上,最终丢失了传统乡村的肌理底色。

(二)技术进步的冲突

技术是这个时代丰裕的财富,是给人带来便利的神奇力量,也是压抑人性和贫困的根源[4]。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科技化生产的脚步浩浩荡荡,传统农耕也未能逃脱。一方面机械化作业已经成为我国大规模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它具有节省时间和成本、增加产出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优点,但是机械化耕种很多时候会受到地形地貌的制约,很多高地梯田大型机器根本无法进入。另一方面,传统农耕技术的产出效果是很多现代化技术无法做到的,如免耕作播种、有机施肥、加深松土、控制杂草的生长面积、秸秆有效利用及地表有机处理等,既可以减少对土地的伤害又可使农作物天然无公害。

(三)农耕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冲突

农耕文化与都市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城乡结合的必然结果。都市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发达、便利、快速、高效的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如潮水般涌向传统村落,传统村落居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在逐渐都市化,并经历了从镇静、轻松、热情到焦虑、紧张、冷漠的人情味的变化。而经过几千年积淀的农耕文化也会在都市文化的冲击下抗争一番,节俭勤劳的生活理念使得他们排斥一些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商业产品,并扣以“投机取巧”的帽子,一些古村落甚至还保留着“送货郎”、“鸡毛换糖”等较为古老的消费生活方式。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就业岗位缺乏、劳动对象流失、民俗活动淡化、生产工具落后、农田耕地荒废、水体环境污染等,最后形成了传统村落竞争优势较弱、生存活力不足以及空心化的局面,见图2。在这种普遍堪忧的局势面前,农耕文化的生存空间越发狭窄,由于缺乏就业岗位以及农作物低产利薄等原因,劳动力迅速外流,古村落出现人口幼龄化和老龄化两个极端,留守居民只有“吃饭田”、“保命田”以供基本所需,古村落失去了昔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农耕景象,传统乡建也因此失去了关键的着力点。

图2 城乡统筹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那么在此种现实背景下传统乡建到底该以何种方式推进?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底蕴作用,农耕文化是传统乡建的根本内容,也是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振兴和文化拓展的有力支撑点。要通过设计的介入来调和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的现实矛盾,如调整产业模式、重组村落空间、挖掘文化价值、引进现代技术等,并将农耕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景观、民风民俗与现代的生活需求及古村落空间相匹配,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乡建实现转型性发展。

三、设计的同异介入

在对传统乡建进行设计策略布局时,既要吸收外来的经营模式和生产技术,优化或调整古村落产业结构,增加农作物产出,又要对内在的农耕文化和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干预,以求因地制宜,凸显自然优越性以达到可持续发展,既要按照“三农”的定向调控政策和上位规划进行古村落的空间改善,又要保留一定的独特性和自主性;既要通过设计手段对古村落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复、恢复和重建,又要将其文化价值品牌化并有效推广,简而言之,设计的同化是不可避免的,但异化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宏观与微观:调控“三农”与产业升级

定向调控才能精准发力。“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农业是农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农村是根本的社会保障,也是农业所能依赖的可靠载体,而农民是主要劳动力,是农业、农村得以发展的活力。“三农”问题是人们必须勇敢面对、积极解决的三个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民主化和现代化建设,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的稳定提升[5]。“三农”的精准调控是以政府依据农村的普遍状态进行的定向施策,包括资金的支持、人才的支持、技术的支持、市场的支持,这其中关系到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利益关系、制定总体规划、强力推行政策等方面,定向调控、精准调控有利于改善古村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对于古村落的发展具有“掌风舵”的作用。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产业升级是“三农”调控的微观显现和必要途径,需要设计较为先进且适合古村落发展的产业模式和经营体系。要明确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并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新型农民、优化农耕产品、树立品牌效应、吸引外商投资、设计农耕体验、完善三次产业、互联网+促进产业联动、发展旅游业等,这也涉及到宏观调控中政府的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是一台复杂的脑科手术,需要抓准古村落产业的病症所在和潜在优势,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方能实现古村落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上谋与下效:区域规划与空间设计

上位规划一般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县至乡镇级别的国土空间规划为主。其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土地性质、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综合部署。根据上位规划,将城乡用地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地块,也就是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的乡村区域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建筑施工控制和城市设计指导、市政工程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交通管制和环境保护法规。根据不同的地块、不同的建设项目、不同的开发过程,采用指标量化的方法对控制要素进行控制,规定和计划进行定性、定量、定量和定界控制和指导。在传统乡建中,要明确“上下传导”的架构衔接逻辑、针对地区地域合理制定上位规划体系,并加强对下位规划的实施指导,上谋与下效都要力求精准契合。

只有在正确的区域规划体系指导下,古村落才能最为贴合周边城镇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同于区域规划的是,空间设计不仅要关注空间在功能、美学及文化上的承载作用,还要考虑其与现代生活的实际衔接。在以农耕文化为基底的传统乡建中,首先,应该对村落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或恢复,保留诸如“山水环抱”、“狮象把门”、“廊桥锁水”等自然空间意象,改善土壤与水体环境,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农耕产出的有效保障;其次,应该对农耕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比如驳岸与水坝建设、示范田与体验田的设计等,通过现代技术解决村民生活用水、农田灌溉、农业产出等现实问题;最后,要以农耕空间为主,建筑、庭院、公共空间为辅来打造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境,即以田园综合体的形式将农耕与其他空间串联起来,形成较为合理、便利的生活链条以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并对村落空间进行品质提升,如设置农耕体验项目、引进田园课堂、设置观景平台等。总之,传统乡建要凸显农耕文化的内涵,以农耕文化唤醒空间活力,营造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境,彰显古村落的本土特色和魅力。

(三)保护与传承:文化确立与价值扩展

欲先传承文化必先确立文化。古村落的文化及价值确立包括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两个层面,是村落文化传承与价值拓展的首要前提,其中,几千年农耕文化流传下来的小农经济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农艺工匠精神都是人们首要关注的。此外,由农耕文化衍生出的如古建宗祠、族谱碑刻的文化实体与诸如手工技艺、绘画剪纸、民歌戏剧、乡音俚语等非物质遗产也是古村落文化确立与保护的重要内容。

古村落的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文化保护立法,落实文物保护监督责任制,培养自身及居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对于年代久远的古建及牌坊碑刻等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请文保单位进行文化遗产立项,不足以进行文化立项而仍需保留的遗产,应该设立安全区及宣传简介;对传统手工艺、绘画、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重视申报开发,避免忽视保护和管理,形成以专家为主体、群众参与的保护机制;对于传统村落中存在的如“天公地母”和地方诸神崇拜等民间信仰,以及通过祭祀神灵来祈求风调雨顺或庆祝五谷丰登的仪式等内容,管理者及规划设计师应该以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其详加引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摒弃封建迷信色彩,发展成为一种符合现代科学精神且具有文化价值的民风习俗,切忌因全盘否定而导致文化湮灭。

拓展文化价值才能有效传承。要深入挖掘古村落的文化价值,用设计方法延续历史文脉,讲述历史文化故事,积极融入市场和现代元素,建立文化品牌效应,寻求主体目标受众和需求导向,做好文创产品的设计、推广与宣传,建立文旅项目,形成文化产业链,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形成古村落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同时要注意古村落文化延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添油加醋”、“画蛇添足”以及“短斤缺两”的情况出现,严厉杜绝丑化、夸大、抽减和虚构历史事实的现象。

(四)吸收和干预:传统生产与现代技术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铁犁牛耕的农耕生产方式效率低下且耗费人力巨大,农作物及水产养殖受如洪涝、干旱、病虫害等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靠天吃饭”成为几千年农耕生产几乎无法摆脱的常态,农作物收成常常处于波动状态,农耕生产制度也一直延续着“南水北旱”、“南稻北麦”、“南油北豆”的传统,传统生产方式亟待改革与更新。当然,传统农耕中也有很多值得现代农耕技术借鉴的地方,如依据自然物候和气象的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因地制宜选择农作物播种;通过崇天敬德、敬守职分来遵守自然界运行的法则;拥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耕思想,即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传统乡建要选择性地剔除那些封建落后的农耕制度和生产方式,注重吸收农耕文化的内涵及挖掘其当代价值。

技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主要手段,从一开始就承载着人的价值[6]。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大跨步发展,农业耕作技术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机械化农业工具受地形地貌制约以及影响村容村貌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要尽量采用“暗介入”的方式,不破坏田园农耕的基调,机械化农业也要向智能化农业转变。在种植制度上,要根据地区热量条件,实行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和移栽技术,并建造大棚达到“反季节”的目的。在养护方法上,要以海绵城市的设计方法解决农作物用水灌溉问题,引进水网养殖技术,并以人工智能监测农作物的长势、虫害、温度等。同时要注重农耕技艺人才的培养和农业育种方式的更新,培养和引进农业科研人员,强化农耕生产的科学性、技术性。

四、载体的同异表达:线上与线下

(一)线上:互联网+传播文化基因

一般来说,传统的古村落文化传播方式包括口头传播、印刷传播、电视传播、新媒体传播[7],这类传统传播方式效率低下,具有地域局限性。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发展,古村落的文化传播途径不断扩大,传播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何将传统传播方式与互联网媒体相结合,成为探讨当下古村落文化传播方式的重要课题[5]。

打造对外交流平台。古村落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向外传播才能永葆青春活力,其振兴与发展也需集思广益,充分吸收学习外部先进文化保护与传播方式,打造一个优良的对外交流平台体系。对外交流平台体系一般采用互联网媒体传播方式,借助建立官方网站、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微博以及自媒体等网络载体,对古村落的农耕文化、产业特色、民风民俗、文化遗产等文化基因进行有效传播,还能集思广益,采纳各方面意见,检查自省,弥补古村落发展中的缺陷和不足。除了文化传播的作用外,对外交流平台还能带动产业发展,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促进古村落的经济发展效益,提高古村落的旅游接待能力,为村庄持久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虚拟游览线路。很多文化景区由于多重因素无法做到全年全天开放,游客扑空的现象时常有之,尤其是2019年12月以来,全国各大景区及娱乐场所为响应疫情防控纷纷歇业,线上游览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迫切需要。建立虚拟游览线路,要以地域环境为第一考量要素,以村落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村落肌理为基础,以VR等现实技术为手段,来最大程度地还原该村落的空间设计,提升线上游览的真实度,打造身临其境的、极致的观景体验,从而缓解旅游资源承载力过大以及人为破坏的难题,同时,可以降低游客的游览门槛和出行成本。这其中包括对南北方地理环境因素的考量,地方风土人情及民风民俗的表达,以及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化的村落环境的实时动态传输等。如张家界建立的地质遗迹虚拟旅游平台,既增强游客的互动性,又可以省去很多旅游手续,突破了时间和财力限制,满足了人们丰富的旅游欲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旅游业的发展[8]。

(二)线下:大地景观继承农业文明

对于继承农业文明来说景观是最佳的载体,而目前最为常用的手法就是大地景观。大地景观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的地形和地面上所有自然景物和人工景物所构成的总体特征,它包括岩石、土壤、植被、动物、水体、人工构筑物和人类活动的遗迹以及气候特征,是最能够根据农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弹性变化的现代化景观设计方式。农业用地景观需要细化、完善和多样化,才能成为一个可持续的、有生命力的农业文化景观工程。除了形式和内容的设计外,整个农业区还应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规划[9]。

元素性与艺术性的表达。农业景观需要结合传统村落现有资源,将大地景观的构成要素点、线、面、体、色彩、肌理进行因地制宜地组合协调,并与农作物茎、枝、杈、叶、花、果、造型及季节性特点相结合创造丰富多彩的平面及立体视觉效果,即表现形式和美学。作为农耕文化的物质载体,青青的麦苗、金黄的稻穗、盛开的花朵、秋天的果实,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10],要通过园林绿化对农田、林地、湖泊等文化实体进行处理,使土地景观具有农业文化的内涵。简而言之,要以农耕文化和大地景观为切入口,利用其可持续且具有生命力的特点来承担起维系村落生态稳定和空间肌理的重任,并从形式和美学上塑造传统村落独特的标识记忆。

叙事性与精神性的表达。传统农耕文化信仰中有着很多的神话故事、人物传说,经过数千年口口相传已经成为了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传奇,这些人物传记也构成了农耕文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其传播方式也仅限于口授。农业大地景观在继承农耕信仰的主要内容中应该充分发挥其叙事性与精神性的特点,将这些文化题材通过稻田画的形式传达给受众,成为传统农耕文化靓丽的风景线,并能烘托出历史情境和传奇人物的内在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文化互动、科普教育的重大意义,比如沈阳的“稻梦空间”就是世界最大的稻田绘画基地,以农耕科普为载体,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中小学生科普基地。

五、结语

农耕文化在传统乡建中的意义深远。首先,对于古村落产业升级转型来说,农业是产业体系的基础支柱和商品输出的重要货源;其次,对于村落空间品质提升来说,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趣对营造空间环境具有相当大的融合与促进作用,对于文化传播来说,农耕文化作为传统村落的母系文化具有以点带面、四两拨千斤的文化传播效果;而且相较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更新来说,传统农耕制度中很多遵循物候、节气及作物属性的种植手法也是值得现代农业思考和借鉴的;最后,对于农耕文化的传播载体来说,农业空间所具有的大视野、可塑性使其成为具有视觉效益的文化弘扬基地。目前,我国的传统乡建还在不断进步当中,农耕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与意义不容忽视,不仅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因地制宜提供不同的设计策略以振兴乡村发展,其中以农耕文化为基底的设计策略无疑是传统乡建有效的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农耕古村落村落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