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分析
2021-04-19刘传彬庞恩翠
刘传彬,庞恩翠
1.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山东菏泽 274000;2.菏泽海吉亚医院,山东菏泽 274000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和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肺部癌症病症发病率在逐年增高。 早期肺部癌症治疗过程中,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开放式手术治疗,该种手术对患者创伤大,患者恢复时间长,不利于患者健康。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微创手术不断应用到早期肺癌病症的治疗中,该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但是采用微创手术也有许多种, 在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 两种手术都属于微创手术,但是采用不同的手术对患者有不同的影响。 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早期癌症, 有着患者手术时间短优点,对手术创伤更小。 但是采用该种手术后患者预后不佳,主要是肺部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后期生活。 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治疗,该种手术治疗效果佳,同时对肺部功能保护良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因此,该种手术在临床上普遍使用。 基于此,该研究方便选择2017 年3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早期肺癌144 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或者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对比两种手术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早期肺癌144 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根据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 对照组随机编入患者72 例,男35 例,女37例,平均年龄在(46.73±4.22)岁,平均身高(1.60±0.67)m,平均体重为(47.35±5.76)kg。 治疗组随机编入患者 72 例,男 37 例,女 35 例,平均年龄(50.33±5.18)岁,平均身高(1.59±0.73)m,平均体重(50.38±3.68)kg。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患者使用CT 检查为肺部结节小于2 cm,病理切片患者为一期肺癌;②采用CT 或者是B超检查为无癌细胞远端转移; ③患者肺部功能能够承受手术治疗;④患者无以往肿瘤史;⑤患者同意该次研究,并且通过医院研究理论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①患者采用淋巴结活检有癌细胞转移;②患者心肺功能差,不能够开展手术治疗;③患者有心脏、肾脏器官功能不全。
1.2 方法
1.2.1 两组相同手术处理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过程中都需要采用全麻手术,麻醉后两组患者都采用侧卧位。 两组患者使用的胸腔镜三孔操作相同, 并且使用病灶定位相同。
1.2.2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该种手术有以下内容: 手术过程中手术需要处理肺段静脉,肺段静脉采用胸腔镜离合器切除,然后是寻找相关的肺段支气管, 然后是切除; 然后是做肺段边界的标记,做好标记后,使用切割缝合器对相应的肺段切除。开展其切除手术需要注意和肿瘤的距离, 一般切除位置保持在2 cm。在肺段发育良好的情况下,需要在肺裂中分离肺动脉,然后做好结扎,采用超声引导下切断,采用同样方法对静脉血管切断。 肺段切除后,还需要将淋巴结送活检。 最后是清扫肺段,完成手术[1]。
1.2.3 对照组肺叶切除术具体操作: 术中使用的三孔法操作与肺段切除组相同。 探查病灶后,游离肺叶静脉,胸腔镜切割缝合器切断, 再向深面游离肺叶支气管,胸腔镜切割缝合器切断,之后游离肺叶动脉各分支,近端双重结扎后超声刀切断,肺裂使用胸腔镜切割缝合器处理。 常规清扫肺门和纵隔淋巴结,送检[2]。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指标情况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照中,清除淋巴结个数和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对比中,治疗组手术时间为(132.26±32.32)min,对照组为(107.21±30.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中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中指标对比()
组别 清扫淋巴结个数(个)手术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治疗组(n=72)对照组(n=72)t 值P 值13.47±5.27 13.19±5.09 0.241 0.892 89.39±17.28 90.34±18.25 0.409 0.764 132.26±32.32 107.21±30.21 7.351 0.004
2.2 手术后各指标情况
治疗组术后总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分别是(673.14±214.35)mL、(6.13±0.49)d,对照组为(814.41±312.76)mL、(9.01±0.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ng/mL]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ng/mL]
组别TNF-a手术前 手术后CYFRA21-1手术前 手术后CEF手术前 手术后治疗组(n=72)对照组(n=72)t 值P 值1.73±0.34 1.75±0.28 1.423 0.633 0.63±0.01 0.64±0.02 0.795 0.781 31.25±5.76 32.24±5.39 1.065 0.289 2.54±0.65 2.48±0.63 1.432 0.654 46.69±6.34 47.28±6.45 0.554 0.581 13.29±1.46 13.09±1.37 0.848 0.398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1 年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1 年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MVV手术前 手术后FEV1手术前 手术后FVC手术前 手术后治疗组(n=72)对照组(n=72)t 值P 值83.13±8.43 82.17±8.59 0.643 0.892 78.32±7.69 65.36±7.36 9.462 0.001 86.35±9.93 86.42±9.76 0.462 0.721 79.30±8.28 63.17±7.57 7.385 0.002 101.46±11.33 102.25±11.54 1.874 0.742 86.58±9.99 70.37±8.46 9.145 0.001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各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各指标对比()
images/BZ_59_177_788_1194_841.png组别第1 天引流量 总引流量流管留置时间(d)总引流天数(d)住院时间(d)治疗组(n=72)对照组(n=72)t 值P 值231.31±89.24 240.25±90.16 1.091 0.673 673.14±214.35 814.41±312.76 23.651<0.001 4.25±0.36 4.18±0.42 0.132 0.832 4.67±0.27 4.58±0.33 0.231 0.715 6.13±0.49 9.01±0.73 14.137<0.001
2.3 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肿瘤标志物水平情况
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肿瘤标志物水平对照中,主要是从 TNF-a、CYFRA21-1、CEF 进行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2.4 手术前和手术1 年后肺功能情况
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一年后肺功能指标对照中,主要是从 MVV、FEV1、FVC 进行对照,两组手术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指标都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2.5 并发症情况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3.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3 讨论
肺部癌症病症引起的原因和遗传学有关系, 也和社会的环境有关系,特别是随着社会环境污染严重,出现肺部癌症患者逐年增多。 肺部癌症分成早中晚三期,一般患者在早期可以使用手术方法根治病症,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早期肺部癌症临床治疗过程中,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开放式手术, 该种手术方法的优点是视野清晰,可以提高手术的效果。 但是采用开放式手术治疗,不管是手术创口,还是手术出血量,都对患者创伤大,影响患者身体恢复。 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病症治疗效果,可以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目前采用微创手术主要是使用胸腔镜,该种方法对患者创伤小,出血量少,患者手术后恢复快优点,可以减少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此来提高患者手术效果。 临床上使用胸腔镜治疗早期肺癌,有着两种不同的微创手术,一种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另一种是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患者采用不同的切除手术,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3-4]。
胸腔镜下的肺叶切除手术发源于20 世纪90 年代,有研究机构表明,在肺部癌症的早期和中期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有着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 出血量少的优势。 同时由于患者手术中创伤小,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期间发生的并发症也少,因此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采用胸腔镜下的肺叶切除手术后,对患者肺部功能损伤大,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不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后来随着胸腔镜的研究不断深化, 可以在胸腔镜下开展肺段切除手术, 该种方法在操作上比肺叶切除手术复杂,从两种手术对照中,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更长[5-6]。 但是采用该种手术后,对患者肺部功能损伤更小,可以有效保护肺部功能。 患者肺部功能减少损伤,在后期生活中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该种手术方法效果更优良[7-8]。
在该研究中为了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采用两组对照分析。 从两组的术中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照中, 清除淋巴结个数和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对比中,治疗组手术时间为 (132.26±32.32)min, 对照组为 (107.21±30.21)min(P<0.05)。 又从两组的手术后指标分析,疗组术后总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分别是 (673.14±214.35)mL、(6.13±0.49)d, 对照组为 (814.41±312.76)mL、(9.01±0.73)d(P<0.05)。 又从两组的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 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肿瘤标志物水平对照中,主要是从TNF-a、CYFRA21-1、CEF进行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最后从两组的肺功能分析, 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一年后肺功能指标对照中,主要是从MVV、FEV1、FVC 进行对照,两组手术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指标都有所下降,但是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治疗组对肺功能保护效果更明显(P<0.05)。
综上所述, 早期肺部癌症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更能够保护肺功能。 但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也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因此,在实际的临床中,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类型, 实现患者治疗效果提高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