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啶氧菌酯对马铃薯早疫病田间防效初报

2021-04-19赵鹏飞王飞潇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4期
关键词:承德市药害防治效果

●赵鹏飞 王飞潇

(1.河北省承德市植保植检站 河北 承德 067000;2.承德市双峰寺水库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河北 承德 067000)

马铃薯是承德市的主要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约5.5 万公顷。由于马铃薯多年连作、防控技术更新速度慢等原因,承德市马铃薯早疫病发生面积逐年上升,发病程度逐年加重,给马铃薯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因此,应筛选出安全、有效的新型化学药剂来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对保障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马铃薯品种为‘夏坡蒂’,使用一级脱毒种薯。供试药剂为啶氧菌酯(22.5%,美国科迪华公司),试验地点设在河北省隆化县唐三营镇石片村。播种日期为5 月3 日,播种密度为4 000 株/667m2,垄距90cm,株距25cm,切块播种。田间试验过程中春季各处理区曾喷施霜脲·锰锌、精甲霜·锰锌、烯酰吗啉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1.2 试验设计

根据用药浓度,试验设置5 个药剂处理组,667m2(下同)剂量分别为25mL、28.5mL、33.3mL、40mL 和50mL 的22.5%啶氧菌酯,兑水量均为45kg,另设清水喷施为对照组。每处理组设4 次重复,共20 个小区,每小区面积30m2,各小区随机排列组合。对田间出现的中心病株进行调查,采用东方红DFH-16A 手动喷雾器分别于7 月15 日、7月22 日、7月29 日进行 三 次 均匀喷雾施药,施药间隔为7d。

1.3 调查方法

1.3.1 病情指数调查共调查4 次,第一次调查药前基数(7 月15 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调查分别于末次施药后第7 天(8 月5 日)、第14天(8 月12 日)、第21 天(8 月19 日)进行。每小区采用对角线式五点取样,每点选3 株,调查全部叶片,以每一片叶上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记录各级病叶数,以病叶发生情况计算防治效果。

病情指数=[∑(发病级数×各级代表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

1.3.2 安全性调查每次施药后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观察植株是否有叶片发黄、皱缩等药害症状。

1.4 统计方法

采用DPS7.05 分析处理数据,采用Du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剂量啶氧菌酯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

表1 的调查结果表明,啶氧菌酯28.5mL、33.3mL、40mL、50mL 四个剂量对马铃薯早疫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剂量为25mL 的啶氧菌酯处理防效较差。末次用药后,7d 防效达70.86%以上,14d 防效达75.92%以上,21d 防效达77.54%以上,其中剂量为33.3mL 的啶氧菌酯防治效果最佳,达86.25%。

表1 不同剂量啶氧菌酯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效的影响

2.2 对马铃薯安全性调查

啶氧菌酯各处理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均安全,发生药害植株数量为0,所有处理均无药害产生。

3 小结

在马铃薯早疫病发生初期,喷施浓度为22.5%的啶氧菌酯,剂量为33.3mL/667m2,每天3 次,间隔7d,防治效果最高可达到86.25%,且马铃薯植株未出现药害反应,可有效、安全地用于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工作中。同时,也建议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可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保持更佳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承德市药害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
少儿书画作品4幅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河北省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初探
承德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