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奈曼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分析

2021-04-19侯国庆张新红

关键词:人居污水厕所

侯国庆,刘 艳,张新红

(1.内蒙古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0;2.内蒙古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 通辽028043)

农村是城市的后花园,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构建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宜居型乡村,是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1]。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我国乡镇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乡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乡村生态建设始终无法有效地转化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导致乡村生态环境严重污染,村民望不见青山、看不见绿水、记不住乡愁的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提出与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生态是指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宜居是指要给老百姓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更美”的发展思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了“生态宜居”这一具体内容,着重突出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现阶段我国政府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继2018年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之后,2019 年至2021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当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2021年,全国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根据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实际情况,我国现阶段主要将农村的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村容村貌提升等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内容。

结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农村厕改质量和成效提升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村厕改工作;第二,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完善各级河长、湖长履职尽责体系,编制相关专项治理规划;第三,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垃圾围坝整治,依托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卫生的有效清运;不断加强人居环境管护机制建设,推动治理效果的持续化提升。

通过持续建设,到2020年底,全国十五万个村级单位有效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十三五”目标圆满完成。

续 表

首先,农村厕所改造比例稳步提升。《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和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81.69%和62.49%,远超20世纪90年代7.5%的水平;目前,三格化粪池式、三联沼气池式、双瓮式、粪尿分集式是我国农村卫生厕所的主要形式。

其次,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全国农村污水处理厂增加956个、总数量为1830个,相应的污水处理比重提高1.12%、达到18.29%[2]。

再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比例稳步提升。《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我国乡镇生活垃圾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比例分别提高2.06%和20.46%,达到88.10%和65.44%;同时,“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等一系列典型模式得到有效运用,农村的生活垃圾获得有效治理,村容村貌显著改善[3,4]。

二、奈曼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本情况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区域的地理位置、空间范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不尽相同。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与畜牧产业基地,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情况和经验显然对丰富和完善我国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最终实现我国美丽乡村发展目标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奈曼旗作为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农牧业生产大县,半农半牧的地理区域特征、农牧业结合的生产经营特点、多民族聚居生活的社会经济特色,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因此,围绕乡村振兴中“生态宜居”的建设目标,课题组将奈曼旗作为重点区域,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开展专项调研活动。

2020年6月至7月,课题组赴奈曼旗展开大面积问卷调查工作。本次调研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课题组各位成员分组入户开展线下调研工作;选取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奈曼旗户籍学生作为调研员,经过系统化培训后,以课题组成员作为组长进行线上指导,以奈曼旗户籍学生调研员为组员,分组展开线下入户问卷调查,有效发挥了当地学生熟悉本地情况、入户便捷、与受访户沟通顺畅等优势。本次调研区域覆盖奈曼旗所辖大沁他拉镇、沙日浩来镇等13个乡镇,共获得有效样本1307户。

(一)奈曼旗农村“厕所革命”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奈曼旗按照“因地制宜、示范引领、规划先行、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分批次、分阶段全面推进“厕所革命”。2020年,奈曼旗以嘎查村为单位从具备改建条件和具备改建意愿两方面对113367户农牧户进行摸排,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制定改厕类型、推进批次和计划,形成阶梯式推进的工作格局。奈曼旗选取义隆永镇西地村和大沁他拉镇沙日塘村建造“三格粪池式”标准化户厕,在沙日塘村设置了用于典型示范展示的旱厕样板房。

1.奈曼旗农村厕所的现状

我们从样本户已有厕所情况来看,1307户受访农户中,94.68%家庭的厕所是旱厕,3.18%的家庭有水冲式厕所,2.14%的家庭同时拥有水冲式厕所和旱厕。总体来看,旱厕是目前农户家庭厕所的主要类型,水冲式厕所的普及程度不高。

奈曼旗农村现有厕所的主要类型,见图1。

图1 奈曼旗农村现有厕所的主要类型

从现有厕所的建筑结构来看,奈曼旗农村厕所总体情况相对较好,但是部分样本户家庭的厕所较为简陋。首先,样本中1019户受访家庭的厕所拥有砖砌的遮拦,占比82.3%;219户受访家庭的厕所拥有简易遮拦,占比17.7%。其次,846户样本户厕所是水泥地面,占比68.3%;31.7%的样本户家庭厕所地面是非硬化地面。再次,大部分受访家庭的厕所安装了顶棚,占受访家庭总量的86.2%;13.8%的样本户家庭为露天厕所。

奈曼旗农村厕所结构情况,见表1。

表1 奈曼旗农村厕所结构情况

2.奈曼旗现有农村厕所清掏粪污情况

奈曼旗农村厕所以人工清掏粪污的方式为主,少数家庭利用抽粪泵机械清掏粪污。调研样本中,1097户以人工清掏的方式处理厕所粪污,占总样本量的83.93%;其中,1010 户自行清掏粪污,87 户雇人清掏粪污。利用抽粪泵清掏粪污的样本户家庭为210 户,占受访农户的16.07%;其中,租用抽粪泵的农户占比96.31%,自行购买抽粪泵的家庭占比3.69%。

农村居民厕所清掏粪污情况,见表2。

表2 农村居民厕所清掏粪污情况

3.奈曼旗农户参与厕所改造的意愿情况

在厕所改造参与意愿方面,奈曼旗当地农户对参与厕所改造总体持积极态度。总样本中75.18%的农牧户表示愿意参与厕所改造,24.82%的样本户表示不愿意参加厕所改造。

从厕所改造类型来看,水冲式厕所更受到愿意参与厕所改造农户的欢迎。在愿意参加厕所改造的样本户中,66.12%的农户希望改建水冲式厕所,愿意支付的改造厕所费用均值为784.00元;33.88%的农户表示因使用习惯而希望继续改建旱厕。

农户愿意改造的厕所类型情况,见表3。

表3 农户愿意改造的厕所类型情况

4.奈曼旗农村开展厕所改造的情况

截至2020 年,课题组调研期间,978 户样本家庭所在的村庄尚未开展厕所改造,占比74.83%,329 户样本家庭所在村庄已经开展厕所改造,占比25.17%。其中,居住在已经开展厕所改造村庄中的329户受访家庭中,有226户参与了厕所改造,占比68.69%;另外的103户没有参与厕所改造,占比31.31%。

从已经进行厕改的类型来看,总样本中进行厕所改造的农牧户中有108户将厕所改建为水冲式厕所,占厕所改造样本户的47.79%;118户将厕所改建为旱厕,占厕所改造样本户的52.21%。在厕所改造补贴方面,85户参与厕所改造的家庭表示获得了实物补贴,占比37.61%;55户参与厕所改造的家庭表示获得了资金补贴,占比24.34%;38.05%参与厕所改造的家庭表示虽然参与了厕所改造,但是没有获得补贴。在厕所改造过程中,政府给予农牧户一部分补贴,农牧户自己承担一部分费用。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参与厕所改造的农户自行支出费用的均值为615.80元。

在厕所改造的效果方面,已经参与厕所改造的家庭中,有119户认为改建后的厕所更加牢靠和安全,占比52.60%;131户认为厕所环境变得更好,占比57.90%;64户认为厕所用得更加方便,占比28.30%;19户认为厕所改造前后没有变化,占比8.00%。此外,12户对厕所改造的效果不满意,占比5.31%;7户认为厕所改造后维护麻烦,占比3.1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部分样本户对厕所改造效果的评价包括多个方面,因此上述评价结果中的样本户存在交叉情况。

(二)奈曼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用水量、排水量的上升,近年来,奈曼旗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大,在有限的处理能力下,大量生活污水对当地村庄的生态环境形成严重威胁,有效处理生活污水成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1.奈曼旗农村生活污水现况

农牧户作为农村人居环境中的生活主体,对当地生活污水引发的污染问题有最直接的感受。课题组希望通过对受访户生活污水污染问题的调研,形成对奈曼旗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情况的有效刻画。

总体来看,奈曼旗农牧民尚不认为生活污水会对自身周边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形成污染威胁。受访户中,46户认为生活污水对自己所在的村庄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占比3.52%;99户认为生活污水导致的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占比7.57%;388户认为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一般,占比29.69%;551户认为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不十分严重,占比42.16%;223户认为不存在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占比17.06%。

样本户对生活污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判断,见图2。

图2 样本户对生活污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判断

2.奈曼旗农村生活污水现有主要处理方式

现阶段,奈曼旗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处理方式是房前屋后排放、排放至渗水井、周边林地排放、乡镇周边农村少量的生活污水管道排放。课题组访问的样本户中,507户建造了渗水井,建造渗水井的平均费用为1015元。上述渗水井并未全部使用,其中382户通常将生活污水排入渗水井,占总样本量的29.23%;557户将生活污水排放到房前屋后,占比42.62%;170户将生活污水排放到周边果树林地,占比13.01%。111户将生活污水排入管道统一处理,占比8.49%。6.65%的农户使用其他方式处理生活污水。

奈曼旗农村生活污水现有主要排放方式,见图3。

图3 奈曼旗农村生活污水现有主要排放方式

3.奈曼旗农户对生活污水治理的态度

在生活污水的治理问题上,多数农户认为有必要对越来越多的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置。受访户中,73户认为村里的完全没有必要治理村里的生活污水,占比5.59%;284户认为没有必要治理村里的生活污水,占比21.73%;216户认为治理或者不治理村里的生活污水都无所谓,占比16.53%;597户认为有必要治理村里的生活污水,占比45.68%;137户认为非常有必要治理村里的生活污水,占比10.47%。

样本户对生活污水治理的态度,见图4。

图4 样本户对生活污水治理的态度

4.奈曼旗农户支付治理生活污水费用的意愿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样本户中54.91%的家庭愿意支付治理生活污水的费用,意愿支付金额均值为500.00元,对生活污水治理的积极性较高;45.09%的农户表示不愿意支付治理生活污水的费用。

(三)奈曼旗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1.奈曼旗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奈曼旗各乡镇已经基本建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导致的环境污染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从问卷情况来看,样本中有61户认为自己所在村庄因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乱堆乱放、随意填埋导致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占比为4.67%;198户样本认为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占比15.15%;510户认为生活垃圾污染程度一般,占比39.02%;432户认为生活垃圾污染问题较为轻微,占比33.05%;106户认为没有垃圾污染问题,占比8.11%。

样本户对生活垃圾环境污染的判断,见图5。

图5 样本户对生活垃圾环境污染的判断

2.奈曼旗农村生活垃圾现有主要处理方式

奈曼旗农户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已经相对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乱扔乱丢现象。从调研结果来看,141户受访家庭通常将生活垃圾扔到房前屋后,占总样本的10.79%;223户受访家庭习惯将生活垃圾扔进附近的沟渠,占总样本的17.06%;797户受访家庭主动将生活垃圾放置在垃圾集中处理池,占总样本的60.98%;26户受访家庭存在随意丢弃垃圾的问题,在总样本中占比1.99%;9.18%的样本户农户通过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

奈曼旗农村现有主要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见图6。

图6 奈曼旗农村现有主要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

3.奈曼旗农户对生活垃圾治理的态度

在生活垃圾治理问题上,多数受访农户认为有必要采取有效方式加强治理力度。218户样本认为非常有必要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治理,占比16.68%;719 户样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治理,占比55.01%;190户样本对是否需要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治理持无所谓的态度,占比14.54%;134户样本认为没有必要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治理,占比10.25%;46 户样本认为所在村庄完全没有必要治理生活垃圾,占比3.52%。

4.2.2 政府出资对边远山区的学生和教师集中进行游泳知识技能培训,编写《学生安全生存自救与救助手册》,解决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不足的问题。

样本户对生活垃圾治理的态度,见图7。

图7 样本户对生活垃圾治理的态度

4.奈曼旗农户支付治理生活垃圾费用的意愿

调查数据显示,45.91%的受访家庭愿意支付治理生活垃圾的费用,愿意支付的平均金额为236.90 元;54.09%的样本家庭表示不愿意支付治理生活垃圾的费用,占比超过50%。综合来看,当地农户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支付治理生活垃圾费用的意愿较低

三、奈曼旗人居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奈曼旗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力度不断增强,乡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村居民幸福感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是一项复杂的整体工程,不仅与地区经济社会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有关[5,6],而且受农村居民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环境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制约[7,8],这在奈曼旗农村居住环境治理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

(一)奈曼旗农村居民对生活环境整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高

作为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主体力量,农户的积极参与是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效、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政府强推动,农户弱参与”的现象在乡村环境治理过程中较为普遍,奈曼旗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课题组的调研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问题。

例如,畜禽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方面,养殖户基本认为牲畜养殖产生的粪污不会对自己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一定程度上存在“互不嫌弃”的基本逻辑判定;在家家户户基本都养殖牲畜的情况下,农户不认为牲畜粪污存在环境污染风险,主动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村民由于传统生活习惯而对当前的生活环境具有较高的容忍度,加之目前我国村庄人口老龄化情况普遍,老年村民对新的生活方式接受程度不高,较难认同水冲厕所、垃圾分类、垃圾集中处理等人居环境治理技术和措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受到一定影响。

(二)人居环境整治硬件条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奈曼旗通过持续建设,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卫生厕所推广普及、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奈曼旗通过放置垃圾桶、建造垃圾处理池等方式,有效回收和处置了村庄的生活垃圾;利用示范带动、财政补贴等形式有效推进开展农村厕所改造工作;乡镇附近部分村庄建设和使用了污水排放管道;嘎查村全部配备村级保洁员,负责日常打扫村中主干道等的卫生,有效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卫生水平。

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奈曼旗面临较大的挑战。例如,由于缺乏统一的垃圾填埋场和处理设施,奈曼旗不少村集体面临如何无害化处置本村集中的生活垃圾的难题。实施厕所改造后,奈曼旗不少村民选择安装水厕,由于缺乏粪污排放管网,当地水厕通过每户安装独立储粪罐的方式存储粪污。谁负责后期清掏储粪罐、能否及时清掏、如何付费等事项,成为厕所改造工作持续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生活污水收集难、生活污水处理难,与南方村庄在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且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情况相比,以奈曼旗为代表的北方农村空间布局相当分散,村与村之间的距离较远,不少嘎查村与乡镇政府所在地有相当长的距离,完全覆盖生活污水管网显然不现实,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集中处理的方式可能不符合奈曼旗农村的现实情况,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给当地政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配套技术的研发与适用性有待提高

在选择和运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方面,我们有必要综合考量地区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态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部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在技术原理和方案设计等方面存在适应性不强、技术规范性同地方实际情况不配套等问题,可能导致相关人居环境治理设施和设备的闲置。

例如,如果简单套用城市污水的治理思路建设污水处理厂,高昂的建设成本和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就可能使奈曼旗政府面临污水处理厂后期运营资金持续投入的巨大压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包括垃圾收集、垃圾运输、无害化处置等多个环节,各环节都需要大量经费支持,在此情况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思路需要强大的地方财政支撑,给奈曼旗政府财政带来较大的挑战。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方面,目前使用的方法是垃圾填埋和焚烧,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和有害气体会导致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引发二次污染,缺乏回收环节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9,10]。

(四)长效监管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村庄在人居环境治理上“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良好的村庄生活环境不仅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而且离不开有效的运行和监管机制。基层环保力量相对不足,管理和运行制度不健全,导致部分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成后运营维护不到位。

例如,课题组调研发现,部分村庄已经大量放置垃圾桶和垃圾箱,建有大型垃圾池等中转设施,但是村委会相关成员未准确说明如何进行垃圾转运、无害化处置、设备的运营维护,重视建设、忽视管理的情况较为突出。有效的监督和评估环节是确保人居环境项目有效落实和可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基层环保部门相对薄弱的力量无法对农村人居环境大量工作的各项目环节形成有效的评估和监管,制约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的提升。

四、推进奈曼旗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2021年,我国“三农”工作由脱贫攻坚开始向乡村振兴转段式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结构优化将进一步深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生态支撑作用[11]。基于上述思路,奈曼旗有必要进一步在农户主体地位、基础设施、技术、体制机制方面做足文章,推进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深入。

(一)突出农户主体地位,有效提升农村居民对人居环境治理的参与度

第一,强化农户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农户始终是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受益者和监督者,农户的自觉参与性是有效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内在动力。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体系化、系统化的工程,涉及政府、市场、农户三方主体,只有农户的主体地位得到切实体现,农村生活环境的治理效果才能落地变实。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具体工作要建立快速响应农户需求的机制,通过垃圾分类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道路通畅整洁等细节,为农户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吸引有能力、有声望的农村居民参与村庄环境治理工作,发挥农户作为建设者和监督者的职能,体现农户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坚决抵制不履行村内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相关规定的行为。

第二,我们要多渠道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充分调动农户参与村庄环境治理的主动性。

我们要利用培训、广播、电视、各类新媒体的宣传功能,普及环境保护的作用和环境污染的危害,帮助农村居民有效理解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村庄环境治理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村干部和基层中共党员要带头同非中共党员家庭“结对子”,共同推进和维护村庄清洁;突出村规民约中的生态保护功能,用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阐释人居环境治理的相关条款,通过邻里之间的道德规范激励农户积极参与村庄生活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让农户真正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主体。

(二)探索多元资金筹措渠道,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明晰人居环境整治资金需求量,开展科学筹划。

我们应当全面梳理全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情况,明确改扩建、新建设施数量和配套资金需求量;按照地区和类别等确认优先级和科学配置,一村一方案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费使用,着力提高资金投入效果。

第二,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创新融资模式。

完善市场引入机制建设,为工商企业和个人进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领域构建有效途径,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创新融资渠道与模式,搭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融资平台,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乡村环境治理的各环节,有效破解当前政府主导下的财政压力过大的问题;有效激活农村自身活力,对现有资金来源形成补充,不断完善村级人居环境基础设施。

(三)强化科技支撑功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技术的适用性

第一,以低成本、易维护为导向,选择和鼓励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领域示范和应用一批新型处理技术。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既要确保环境治理效果的同时,也要充分兼顾对相关治理技术、手段、设施的低能耗、低费用、易维护、方便运营管理的需求。我国尽管在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等方面积累了较多成熟的技术,但农村不应简单照搬城市人居环境治理的相关方法和措施,而是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在经济水平和承受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注重相关技术的使用成本和后期运营维护。

第二,因地制宜,选择适用性和使用效果强的人居环境治理技术和方案。

目前,我国相继出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T 51347-2019)》《村庄整治技术标准(GB/T 50445-2019)》《关于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改造相关标准,奈曼旗应当充分考虑现有基础条件、未来推进方向、建设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相关技术指标和方案的优化选择,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投入产出比值的最大化。

(四)因地制宜,构建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控机制

第一,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施后续运营管控机制建设。

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用,是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设施的后期运营、管理、维护是人居环境改善能否成功的核心环节,健全和完善管护长效机制意义重大。我们要从运营、管理、制度、监督等方面对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置和有效利用,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农村基础设施检查,及时维修护理受损设施,确保基础设施的有效运行,不妨碍农村居民使用;要从根本上打破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长效性,避免出现短期成效的问题。

第二,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干部考核监督机制挂钩。

我们应当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据环境整治工作成效评估机制,在细化评估内容和规则的基础上将评估结果列入干部年度考核范围,加强相关干部在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过程中的履职尽责效果;同时,强化农村人居环境监督机制,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五)科学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总体规划,建立多元主体共谋共享机制

我们在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整治,政府、村民、企业共同协商,不能只依赖政府单方面的力量,不能只偏重个别主体的需求和满足。我们要通过对各方的科学调研,利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充分收集并且科学汇总整合奈曼旗各嘎查村居民的意见;通过与有关专家咨询来统筹技术;将制定的方案公示在公共平台,在村内张贴方案让村民了解并且熟知,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共谋共享和持续前进。

猜你喜欢

人居污水厕所
污水厂设计与工艺选择研究
赵红红 海珠创新湾具备城央优质资源 叠加稀缺生态环境,直击更高人居追求!
污水罐坍塌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未来猫厕所
厕所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
黑皮游戏大迷宫
记得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