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探讨

2021-04-18郭光耀

学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郭光耀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不但需要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还应重点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弘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应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民族信心与个人素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明確在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优势,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出具有一定针对性与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本文主要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问题,并针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与语文教学要求,提出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3-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67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只看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即使有少数教师在教学时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但由于受到教学方式与学生能力的约束,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措施,从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促进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问题

1.教师与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足。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与家长都过度看重初中生们的知识学习,特别是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升学的转折点,家长和教师更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考上好的高中,但是却忽视了对初中生们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工作,使得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效率较低。而学生由于长期处于父母、教师关注的目光下,自身也只关注知识的学习,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不感兴趣,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教师、学生与家长都把语文变成了升学的工具,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2.课堂渗透效率低下。教材毕竟容量有限,因此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较少,同时又因为初中教师不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不深入挖掘课本教材与实际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导致初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不足,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相比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科目众多,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学习压力较大。长期处于高压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度与求知欲望逐渐降低,学生也很少会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中的传统文化知识。

3.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传统。即使有部分教师意识到在语文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依然对学生采取说教形式的教学,而说教的内容更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导致初中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逐渐失去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和主动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1.认真规划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都是教育部经过精挑细选的,不但辞藻优美,同时还拥有深远的意境与人文内涵。文章中不但重点展现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包括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园林、宫殿、长城等建筑艺术等等内容。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前需要提前深入剖析教材并仔细规划教学内容,认真选择文章中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例如教师在讲解初中语文人教版《论语十则》的内容时,由于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背景与典故,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每则论语的背景故事,从而帮助初中生们更好地理解论语知识,同时还能够增强初中生的文化素养。教师通过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初中生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佩之情。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初中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而初中教师要想开展高效的传统文化教学就需要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选取教材中蕴含传统文化、道德情趣的教学内容,并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带领学生一起感受课本内容中包含的生活真谛与道德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传统文化的思想含义。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可以传承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鉴赏力。例如,在讲解初中语文人教版《核舟记》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教师可以让其观看多种核桃制成的手工艺品,从而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的过程,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此外,教师在讲解对联时还可以将其与我国的传统节日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民俗活动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3.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水平。将我国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不但可以大大提升初中生的文化素养与德育水平,还可以起到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作为学校,要增强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的储备。学校可以从师范院校教学、教师资格考试与现有教师的培训工作等方面进行。首先,学校在培养优秀文化教师时应重点培训教师与任教科目有关的文化内容,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是提高德育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因此,只有教师具备积极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致力于自身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才能够打造高效高课堂,真正实现我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其次,在地方与国家的教学课程中都可以加入与学科有关的文化内容,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课本和实际生活中。语文中的文字、古诗正是从古代流传而来的,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只有在语文教育中加入丰富的传统文化才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文化自信。最后,教师通过专业培训与自我学习也可以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增强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与表达技巧,从而推动语文课堂的新课程改革进程。

4.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传统文化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同时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时同样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要主动且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渗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方法,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传统文化的实际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初中生们的文化素养与道德涵养,为初中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组织学生进行汉字的学习,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与纽带,汉字文化丰富且意境深远,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可以收集并整理汉字教学动画与汉字的演变过程,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多种感官,让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充分体会到汉字的魅力。又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水调歌头》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古诗词配上相应的音乐画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播放水调歌头的音乐,使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变得生动、形象,通过多媒体所创设的意境,能够大大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程度,让初中生们体会传统文化的艺术境界与内涵。

5.拓宽知识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要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进行,还要充分利用课下的时间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帮助初中生们能够接触更多、更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效率。比如《戏曲大舞台》一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戏曲、服装、表演等传统文化,因此,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教学机会,给学生布置课下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在课下独立收集有关戏曲的种类、戏曲表演名家、部分经典戏曲中的选段等等知识,再让学生进行戏曲模仿秀活动,从而充分调动初中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迅速拉近初中生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贴近传统文化、享受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通过组织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课后传统文化活动,不但能够丰富初中生们的知识范围,还可以增强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初中生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与民族自信。

6.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极为丰富,比如国画、诗词、建筑、节日、数学、天文、书法、对联等多种内容。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不应该受限于课堂教学的方式,还应主动落实多种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创新并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综合展现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给予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积累的传统经典诗词或文章,以此来增强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与教材相关的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课下自行阅读与学习,从而陶冶初中生的情操,讓学生们感受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此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地方古建筑物,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传统文化;或者在课上组织写对联、剪窗花、名著话剧表演等等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与学生实际相联系,提高初中生的文化自信与综合素养,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总而言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初中语文教学承担着重要的传承作用,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依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与学生的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加强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让初中生们更好地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陈丽.浅议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学周刊,2019(17).

[2]黄文龙.对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探讨[J].才智,2016(36).

[3]钟剑连.文明长久  渊源传承——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

[4]杜莹.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的研究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