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元方法 打造立体课堂
2021-04-18卞文霞
卞文霞
【摘 要】虽然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属于一般考察课程,常常被人忽略,但其重要性在小学教育中不容忽视,随着新课标的发展,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小学生们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文在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深入研究策略,希望可以在其动手能力塑造中给予一定培养。
【关键词】小学课程;劳动与技术;课程研究
一、巧妙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的劳动与技术课当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与生活相关的。因此,教师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时要有一定的思想,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们的生活进行联系,对教案作出一定的优化和提高,给课堂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老师们在进行设计时,要有针对性,比如说要抓住小学生们的好奇心理,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悬疑性,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对课堂的教学有一定的提高。当然,最重要的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他们进行学习,比如说可以通过图片的展示、文字材料的叙述或者是声音材料视频材料的播放让他们从不同的维度去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宣传课堂的活跃氛围,也可以使教学更加的顺利而且有趣。
比如我们在教授苏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当中五年级的第一单元《当好小小采购员》这一课时,教师们在课堂的引入环节可以提出一个问题,问“大家到超市购物和菜市场购物,有没有学到一定的经验?”然后找到一个同学,让他讲一下自己买过什么东西,或者是有没有跟菜市场的大妈进行一番讨价还价或者是讲价的过程。当同学们将这个过程讲述的很真实并且很具体时,那么这堂课的引入环节就会变得非常成功,当这堂课一开始就会提起学生们的兴趣时,那在之后的时间里,学生们对这堂课的内容就会比较认真学习,不用担心课堂走神的环节出现。
二、有目的性引导教学,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我们进行了一个课堂的有趣设计,那么在课堂的学习当中,如何的去引导学生们学会知识就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具体的实施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有效利用以及问题的思考性和知识的串联性,当我们把握这些东西,就能够成功的激起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让它们进行多维的考虑。随着新课标的要求,课堂的教学当中要加入自主合作的模式,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总结,那么在小学的劳动与技术课当中也不能例外,让学生们进行小组的自主学习,进行讨论和总结,然后教师们再进行一些引导,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这样的学习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合作组织性,而且可以在自我的探索当中解决一些问题,提高自己学习认知的能力。因为劳动技术课并不只是一个模仿的课程,它更多的是有一个自主性存在,所以这个课堂主要是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自我的探索实践,创造学生的发散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爱科学、热爱自然的价值观。
比如说我们在进行教学《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这一课时,在教学相关的内容时,教师们可以带来一定的木工工具,然后让同学们去猜测“这几样工具是干什么的?并且他们叫什么名字”,通过这样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们进行分小组自由讨论,之后让同学们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有些学生可能不知道这些工具是做什么的,在这个时候,教师们就可以通过播放ppt或者是图片的形式,让他们进行这些工具的相关知识了解,当然这样的了解和思考的过程可以提高他们对这些知识的记忆能力,从而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融入生活内容,增强学生探索能力
每一科的学习内容都是对生活的解读,因此劳动与技术这一项课程更多的也是与生活相关,把学习的知识更好地融入到生活当中才是学习的目的,让学到的知识使生活变得更加容易,更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们都应该做到的一点,因此只是学习教材當中的知识点,就会显得非常简单,我们要把课堂当中的知识与生活当中联系起来,让他们有一个相互交叉的内容。
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如何钉纽扣》这一个知识点,他与生活中的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学生们大多数都是在家长的养护之下长大的,因此他们缺少一定的自我动手能力,所以让他们进行操作和练习,能够更好的满足他们的成长。比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们可以先对学生们进行提问“大家都会钉纽扣吗?”“大家在家里见过你们的母亲,为你们钉纽扣吗?”“当你的纽扣掉了,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然后再引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怎样进行钉纽扣,当你们学会了怎样钉纽扣就可以自己钉纽扣,不再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了,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能力,同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对他们有一定的叮嘱和示范性作用,注意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这样的动手能力可以让他们有一定的兴趣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并且有效的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四、完善优化课堂评价,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通过对小学生的心理分析,他们都有比较好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因此他们的内心非常的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所以我们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们的科学评价,注意他们的情绪,然后对他们进行一定的闪光点捕捉,进行优点的强化,从而给予它们一定的正面鼓励。学生们在进行劳动与制作这一课时,大多时候都会得到一定的成果,当然,老师们对这些成果要给予一定的肯定,不管做的好坏,都要找到他们优秀的,从而进行鼓励,也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彼此的鉴赏,让他们进行互相的鼓励,这样不仅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样可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通过鼓励学生的方式,可以弘扬一定的教学正能量。
比如我们在教学《用塑料材料制作》这一课时,教师们可以准备一定的制作材料,比如说泡沫塑料板、塑料薄膜、双面胶彩纸、塑料管等等,还有一定的制作工具,比如说剪刀、小刀、圆规、毛笔、别针签字笔等等,当给他们准备了这些工具,也可以给他们列举一些优秀的范例,比如说毽子、彩球、盆景碑等物品,让他们通过这样的模拟或者是自我想象的方式选择制作对象,然后进行自由的创作。创作完成之后,可以通过小组的模式让他们进行互评,最后再进行老师的综合点评。在点评的过程当中注意发现他们之间的优点,比如说“这一个塑料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吧,真的太形象了,这是他的经典动作。”“这是熊大吗?真是做的活灵活现”等等这些表扬的词语可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对他们之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虽然鼓励是一定的,但是有一些教学当中的细节也要进行提醒,在提醒他们不足时,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讲出,不要直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在小学课程中,劳动与技术课程作为一项动手力较强的学科,教师们不仅应该在课堂中不断引导指引学生培养其操作性,更应该带领学生们了解锻炼其自主性的思想与能力,让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手积极性,在有趣中掌握知识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沈蕴佳.论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结构的优化途径[J].新课程导学,2020(21):84+86.
[2]郑蓓.对话模式下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活动的优化策略[J].新课程,2020(2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