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2021-04-18马玮

文理导航 2021年11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学困生

马玮

【摘 要】近年来,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明显增多,且呈现出早期化的倾向,特别是七年级数学最容易产生学困生,学生成绩的下降会影响到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对于目前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进行简要阐述,并且分析了七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在此基础下,对于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七年级数学的教学重点,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数学知识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差异,存在着学困生,而对于数学老师而言,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数学学习的困境是新课标背景下对老师提出的全新要求。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成绩过早出现分化的现象,引导学生打好七年级数学基础。

一、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七年级即初一,是学生从小学阶段迈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年,这个阶段的学生其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还停留于小学阶段,表达方式,分析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还留有小学生的特点,各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培养。大部分的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中难以做到整节课都注意力集中,所以课程的效率还有待提高。其次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教学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而到了初中阶段,数学学习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转变需要学生在短短几周之内就要完成,这对于刚刚进入到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外初中数学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但是七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显然还不够,对于做完的数学题目并没有分析和总结的习惯,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所以数学学习的效率还不高。

二、七年级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在七年级出现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知识比较简单,即便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在考试中也很容易能够取得高分,这就会让学生造成自己学习方法得当的误解,但是事实上其数学基础并不扎实,所以在升入七年级之后,随着数学学科深度和广度的拓宽,学生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并且由于没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导致学生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不能顺利的完成学习的任务,最终成为学困生。造成学困生的另一点原因在于,有一些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要求不高,经常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中,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敷衍了事,上课时听课的态度也不够端正,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深入的去探究解题的思路,而是生搬硬套的套用公式或者是概念,对于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题目,经常懒于去尝试。而另外一些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但是仍然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是因为其学习方法不正确,没有在小学阶段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在学习上出现困难时,也不懂得寻求他人的帮助,在学习过程中问题越来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最终影响到其数学成绩。

三、转化学困生的具体策略

(一)改变学生的观念

相对于小学阶段而言,初中数学无论其内容还是深度都会比小学数学更上一个台阶,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逻辑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到初中阶段,所以其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在学习时也容易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会说,在小學的时候老师不是这样教的。学生还习惯于小学的学习环境,受到小学老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其在进行初中课程学习时,会受到一定的阻力。因此老师想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就必须要让学生转变其学习的观念和方式,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用更为合适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和高年级数学老师进行交流,了解高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从中摸索出初中新生的教学方法,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转变其学习方式。另外,老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明白初中数学的学习要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环境的适应,了解初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沟通,让老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能够接受的课堂教育方法,帮助初中课堂的有效推进,让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的顺畅。在交流沟通中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通过喜欢老师,继而喜欢数学。

(二)降低教学目标,防止学困生的增多

有一些老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时,为了达到教学效果会制定过高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对于七年级的数学而言,正处于学生从小学往初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如果课程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了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教学的要求之外,还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兼顾学困生的学习需求,降低每节课的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这堂课中的内容学困生并没有掌握,那么老师可以放慢授课的速度,本来一节课可以上完的,可以拉长两节课甚至三节课,直到保证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弄懂知识点的内容为止。去掉有难度的题目,增加基础性题目的训练,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通过降低难度,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有更加轻松的上课体验,消除学生对于数学的畏难情绪,保证学困生也能够跟得上教学的节奏,防止出现更多的学困生。

(三)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因为年龄较小,心智还不够成熟,所以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老师想要转变学困生,首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表扬和鼓励学困生。大部分的学困生由于其知识掌握情况不够好,所以很少能够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在课堂中也羞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便有自己会做的题目,也很少会举手发言,因此老师应该要鼓励学生,特别是对于理解能力或学习能力比较一般的学困生,老师更应该鼓励他们多展示多发言,让学生有勇气敢于在课堂中展示自己。

老师可以将一些简单易懂的题型和基础性的问题交由学困生来回答,让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老师还可以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小目标,并且指导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按照学习计划,一步一步的完成学习任务,继而完成小目标,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四)转变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七年级是小学生升入初中的第一年,在思维方式上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中,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小学数学主要是用算术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因此七年级的学生在解决数学题目时,也很容易沿用小学的算术法来解题目。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的转变学生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数学课程的学习。

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方面,其实质是找出等量的关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两种解题方式入手,一种是算术法,另一种则是代数法,算术法作为小学数学典型的解题方法,比较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先用算术法来解题,学生发现在做完之后,才能够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也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并没有充分的运用到题目中的条件。然后老师再带领学生使用全新的代数法,利用字母来代替未知数,为解题增加一个新的条件,通过代数法来解决题目,可以建立更加便利的等量关系。将两者之间进行对照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利用代数法来解决初中数學问题更加的便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思维的转变。

(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想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有效的转化数学学困生,不仅要注重教学方式上的转变,老师还应该要注重加强与学困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真切的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顺利的说出心中的困惑,并且帮助学生一起面对困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老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或者结束前预留5分钟的时间,专门和学生聊天,聊天的范围不设限,可以是闲话家常,也可以是关于本节课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方法的讨论,在平等和谐的交流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老师更好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得到老师的关注,更能够提高其对老师的信任感,让学生能够喜欢上老师,从而喜欢上数学。

(六)通过合作互助共进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由于年龄相近,因此在沟通和交流上会更加的顺畅,学生之间进行互教,会比老师教学的效果更好,通过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来让学优生和学困生共同进步。

比如老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个组都配备一名学优生。再让学生围绕一个学习问题来进行探究,探究完成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出题,让学习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带领学困生一起来进行解题。大多数的学生都很乐于去当小老师的角色,在帮助其他同学讲解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深了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学困生在学优生的帮助下,顺利掌握课堂中的知识,提高了成绩。

七年级作为小学升入初中的初始阶段,很容易会出现各种学习问题,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学生过早的出现成绩分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师生的沟通,倡导师生互教,让学困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成功的转化学困生。

(此文为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18/P/028结题论文)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如何转化学困生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有效的“学困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