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思考
2021-04-18邱献红
【摘要】建筑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影响。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应用,同时还要保证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效益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针对目前施工技术传统老旧、施工现场管理不科学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施工管理;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时,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在现实施工中,对建筑工程以及现场管理之间的关系有深入了解,才能够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以此来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技术过于传统老旧
与目前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发展现状进行结合发现,通常情况下都是以传统施工技术为主,并不能与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结合,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由于部分地区的施工环境本身非常恶劣,如果在施工时,无法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势必会导致整个施工过程越来越复杂。不仅会增加成本的投入,而且对整个施工质量也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在施工时,如果使用了错误或者不合适的技术,整个施工很难有序开展,对于专业人员而言,在遇到各种不同问题时,通常要利用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行处理。比如在遇到钢筋施工问题时,再生钢筋的整个强度如果过硬势必会导致钢筋在施工时很难达到基本设计要求。现如今钢筋加工的整个过程具有一定复杂性,内部涉及到的工序普遍比较多,整个施工难度非常大,很多达不到合格标准的钢筋制品逐渐被摒弃。在这种形式下,很容易导致整个施工进度被延迟,不能够只是单纯的将施工重点放在一些老旧的技术方面,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意识,对一些先进技术进行引进和应用。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有序开展,必要情况下可以对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进行应用,实现对钢筋材料的鉴定处理。
1.2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
与目前建筑施工和现场管理现状进行结合,发现管理水平一直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现场监督管理人员自身的监管职能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监管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要定期检查,同时还要对不必要的施工材料以及建筑垃圾等进行妥善处理。对现有的各种不同类型设备、机械等进行有效的维护,保证设备可以实现正常稳定的运行。大多数情况下,该岗位当中的工作人员需要牢牢坚守自己的岗位,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在实践中的实施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建设情况,对经济效益以及施工人员自身的人身安全具有实质性意义。与实践过程进行结合发现,安全管理水平如果达不到理想化的标准要求,势必会阻碍整个建筑企业的发展,由于目前施工企业内部并没有对相关管理条例进行完善和优化,尤其是个别施工现场的监管人员自身工作态度相对比较差。无法根据现有的规定和要求展开有针对性的工作,大多数企业对招聘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比较低,无形当中对企业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影响。
2、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的解决对策
对某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经过实地勘测,该工程项目的总面积为15595m2,总共有25层,屋檐的整个高度控制在61.8m。工程项目的总体属于二级工程。
2.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庞大,各个不同地区在气候条件以及环境等各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在施工时软土地基的情况比较常见,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具有一定差异性,所以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的方式也大不相同,在实践中要与施工现场的各方面因素条件进行结合。对软土地基进行妥善处理,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自身的承载力并不是很强,在施工时势必会出现沉降不均匀等情况[1]。因此,要严格遵循现有的规范化流程和标准,对软土类型以及具体形式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够保证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如图1所示。与本文中的工程案例进行结合,利用粉喷桩加固施工的方式,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妥善处理,在施工前要提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对地质以及土工实验报告等进行不断完善。针对施工现场无法实现机械设备行走等各类问题,要提前对砂石和碎石垫层进行铺设,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2.1.2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新时期背景下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施工时为了能够满足多方提出的基本要求,要保证施工质量的提升,尽可能避免建筑物当中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在项目的建设中,要对电气接地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样有利于避免雨天被直接击中影响,实现对建筑结构的有效防护。电气接地技术在实际应用时,有利于实现建筑自身使用年限的延长,保证其在运行时的经济效益能够实现稳定增长。因此,施工人员要对建筑自身的安全性和质量等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保证电气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
2.2现场施工管理对策
2.2.1完善施工现場管理制度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合理应用,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需要对现场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样有利于保证各环节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还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保证现场管理工作在实践中的实施效果[2]。对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有利于保证施工人员在日常施工时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对各项标准进行严格有效的落实,以此来推动整个工程项目的良性运行,实现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如图2所示。
2.2.2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力度
在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展开中,要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尽可能避免在施工时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对于建筑管理人员而言,要从根本上保证现场监督管理理念的强化,尽可能招聘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实现与理论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对相关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一般在检查时发现设备存在问题要及时报备,同时还要加强日常的维修和养护管理力度。在现场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展开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自身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保证所有的工作流程要严格按照现有国家标准进行[3]。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时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为项目后期投入正式运营时的效率提供保证。如图3所示。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要将技术以及现场监督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落实到实处,对现有的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强化工作人员自身的质量监督管理意识,保证各环节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这样不仅能够实现项目的有序开展,而且还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新文.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分析[J].居舍,2020(27):149-150.
[2]张成瑞.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9):131-132.
[3]周建兵.探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价值工程,2020,39(03):117-118.
作者简介:
邱献红(1964.11-),男,汉族,湖南常德,专科,中级工程师,主要工作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