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民建设计师应给地下室防水更多关注

2021-04-18卞克俭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水沟水井顶板

卞克俭

【摘要】大量的房屋地下室存在着渗水情况,渗水的处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议建筑、结构、给排水三个专业的设计师均能对防水设计引起重视,排查地下室的防水薄弱环节,设置多道防线,防水与疏导相结合。确保设计及施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关键词】防水薄弱环节;防水与疏导相结合;地下室变形缝的替代品

本人从事结构设计多年,几乎每年都被甲方叫到工程现场处理渗水,甲方一般都会将责任归结为施工质量、设计质量不好。现场处理渗水的难度和造价很大,甚至无药可救。本人总结了一些项目中的渗水问题和处理方法,建议建筑、结构、给排水三个专业的设计师均能对防水设计引起重视,仔细排查项目中的防水薄弱环节,设置多道防线,防水与疏导相结合。供设计师、施工员等参建各方参考。

1、设计现状

设计师对于建筑防水这一领域,关注度是较弱的,仅有较少的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才能把握好防水设计的做法。设计师专业内、专业之间应加强交流,集思广益,并针对防水设计做更多的思考。给甲方一个更满意的作品,给用户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

2、地下室渗水

2.1 地下室防水成为难点

但是地下室一般会长时间处于水压力的包围中。导致地下结构渗水的原因很多,如材料选取失当、或因“十缝九漏”的变形缝和施工缝、板及砼墙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后浇带施工质量不佳等。

2.2 “十缝九漏”的变形缝和施工缝

变形缝在地下室中大量采用,而目前国内的变形缝的防水措施和施工质量很难起到防水的作用。地下室外墙在底板及各层中板以上0.5米处一般都要留设施工缝,该施工缝由于新旧结构交界面很难确保密实度,容易导致渗水。

2.3 覆土顶板中渗水点多

主楼范围内地下室顶板有覆土时应慎重。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4.1.7-1条规定,防水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纯地库的顶板、外墙、底板设计师一般比较注意执行该条。但对于大量的项目,与纯地库连为一体的主楼范围的一层楼板也整体降板(如人防要求同层排水、抗震要求减小与纯地库的顶板高差、增加自重抗浮等)并进行覆土回填,就很容易导致一层楼板的覆土里积水并向地下室渗漏。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加强:1.加强板厚及配筋,板厚建议不小于180~200mm(180可以满足嵌固在地下室顶板的构造要求,200可以满足人防地下室的顶板厚度要求,配筋率建议不小于0.25%)。2.沿塔楼外墙四周、楼电梯间四周、竖井四周等可能有水向下渗漏的区域增加钢筋混凝土翻边防水(钢筋混凝土翻边尽可能与地下室顶板一次性整浇,翻边迎水面应相应设置防水卷材)。

3、地下室渗水防治措施

按设计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3.1严格按设计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地下建筑设计统一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有相应条文:7.0.5 地下建筑的排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下建筑中下沉式广场、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敞口段、敞开楼梯出入口底部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截水沟、集水井等措施。具体执行该条文时个人建议如下:地下建筑的上述区域均为开敞露天区域,在雨季或暴雨期间会有大量的排水需求,设计时宜适当加大截水沟、集水井的规格及数量,确保排水通畅,防治倒灌。

(2)变形缝附近宜设截水沟或集水井。具体执行该条文时个人建议如下:建议2米左右宽的人行通道变形缝可一侧设置截水沟和集水井,6米左右宽的车行通道变形缝可两侧均设置截水沟和集水井。

(3)地下建筑的排水应采用水泵提升排除。具体执行该条文时个人建议如下:各专业设计师均应熟练掌握地下室的有水房间区域。有水房间(洗衣房、卫生间、天井、下沉庭院、泵房一般均需要整体降板400mm左右,并均设置截水沟和集水井)。

3.2截水沟与集水井的配套使用

(1)截水沟分为浅沟和深沟。浅沟一般深50~100mm,地下室底板上的面层一般厚100mm左右,浅沟可以直接做在面层里。地下室的无水房间区域(如停车区、车道区)一般可采用浅沟,浅沟优先贴地下室外墙及内墙设置。地下室的有水房间区域一般应采用深沟,深沟一般深300~400mm,深沟一般布置在有水房间的四周,确保水不能进入无水房间区域。

(2)截水沟尤其是深沟宜就近与集水井直接贯通。很多项目截水沟离集水井较远,通过将排水管埋设在底板中部或底板下部与集水井贯通。这就为后期的使用带来隐患。排水管一旦堵塞或损坏,几乎没有检修的可能,从而导致整个排水系统失效。

3.3合理确定有水房间的建筑完成面标高

(1)室内有水房间的建筑完成面一般比无水房间区域低20~100mm。有水房间宜考虑找坡坡度0.5%~1%。露天区域的建筑完成面一般比无水房间区域低100~200mm。露天区域宜考虑找坡坡度2%~5%。露天区域的室内外分界处建筑、结构精确绘制剖面详图(剖面详图应充分考虑各种建筑做法的厚度,不能遗漏),必要时加上防水门槛。

(2)建筑面层厚度应包含找平层、防水层、防水的保护层、找坡层、保温层等所有的做法厚度。有水房间区域设置截水沟时,还要考虑有水房间区域是否要整体大降板,使得建筑面层厚度满足截水沟深度的要求。

(3)有水房间区域四周宜设置高度不小于200mm的钢筋混凝土翻边,防止积水倒灌。

3.4寻找地下室变形缝的替代品

可以适当考虑用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膨胀加强带、混凝土外加剂等方法或材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地下室变形缝。近些年,随着材料科学和计算机分析手段的不断进步,国内已经有了多个超长地下室不设缝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成功案例。

结语:

大量的房屋地下室存在着渗水情况,建议建筑、结构、给排水三个专业的设计师均能对防水设计引起重视,排查地下室的防水薄弱环节。多去现场参观实际的防水施工及修补过程,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才能结合实际工程的特点选用合适的防水设计方案,确保设计及施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規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水沟水井顶板
水井
地下室顶板施工通道结构加固模式探究
煤矿顶板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掉进水沟
水井
小蚂蚁过水沟
你能跨过那条水沟吗
乌龟与水井
七煤顶板离层界限值的确定
浅谈地质条件回采工作面顶板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