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舞蹈中身体审美固化现象的思考

2021-04-18曾一灵

艺术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舞蹈

摘要:本文从舞蹈角度出发,分析公众对舞蹈有偏女性化的刻板身体审美印象和舞蹈学科对身体有标准化要求的两种固化现象。并通过当下舞蹈学科身体审美的趋势,分析作为舞蹈艺术载体的身体在结合舞蹈作品的思想内容之后才具有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

关键词:舞蹈;身体审美;性别;身体标准;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2

舞蹈被称为艺术之母,这是对它古老的历史源流、非语言文化形态以及以人为本的艺术形式的认可与赞扬。然而公众在潜意识中却将舞蹈身体切实地与“母”这一种性别属性挂钩,即将舞蹈身体的印象与瘦、柔等女性化的表征捆绑在一起。舞蹈学科也对身高、四肢有要求,标准化的身体要求无形中加深了大众对舞蹈身体的刻板印象。对舞蹈身体审美的固化印象和舞蹈学科身体选拔标准为什么存在?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今天,舞蹈的身体审美又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应从舞蹈的角度透过身体固化问题的表象去寻找原因,再构筑对舞蹈身体的审美。

1 “母”质身体印象的性别因素

舞蹈具有依靠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特殊性,它与身体产生了最直接的联系,人人皆可舞蹈,在每个人的身体都大有不同的基础上,对身体的审美存在多种形式。但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提起舞蹈,大众潜意识里对舞蹈身体的形容与高、瘦、柔等偏向描述女性身体特质的“母”化形容词相关。女性舞者人数多的确是舞蹈行业的表征,但从事舞蹈表演的男性也常被形容为具有某种“母”的特质,甚至对舞蹈艺术的印象也是偏“母”质的现象。

从古至今,女性舞蹈中有公孙大娘因舞动人心魄的《西河剑器》激发“草书三绝”之一张旭书法长进的佳话;有技艺高超矫捷的《胡旋舞》,如今依然常被提起;近现代有积极进取的《红色娘子军》《英雄儿女》等风采各异的舞蹈作品。历代也有诸多男性舞蹈从业者,有许多充满阳刚力量、风格矫健的舞蹈存在,如有激进强烈的《激楚》、古拙朴质的《巴渝舞》等舞蹈风靡一个时代;或有充满强健豪爽风情的民族舞蹈融入舞蹈的发展进程中;当代也有《黄河》《秦俑魂》等高亢雄壮的舞蹈。这些作品中展现的舞蹈和身体特征与“母”质没有关系,但公众潜意识中对舞蹈的身体审美依然固化。审美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在每个人的审美能力、水平有差异的情况下,对千人千样的舞蹈身体特质形成了固化的审美印象,并且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成因并不能单纯归咎于女性人数在舞蹈行业中占比大。在男女性别比例差异大的表象下,从舞蹈发展进程中分析男女比例对形成公众固化印象的影响,使舞蹈身体烙上性别印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艺人失去身体的自主权。历史上有许多出于交换利益、表达奖赏或彰显自己豢养的艺人技艺更加高超的目的,将艺人视作物品交换的行为,甚至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舞蹈艺人身体自主权缺失,使身体成为舞蹈审美的消费品,舞蹈與身体画上了等号。古代从事舞蹈谋生者多为女性,舞蹈身体与女性的关系紧密,即舞蹈身体带有明显的女性表征,舞蹈成为具有“母”特征的身体审美印象。在舞蹈史上长期存在这种舞蹈身体自主权缺失的大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舞蹈身体所表现出的特征,是掌握身体权利的阶层的强势审美思想反映,如楚王好细腰的典故,就是典型的强行为他人强势审美观塑造身体外在的例子。

第二,女性自主审美意识体系的缺失。在审美话语权不属于个人的历史上,审美话语权掌握者往往伴随着各种权力与高超的社会地位,而在生理、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这些权力集中在男性的手里。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出于基础的生存需求,被动地迎合强势的男性审美观念。如戚夫人、赵飞燕等舞技高超,同时社会地位优于广大舞者的人,舞蹈也只是从以色事人提高到以技事人的生存手段。她们的舞蹈技艺、身体审美都建立在生存的需求与男性的审美视角下,更不用说广大的舞蹈从业者。缺失审美话语权的情况下,舞蹈中女性的审美思想没有建立全面的体系,舞蹈身体审美更凸显男性意识,增强舞蹈娱乐性质,加深了舞蹈即“母”质的刻板印象[1]。

第三,社会舞蹈审美的认知不足。可以从各种史料中寻找舞蹈艺术的记录,或从文人墨客笔下分析某个时代的审美取向,但舞蹈史上缺乏真正不迎合上层需要,对舞蹈有本质见解的理论论述。即使舞蹈包容性最强的唐代,舞蹈风格多样,从艺者数量极多,舞蹈受众广泛,但流传下来的唐代舞赋依然无一出自舞蹈从艺者,甚至皆是从男性的角度来对舞蹈进行论述。舞蹈发展中,社会对于舞蹈的审美没有深入,舞蹈理论发展是点状的,没有系统的研究推动舞蹈的社会审美进步。当今社会的专业舞蹈场合如舞剧、舞蹈专场等发展规模不足,舞蹈学科的专业理论没有面向大众推广,大众依旧处于缺乏基本舞蹈知识、理论,依托个人经验来进行审美的状态,无法对舞蹈进行综合分析、审美,使舞蹈的审美观念从古至今没有大的变化,对舞蹈“母”的固化印象形成一种普遍现象。

在舞蹈中女性人数多的表象下,在历史上男性作为主要审美者且在男性强势与广泛的审美影响力下,在女性审美权利缺失与审美沉默的舞蹈发展现象中,舞蹈身体被贴上了“母”的标签。但“母”质不是舞蹈身体唯一的特征,也不是必然特征。这种传统审美观念深刻影响着大众,舞蹈身体具有“母”质审美观念,不利于舞蹈的发展与传播。

2 舞蹈学科的标准化身体审美

古代舞者无论出于哪种需要磨炼身体,使传统舞蹈艺术呈现瑰丽多姿、雅俗并存的景象,都是难能可贵的,但从艺者尤其是女性从艺者审美权利的缺失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在思想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但舞蹈学科有“高,瘦,肢体修长”的身体选拔要求。这成为舞蹈中的另一种固化现象,也侧面使大众依旧处于舞蹈身体具有某种“母”质的印象当中。

2.1 学科发展初期的标准化需求

从舞蹈发展史看,中国舞蹈学科建立的时间并不长。20世纪初“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反抗芭蕾身体审美,追求自由审美的现代舞时,东方依旧处于对纤细的舞蹈身体审美追求中。观念的落后与女性自主审美观念的束缚使公众对舞蹈这门身体艺术的观念,依然包裹在千年来舞蹈即“母”质艺术的印象中。近现代舞蹈思想逐步解放后,舞蹈需要建立规范、标准的舞蹈身体选拔、训练方式促进学科发展。舞蹈先行者学习和借鉴国外舞蹈学科,芭蕾与现代舞两种身体训练方式进入了中国。舞蹈的基本要素是身体,而现代舞追求自由的身体审美观念,不能立即适应学科标准化的发展需求,芭蕾舞对身体“三长一小一高”的身体标准,即手长、脚长、脖子长、头小和脚背高的界定进入了舞蹈学科视野。芭蕾的身体审美与中国传统舞蹈身体审美有对轻盈体态的共同追求,经过长期的训练规范完善,满足舞蹈学科发展的需求,芭蕾“高、长、小”的身体要求便流传至今,并深刻影响着舞蹈学科的选拔标准。

2.2 学科发展后的实践选择结果

当今舞蹈学科经过数代人的发展,对身体的认识更为全面,舞蹈学科的身体审美不将身体作为舞蹈的基础,而将身体视为舞蹈的载体。当舞蹈从事者的身体作为优秀的载体,能准确传达出舞蹈的思想内容,展现人通过舞蹈传达的追求时,其身体一定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而瘦与技巧能力这些外在的表象是通过长期训练达到的,也是长期训练的必然结果,大众对舞蹈身体瘦、单薄等“母”化特点的印象由此被加固。这些“母”质特点不是舞蹈身体能够跳舞的条件,而是长期形成的结果。

如果将舞蹈动作视为一个符号,当两个细节幅度一样、表现力一致的符号可供选择时,我们也会选择更大的一个符号更好地满足表达需要。修长的肢体更利于完成舞蹈动作,以实现符号的构建,比常规身材比例在动作形态的形成上更占据优势。同时,在舞蹈表演时,舞台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致使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存在空间距离,舞蹈艺术具有强时空感的特殊性,同样的舞蹈符号,构建得更大、空间表现力更强的一个符号在舞台上更显眼,有利于舞蹈内容表达的准确性与审美的观感过程。艺术表达的是人通过其他形式无法表达的精神层面,人的精神力量不会受身体优劣之分的影响,但身体对舞蹈动作的构成有影响,因而舞蹈学科对身体的标准要求是在自己的需求上建立的。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在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实践上选择了更有利于艺术表达的身体标准,大众对舞蹈认知的匮乏依旧处于某种舞蹈“母”质的印象中。舞蹈并不是一味追求某种身体表征,舞蹈的观感与表达的准确性需要才是影响舞蹈选择某种身体表征的因素。如果身体只具备高、四肢修长的外在,无法满足舞蹈作品需求时,舞蹈没有意义,身体审美更没有意义,也不是基于舞蹈学科的审美。

3 突破固化的身体审美趋势

艺术本无性别问题,只是因为影响艺术活动的人有了性别,艺术活动也由有性别的人来进行,艺术才与性别产生了挂钩。公众将舞蹈身体与女性化挂钩的原因是舞蹈身体在外形方面的倾向,但舞蹈中性别对舞蹈身体的影响只有身体素质问题,男女在身体素质上生理性的差异不可否认。男女舞者的能力不同,这里的能力不是指人所共有的一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是指在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殊能力。基于生理特征对能力进行简单分类,男性具体表现为肢体力量明显强于女性,易于完成更多跳跃、托举之类的力量动作,女性身体则柔韧性更强,有助于完成更多舞蹈动作。近日,随着《舞蹈风暴》综艺节目第二季的播出,首席芭蕾舞者陈镇威充满力量感的雕塑般的身材引发热议,大众对他的身材形态赞不绝口。他有得到公认的“美”的舞蹈身体,也有极高的身体素质,力量与柔韧性兼备,灵敏、平衡、协调等能力也非常强。当今舞蹈界如华宵一、郝若琪、刘迦等能引起人们美的共鸣的顶尖舞者,不单是基于性别特征的外在身体审美,他们身上兼具男性和女性的身体素质优点,对他们的身体审美建立在与之相应的优秀的舞蹈作品上。

在刚落下帷幕的第十二届中國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活动中,作品《唐宫夜宴》展现了唐代宫廷侍女的嬉戏欢闹,在夜宴开始后又整齐划一地参与夜宴活动的情景。这个作品没有一味追求“瘦、单薄”的舞蹈身体形象,反而选择将演员的形体包裹成丰润、饱满的形态。因为该作品展现的是唐朝的风貌,人物形象便还原该时代身体偏圆润的审美特点,使舞蹈的内涵与外在的身体形态相符,赢得一致好评。当今历久弥新的各大现代舞团和越来越多的现代舞者,也用无数的好作品和其他类别的舞蹈共同推动身体审美观念的开放。标准化的舞蹈学科身体审美与自由身体审美的现代舞殊途同归,皆展现出由舞蹈内在思想对外在身体选择塑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选择合适的身体作为载体,满足所塑造的形象的身体要求,完成相应的作品,展现了舞蹈身体的多种审美可能。

我们也可以看到非舞蹈学科中,通过老年舞蹈班、文化服务组织的舞蹈普及工作、网络视频学习等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接触舞蹈、了解舞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舞蹈的队伍中。非舞蹈专业者跳舞时,人们也能对其传达出的精神与力量作出回应,大众对舞蹈的接受度、认知能力不断提升。从舞蹈学科内和舞蹈学科外,舞蹈身体审美的固化现象被逐渐打破。

4 开放舞蹈的身体审美

从舞蹈发展的角度反思大众对舞蹈偏“母”质的固化印象,是历史主流舞蹈身体审美沿袭至今造成的,但在舞蹈的普及中被逐渐打破。舞蹈学科经过长期发展,也产生了诸多新的审美趋势,舞蹈在开放与包容的时代下蓬勃发展。如《唐宫夜宴》般有身体审美与舞蹈思想内容特征的作品越来越多,不以身体外形固化审美标准的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好,这些都印证了舞蹈身体审美的多元发展。

平心在《舞蹈心理学》中写道:“身体只是舞蹈的物质载体,而心理却是使舞蹈有意味的形式。”[2]舞蹈并无身体的桎梏,身体只是舞蹈的物质载体,评判舞蹈艺术的标准应是内容与形式,舞蹈只是应着作品的思想内涵来选择合适的载体形态。我们观照的舞蹈对象、塑造的形象不以人的社会角色而存在时,我们所要传达的思想也不会以人的形态来要求我们的身体[3]。舞蹈是一种追求的存在形式,身体是表达工具,舞蹈应以舞动所能传达出来的内在力量决定舞蹈的优劣,而不是以外在的身体表征如性别来评判。舞蹈身体在契合舞蹈的基础之上,探讨舞蹈所要表达的形象与身体外在形态是否相符,内在身体素质是否能准确表达舞蹈作品内容的身体审美,才是从舞蹈本体角度出发进行身体审美,这样的身体才具备审美价值和意义。

舞蹈工作者要提升对身体审美的认知,正确看待舞蹈身体,跳脱性别、外在形态、技术技巧等片面因素,将身体审美与舞蹈思想契合。用好的舞蹈表达对生命的观照,普及舞蹈知识,转变大众对舞蹈身体审美固化现象的认知。破除舞蹈身体“母”质化的固化审美印象,也不以舞蹈学科标准化的身体审美给大众舞蹈贴上标签,对与表达追求相符的舞蹈、身体给予赞赏,避免将人套进“楚王好细腰的”牢笼之中。

5 结语

舞蹈对身体形体、动作、技能技巧的训练是为表达舞蹈中蕴含的思想服务,剥离舞蹈作品对身体进行审美,不是从舞蹈角度的身体审美,而是身材选秀,要结合舞蹈作品进行综合全面的审美。在日常生活中对舞蹈身体的固化审美现象时有发生,对旧有审美观念进行分析,才能构筑开放的审美眼光,促进舞蹈长远、健康、多样化发展。舞蹈在社会中发挥培根育魂的效能任重而道远,仁人志士们需一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敏.舞蹈与女性主义研究——美国访学笔记[J].舞蹈,2009(04):30-31.

[2] 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3] 徐颃.舞蹈身体表达的主体性自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3):54-57.

作者简介:曾一灵(1997—),女,贵州毕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舞蹈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冰上舞蹈搭档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我和舞蹈
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调查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