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自信与自信的文化双重逻辑探析
2021-04-18刘欢黄莉
刘欢 黄莉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成了一个绝对热点的议题,围绕这个议题,必须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文化因何自信,另一个则是文化自信于何。文化因何自信探讨的是自信从哪里来的问题,即文化的底蕴和自信的来源、依据;而文化自信于何则回答的是文化自信体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这就指向了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在全球治理中的大国智慧。将这两个问题合起来探讨,有利于完整、准确地把握文化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在实践中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关键词:文化自信;依据;体现;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02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信则表现为对自身能力、优势的笃定和确信。人类文明发展至今,要数中华文化最有自信。这种论断不是虚妄,而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积淀,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创新创造文化的民族能力,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等方面考量得出的科学结论。不仅如此,我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和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更是充分彰显了我们自信文化的风采。面对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自信优势和实践成果,我们不能骄傲自满,而要开拓创新,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向前发展,把我们自信的优势发扬下去。
1 文化的自信源于“有、能、强”
1.1 文化的自信源于有底气、有骨气、有生气的文化内核
首先,奠定我们文化自信的雄厚底气来自5000多年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筑牢了文化发展壮大的根基,是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色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思想精深、意蕴深远,是迄今人们仍需要参透的学问和遵循的真理,例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中庸、和谐等。这些思想和理念经历千百年的传承,已烙上民族的符号,浸润于国人的心中,成为了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是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签,也是我们构建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和精神动力。
其次,奠定我们文化自信的强硬骨气来自伟大斗争中孕育的中国革命文化,它延续和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培育出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中国革命文化激昂向上、历久弥新,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早已超越那个时空而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可以延续下来的理想和情操。正是因为怀揣坚定的革命理想、厚植“死生甘愿同依”的爱国情怀、秉承不屈的斗争精神,中华民族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爆发出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推动民族精神、民族意志、民族力量凝聚升华,铮铮铁骨、凌然正气,民族脊梁傲然挺立,形成了中华文化和中国人民的骨气。
最后,奠定我们文化自信的勃勃生气来自实践探索中产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新中国成立至今党领导人民既传承民族文化,又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成果,它代表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科学真理,植根中国大地,引领社会潮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不断积聚中国力量、构筑中国精神、彰显中国魅力。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我们砥砺前行,不仅开拓了文化市场,创新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创造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而且创造出了中国道路、中国奇迹,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充分展示了中国及其文化的勃勃生气。
1.2 文化的自信源于能结合、能创造、能学习的民族实力
中华民族不仅具有文化自信的深厚内核,还表现出了能结合、能创造、能学习的强大民族实力。文化自信不是静态的,它必须通过文化的再生再造、交流学习注入新的养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寻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并通过与我国实践的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种具体的、历史的结合,使中华文化从此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有了真理、道义的支撑,有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切实增强了中华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价值观碰撞中的底气。
守正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一贯态度。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一方面我们坚持“求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源”的原则,不断去粗取精、与时俱进,不断吸收中华文化精髓,努力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广阔视野和博大胸怀,在平等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吸收全人类的文化养分和文明成果,以此来丰富中华文化宝库,增强中华文明的生机活力和人类普适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场合多次传递的理念,今天的中国正是在这种学习交流中不断提升本国文化对国民乃至全人类的影响力,从而不断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1.3 文化的自信源于强大的国力支撑
先进的科技实力、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和客观现实条件。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阐述了资产阶级由于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使资本主义文化具有了世界意义。这个道理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同样说得通。回顾近代历史,西方列强的入侵严重削弱了我国的国力,不仅使我们遭到了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还使国民丧失了民族文化自信心,甚至出现了否定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废除汉字、中医、儒学乃至全盘西化的可悲之举。这些事实证明,只有经济发展、国力强大,人们的文化心态才能由消极变为积极,由自卑变为自信。强大的国力无疑是我们能够更好地挺直文化脊梁、坚定文化步伐、树立高度文化自信的勇氣来源。今天的中国,已经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向世界舞台中央迈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华民族越来越自豪、自信。
2 自信的文化彰显于实践中的大国风范
2.1 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加坚定
“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都同我们的文化密切相关,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2]中国道路、制度、理论建设在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取得了伟大成就,并在此基础上重塑了由于近代惨痛历史而遭摧残的中华文化自信心。道路关乎前途,我们在实践中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历史所趋、民心所向,正是这条道路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社会面貌,逆转了国家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实现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这条道路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人民伟力,我们定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信心。
坚定道路自信,砥砺前行,不断探索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运而生并不断丰富发展,这是中国理论建设的重大成果,是结在中华文化之树上的时代硕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人民利益为导向,本着发扬民族本色、文化基色、时代特色的理念,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人民群众的智慧,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构建起了自主性、真理性的理论话语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它的成功实践得到了广大人民的高度认可,筑牢了人民理论自信之基,进一步彰显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中国制度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执行力和适应力世界有目共睹。回望过去的70年,我们的制度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建立起了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各项重要制度,并通过各方面机制体制改革,使制度系统不断完善,制度优势更加明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鲜明地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13个优势,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制度最大的优势。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短短几十年,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世界罕见奇迹,完成了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多项“世界之最”工程,取得了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灾难的一次次胜利……这些事实让人们更直观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国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制度自信。
2.2 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用更加突显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各国联系和依存不断加深,同时霸权主义、保护主义等深层次矛盾也日益突出,全球治理体系正在重塑。基于对世情的判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世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倡议,积极引导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宏大的时代工程,它要求把世界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反对强国必霸、唯我独尊的全球观,致力于构建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国家关系。这一理念既关照了当代国际关系的现实,又挖掘和阐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思想的时代价值,是中国智慧的彰显。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针对国际争论较大的“谁来治理”“怎样治理”“为谁治理”等问题发出了中国声音,既尊重了各国发展利益,又促进了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进步。
带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愿景,中国与全球深情互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搭建起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良性互动的国际合作实践平台,为全球治理贡献重要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从2013年提出至今,一直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实现沿途国家和世界各国的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为应对国际治理和全球化挑战注入了新力量、找到了新出路。经过8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成就世界有目共睹,它無疑成为了备受世界各国青睐的合作发展方案。“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分享中国的成果、共享中国的智慧。中国的理念和方案是中国献给世界的礼物,它们闪烁着中华文化的光辉,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3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扎牢自信根基
任何时期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好的制度能使文化焕发出更强大的生机活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出发,强调了制度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并从五个方面对我们的文化制度系统作了阐述: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心骨”,牢牢牵住这一意识形态红线,占据真理、道义的制高点,使我们的文化制度建设拥有强大的真理力量支撑和不竭的思想价值源泉;第二,把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航仪”,核心价值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我们的文化制度要立起来,就要时刻瞄准核心价值观的方向;第三,建好文化权益“保护伞”,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为人民文化权益筑起可靠的城墙;第四,用好舆论引导“助力器”,完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弘扬社会文化正能量,有效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第五,严把文化生产创作“出关口”,建立充满生机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为文化传播提供良好的载体、开拓广阔的舞台。总之,我们要继续传承发扬已有的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汇聚成庞大的文化力量,构建起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先进文化制度,扎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4 结语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筑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于国于民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有宝贵的文化财富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但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不能因此而自满、故步自封,必须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使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更充足、根基更牢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258.
[2] 秦宣.文化自信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J].理论导报,2019(6):9-10.
[3]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人民网,http://www.pople.com.cn,2019-10-31.
作者简介:刘欢(1996—),女,重庆綦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黄莉(1963—),女,福建永定人,学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