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地服务水平分析及服务能力优化

2021-04-18万静范德高

艺术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服务水平绿地公园

万静 范德高

摘要:为了优化绿地功能分布格局,优化绿地整体景观效果,本文以南京明城墙前湖段带状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场地的可达性以及绿地内部空间进行分析,包括场地人车流线、场地坡度以及城墙带状公园空间分析,解决场地游憩空间不足、可达率低等问题。以科学的数据分析、人性化的需求分析为支撑,通过架空、挑台、局部拓宽、放坡等多种形式联系上行与下行空间,组织游人视线,增强交流,并创造灵活多变的交通形式,有效增强游憩者游览体验感和安全感,优化所选区域的绿地服务能力。

关键词:绿地服务水平;坡度分级分析;地形处理;带状绿地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02

0 引言

随着人们对城市绿地品质的诉求逐步提高,对于绿地服务水平的分析及服务能力优化变得尤为重要,众多学者相继涌入这波研究热潮。然而,学者们主要从宏观角度切入,基于大数据分析[1]、分型量化模型[2]、GIS[3]等手段对绿地服务水平进行分析,然而关于如何将这些理论分析研究应用于实践、更好地优化绿地服务能力、提高绿地景观空间的游憩满意度的研究较少。

1 研究范围、方法及目的

1.1 研究范围

本文选取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明城墙前湖段带状绿地及周边小区作为研究对象,该绿地北侧为琵琶湖景区,南侧为富贵山小区,西起北安门街,东至后半山园小区,占地面积约为5公顷。

1.2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的地块较小且主要服务于附近小区居民,多为空巢老人,为了更加切实地优化社区绿地服务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绿地可达性,本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从游憩者角度出发,对绿地可达性、绿地内部空间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绿地景观空间的游憩满意度[4],优化绿地服务能力。

1.3 研究目的

场地服务设施不完备、活动空间匮乏、场地坡度较大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开展活动,因此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合理的改造设计,增强场地可达性,完善服务设施,提高社区绿地服务能力。

2 绿地服务水平分析

在公共服务设施层面上,服务水平是指“该类设施对外提供服务的实际效果,即设施的供应能力在空间上的反映”[5]。社区公园绿地属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范畴,因此,社区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是指社区公园绿地服务能力在空间上的反映。根据研究对象的界定,本文研究的社区公园绿地服务水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绿地可达性和服务效率,而服务效率主要取决于场地内部空间特征。因此本研究对社区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的概述主要是从可达性和场地内部空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绿地可达性分析

公园可达性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概念,不但受到空间距离、城市道路网络、空间布局位置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还会受到居民的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据此可将其分为空间可达性与非空间可达性(心理、行为)。

公园空间可达性是指城市居民通过克服空间距离、出行时间和路途费用等阻力到达城市公园的便捷程度,非空间可达性则是指公园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活动设施完善等因素吸引游客游玩的程度。

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人们更加注重历史文化、绿地休憩设施,其次是植物景观、空气质量、水质等[6-8]。

从实际城市道路网络出发,科学合理地增设绿地出入口,以减少周边居民到达绿地的通行时间。绿地出入口的位置应考虑游人出入便利度、城市街景面貌和公园内部规划结构、功能分区以及活动设施的布置等因素,而且出入口作为游人进入公园的第一视线焦点,其平面布局、立面造型以及整体风格给游人的第一印象尤为突出。

通过走访绿地周边小区,了解到该绿地主要服务于12个小区,小区居民主要以步行方式到达。绿地对外主要出入口为两处,数量较少,个别小区居民需要绕路才能到达绿地。同时出入口缺乏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游览兴趣度。

2.2 场地内部空间分析

2.2.1 人车流线分析

场地内人行流线与车行流线交织混杂,游览体验缺乏安全感。场地内现有人行游览线路单调乏味,城墙根与小区之间缺乏足够的交通联系。场地与小区的交界处,由于地势高差与人为因素,场地内多为陡坡及狭长台阶步道,对于儿童与老人来说,场地间可达性极差。此外,人车混行,车辆占领通行空间,严重影响了游人游览体验感。

2.2.2 场地坡度分析

根据BIGEMAP下载场地高程图,再对现场道路进行坡度计算可知,平坡有8处,缓坡有6处,斜坡有2處,陡坡有2处,急坡有2处。此外小区居民(多为老年人)更偏好健身散步、跳广场舞、观看艺术表演以及赏景。因此,需要合理改造地形,根据地形坡度科学地布置活动场地与设施。

2.2.3 场地活动设施分析

根据对场地活动设施进行统计计算,座椅、廊架等可停留空间严重缺乏,缺少白天饰景夜晚照明的景观灯,垃圾分类回收箱严重不足,可供居民健身运动、活动表演的活动场地严重匮乏。

2.2.4 城墙带状公园空间分析

由于城墙带状公园的狭长形态,公园形态具有较大的长宽比,公园空间在短轴方向上缺乏层次,空间序列较为单一。在狭长的廊道空间中活动,让人感觉不到空间的层次和序列,影响了人们游园的趣味性[9]。

3 解决方案

该绿地属于开放型的公共绿地,建成后富贵山小区与后宰门小区建筑及构筑物坐落于隐匿于以山(富贵山)水(琵琶湖)为骨架的大公园体系之中,背靠城墙,环境优美,并以当下智慧园林、大数据系统等先进科技维护生态平衡,通过城墙下公共绿地与小区内部游园、街旁绿地等与整个生态绿地系统连在一起,发挥最大的生态作用。

该绿地西半部分有相对完整的公园设计,建成后分为入口景观区、文化展示长廊、中心活动区、老年活动区四部分,并引入相应的民俗文化活动,同时在入口处设置小型停车场,限制车辆入内,作为小区外部游园代表为小区内部的人们提供活动场地和生态产品,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将整个外城墙部分融为一体,并体现特色。

该绿地东半部分是偏向于街头绿地的设计,根据原有场地使用现状,设置小型停车场、生态田圃、小活动空间等,并将用电设施等在规范要求内合理隐蔽,设置垃圾桶、长廊等基本服务设施,并将原先脏乱差的街头集市打造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商业集市,不仅能为本地区居民提供生活便利,同时也能通过一些特色商业活动吸引明城墙内游客,以流动的方式打破城墙对于人们生活的限制。

3.1 绿地出入口优化改造

3.1.1 新增出入口

由于该绿地为带状绿地且范围较小,所以以绿地主要出入口和居民区主要出入口为可达性分析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位置,其中包括绿地新增出入口。遵循就近原则,通过高德地图计算出步行时间。根据高德地图求取的步行时间可以看出,周边小区主要出入口到达该绿地主要出入口的时间都在15分钟左右,满足社区公园空间可达性要求,能够为周边居民提高更加便利的休闲游憩服务。此外,新增两处步行出入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富贵山小区、馨园、后半山园小区居民到达时间。

3.1.2 绿地出入口景观设计

在入口处设置喷泉、浮雕文化墙,增加绿地内涵;在阴凉处设置可供游人休憩的坐凳、靠椅;植物配置考虑不同季相植物色彩和形态,尽可能保证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在入口适当处设计全园设计布局图,为游人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游园体验。

3.2 场地内部空间优化改造

3.2.1 人车流线优化

通过设置路障,合理组织人行和车行通道,在出入口布置满足需求的停车场,避免场地内人行流线与车行流线混杂,增强游览体验感和安全性。

3.2.2 场地地形改造

通过合理改造地形,降低坡度,同时利用地形变化丰富景观效果。通过拆除改造高大封闭围墙,透绿借景,使社区内可视花园与社区外公共景观相互融合渗透。针对因地形高差而形成的两层台地空间,通过架空、挑台、局部拓宽、放坡等多种形式联系上行与下行空间,组织游人视线,增强交流,并创造灵活多变的交通形式。场地与居住区之间,存在地势高差较大、基础设施老旧、通行设施缺乏人性化等问题,对老人、小孩及残障人群不友好,可达性极差。对此,可以通过拉长坡道、注意防滑、增设扶手栏杆、拆除违章建筑、人车分流等措施增强场地可达性。

3.2.3 丰富场地活动设施

沿路设置座椅和休憩长廊,增加游憩者可停留空间。增设具有文化特色的景观灯柱,提高夜间场地使用率以及优化白天饰景效果。由于游憩者常常带有宠物,所以应充分考虑宠物粪便的收集与处理,增设专门的垃圾箱,提高绿地清洁度。此外至少设置3块可供活动的广场空间,方便老年人跳广场舞、下棋聊天、健身以及参与社区文化表演活动。通过整合轴线、视线与流线的关系,增加大面积硬质广场空间,作为人群聚集的载体,为居民提供休闲文化场所。通过对零碎空间的功能性整合,形成活动丰富、睦邻友好的邻里空间。拆除街巷空间中阻碍交通、影响活动和降低绿化覆盖率的违章建筑,还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街巷空间。

3.2.4 城墙带状公园空间优化

(1)丰富景观层次。针对城墙带状公园的特殊性,需要突出空间层次,促进不同空间的互动与交流。可以利用植物和构筑物,以框景与漏景的形式来增加空间的层次,同时利用植物与构筑物的高低、质感、形态等形成不同的空间效果。

(2)优化空间体验。组织有变化的路径来改变人们对空间的感受,以此增加人们对空间纵深感的体验。城墙带状公园空间中景观节点的布置往往会形成视觉的中心,因此要合理布置节点,带动人们活动空间的转移或变化,从而形成连续的空间序列。

4 结语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公众开放,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社会交往的场所,还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同时,社区公园作为公园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居民的服务水平是衡量其空间分布社会绩效的一个要素,包括绿地空间可达性和绿地内部空间分析两个方面。本文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了南京市明城墙前湖段带状绿地服务水平,通过合理降低场地坡度、增设不同地形空间,充分考虑游憩者年龄组成和活动偏好需求,解决绿地利用率低问题,提升绿地价值和丰富游憩者体验感,优化绿地服务能力。

另外,由于没有采用目前较为热门的大数据分析,而是采用了较为传统的研究方法,本文对绿地服务水平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本文提出了将理论分析应用于实践创作中的几种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木皓可,高宇,王子尧,等.供需平衡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水平与公平性评价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11):10-15.

[2] 金云峰,李涛,王淳淳,等.城乡统筹视角下基于分形量化模型的游憩綠地系统布局优化[J].风景园林,2018,25(12):81-86.

[3] 赵兵,李露露,曹林.基于GIS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分析及布局优化研究——以花桥国际商务城为例[J].中国园林,2015,31(06):95-99.

[4] 万静.城市河岸游憩设施规划设计研究——以溧水一干河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5(02):94-103.

[5] 马方.公共设施空间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研究——以武汉市公共图书馆为例[J].《规划师》论丛,2010(00):98-102.

[6] 邵大伟,吴殿鸣,丁金华,等.南京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分析[J].北方园艺,2014(05):78-81.

[7] 秦华,高骆秋.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山地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研究[J].中国园林,2012,28(05):47-50.

[8] 桂昆鹏,徐建刚,张翔.基于供需分析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优化——以南京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05):1215-1223.

[9] 张青云,张群.以古城墙为依托的带状公园空间序列的组织[J].华中建筑,2014,32(08):17-20.

作者简介:万静(1981—),女,江苏南京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范德高(1995—),男,安徽安庆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服务水平绿地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遂宁市:提升社保服务水平 夯实保障民生基础
在公园里玩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加强图书馆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
提升粮食流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举措构思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Vipersat升级版
——HeightsTM用高效率和智能化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