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与对策研究*
2021-04-18朱思柱张萌
朱思柱,张萌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南京市,210014;2.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市,100102; 3.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市,210014)
0 引言
区块链是一种新兴信息与网络技术,其本质是基于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计算机技术构建的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可验证的分布式存储数据库,具有开放性、不可篡改性、匿名性、去中心化和可追溯性等特征[1]。根据其应用类型,可分为公有链(任何人都可加入)、专有链(未经授权不能加入)和联盟链(同一系统不同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等三种类型。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一种新的信任机制,实现多个主体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大幅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广阔应用空间。当前,区块链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其技术应用延伸至实体经济多个领域,尤其适用于协调代表着不同利益的多方群体[2]。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提高运用和管理区块链技术能力,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3]。有学者专门对区块链在智慧城市、边缘计算、人工智能、金融领域、农业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开展了相关研究[1, 4-5]。对区域链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趋势进行了研判。推动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和实体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科技发展优势的重点。
1 研究背景
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区块链技术集成应用通过融合多个领域、重塑生产关系,成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降低社会沟通成本、抢占产业制高点、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经济新业态的关键技术。区块链技术与产业的结合将会引起部分行业的重新洗牌,一些行业的痛点堵点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迎来跨越式发展,一些行业可能会衰落或者被替代[6-7]。2020年上半年,全国已有六省市(北京、湖南、贵州、海南、江苏、河北)出台了区块链专项政策,重点围绕区块链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区块链产业基地、培育区块链企业及区块链应用场景等进行谋划布局。
区块链技术能够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效赋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进入数字化时代,“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农业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8],2025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规模有望达到1.3万亿元,数字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具有广阔的融合发展空间。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和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连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推动数字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同时连接智能系统,让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装备具备产业化应用的条件,从而能够重塑农业生产关系,打造全流程、可信任、高透明度的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领域可以大有作为。“区块链+智慧农业”的应用场景将加速农业转型升级,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区块链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有望实现重大突破。
2 区块链技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案例
区块链通过共识机制建立信任体系,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分散节点多、管理链条长、涉及主体多而产生的信任程度低、合作意愿低等问题,简化交易环节、降低信任成本、提高协作效率,在金融保险、供应链管理、公共服务、认证公证、公益慈善、数字版权开发、信息共享等领域具有较多应用。在农业领域,国家层面出台多个文件,鼓励在农业资源监测、质量安全溯源、农业投入品管理、农村金融保险、透明供应链等方面推动区块链创新应用[9]。
2.1 重构全链条、透明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农业产业链治理的本质问题是机会主义行为,而农业产业链可以通过治理机制的优化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效用与参与主体的个体效用的帕累托最优[7]。区块链技术以数字信任替代机构信任的信任机器,能够为不熟悉或者互不信任的人进行真实交易提供全新的数字解决方案[8]。传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存在三个不足:一是无法解决从生产、流通、加工到消费等不同环节存在的信息难以获取、数据不够公开透明的问题;二是以单个机构或企业为中心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存在监管成本过高、安全数据容易被篡改的风险;三是以行业和地区为边界的追溯系统存在不同溯源系统之间不兼容、相关数据不共享的体系壁垒。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存储、防篡改和可追溯的特点,将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全链条上链存储,各区块的数据通过数字签名和时间戳实现全生命周期透明化监管,通过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建立统一的规则体系,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流共建共享、要素流互联互通,有效弥补上述不足。
应用案例:“善粮味道”区块链大农场。
A公司依托北大荒高度组织化的“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物联网采集标准、种植标准,将关键节点的农业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将北大荒农业大数据价值通过区块链技术得到极大提升,辐射带动3万多农户、40多万种植工人[10]。
构建“区块链+农业大数据”大农场模式。依托北大荒大规模、集约化的黑土地资源和高度的组织化管理优势,基于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及区块链技术,合资成立“善粮味道”农业科技公司,聚焦农业供应链服务,共同打造区块链大农场模式,从土地承包开始,进行对生产、流通、经营、金融服务、人才培养等农业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深度改造和区块链认证,将每件产品信息全部记录到区块链中,覆盖从播种到加工的全部核心流程并与线下各个核心环节紧密结合,建立从原产地到餐桌的闭环自治、资源共享、公平竞争、按劳分配的农业产业化组织,重塑农产品产销和流通方式,建立农产品交易的信任机制,打造去中心化的农产品领域电商平台。
形成“区块链+物联网”闭环的生产、控制和可追溯系统。依托区块链大农场,设计了一套涵盖物联网设备、农户移动数字终端、物流运输监控设备、仓储管理设备的封闭式管道管理体系,确保平台上的任何一件商品,都是含有被区块链标记的时间戳、地理戳、品质戳的放心粮。平台通过与米厂、仓储、物流公司合作,共同改造流通加工链条中的每一个风险环节,建立一套可追溯、防作弊、可追踪、可监控的认证管理体系,依靠单独的封闭管道管理模式、物联网设备远程实时监控,消费者可实时跟踪每件商品的动态,保证消费流程、物流流程全透明,保证农产品的优质、真实、唯一。
智能化合约确保农户按规范生产和获取较高收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平台+基地+农户”模式,是合作双方基于“互利共赢”的分享理念推出的智能合约模式,用利益反哺的形式,改被动为主动,让农户及供应链伙伴自愿且积极地种植生产优质的农产品,同步变相增加农户及供应链合作方的违约成本,实现了从源头上杜绝了农户作弊的动机。“平台+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户种植放心粮的积极性。食品种植标准及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农资由善粮味道指定厂商提供,农户负责种植管理,北大荒农场专业技术人才指导种植并进行交叉检验,确保种植端的透明,平台将所有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上,并设计智能合约,一旦农户作弊则拒绝收粮,生产流程达到标准的农户,在获得原粮买卖收益的同时,将按比例获得更高的零售返利,形成生产标准粮—获取高收益—生产更优粮的良性循环。
应用案例:“步步鸡”区块链新养殖模式。
B公司于2017年启动步步鸡项目,整合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和防伪技术,保证每只鸡从鸡苗到成鸡、从鸡场到餐桌的过程中,所有产生的数据都得到真实记录,将步步鸡的标准化设定写入智能合约,使每一只鸡对应一个步步鸡通证,完成绑定资产,生成权益证明,实现防伪溯源,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信任感的食品[9]。公司在全国各地签约的生态鸡养殖基地数量超过400个,发展势头强劲。
生产全程信息化、可追溯、不可篡改。就鸡的生存环境而言,“步步鸡”和一般的生态散养鸡没什么区别,差别就在“可信任”“能追溯”。步步鸡养殖整合了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防伪技术,为每一只鸡都佩戴了区块链化认证——鸡牌。鸡牌能够自动收集鸡的位置、运动数据,并实时上传区块链,鸡牌不可复制,每只鸡脚环上有二维码,通过扫码可以看到编号、日龄、入栏体重、步数统计、健康状况、运动轨迹等,通过将养殖场内的物联网设备与区块链技术相连接,可以实时观测到养殖场内的空气、污染物、土壤、水质等状况。每只鸡的运动等信息通过脚环,传到基站,再上传到云端,确保所有的数据信息都不可篡改。
解决信任机制创造高溢价。经过屠宰、冷链运输到消费者手上时,脚环还在,可以通过扫码溯源,一鸡一牌,拆卸即销毁。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物联网设备自动采集等特点,保证每只鸡从鸡苗到成鸡、从鸡场到餐桌的过程中,所有产生的数据都能得到真实记录,有效地解决了消费环节的信任问题,从而较一般产品获得更高水平的溢价。
2.2 全面提升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是要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通畅、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是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农业双循环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农产品产业链条多、供应链条长,不同主体之间基于利益链建立上下游之间松散的买卖关系,信任机制不牢靠,关键信息不共享,产销之间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较大,产供销信息不对称,供应链管理成本较高。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产品供应链,将产供销主体按照区块链接,链条上的数据由所有主体共同建设、验证和维护,通过非对称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和智能合约技术保证交易数据的安全性、唯一性,实现供应链透明化、主体信任化、信息对称化、产销精准化、履约自动化,能够极大地降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成本,提升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
应用案例:农业跨国集团利用区块链技术强化供应链。
构建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农产品贸易链。嘉吉(Cargill)是美国最大的私人控股公司,著名的动物营养品和农产品制造商,现已成为大宗商品贸易、加工、运输和风险管理的跨国专业公司[9-13],2019年公司营收达1 135亿美元。这家农业巨头不断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其业务中的应用,大力布局区块链农产品贸易。2018年10月,嘉吉与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Bunge Ltd.和Louis Dreyfus Co.合作,利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国际粮食贸易数字化。2020年,嘉吉公司宣布将投资数字工程资源开发项目Hyperledger Grid,提供一套可用来解决产品溯源溯源、食品安全和贸易结算等农业供应链问题的工具,旨在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来简化供应链,加速以区块链技术为主的数字应用技术在全球食品和农业供应链方面的应用速度。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亦宣布与嘉吉和农产品贸易商Argocrop International开展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管理从北美到东南亚的小麦贸易交易。
农业跨国粮商共同组建贸易专有链。2018年10月,由中粮集团、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集团和嘉能可农业等六大国际粮商共同发起创建Covantis计划,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名为Covantis S.A的一家数字化农业国际贸易公司,致力于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标准化、数字化和现代化,取代依赖纸质合同、发票和人工付款的交易流程,使全球农产品贸易变得简单、安全和高效。在Covantis SA框架下,基于区块链及相关的隐私保护技术,六大粮商的数据即共享又保密,将重新改造全球粮食贸易的运营体系,将竞争转变为合作。此次国际粮商的合作,建立在区块链系统信任机制的技术基础上,Covantis SA解决方案将建立在公有区块链智能合约平台之上,是JP摩根基于企业以太坊(Etalum)开发的区块链系统。在该系统基础上,Covantis SA使用了块链的加密和分布式特性,确保所有事务都是私有的、一致的和安全的。2020年三季度,从巴西桑托斯港向中国运送大量大豆,是该系统的首次验证,Covantis SA没有选择传统的欧美线路,而选择了巴西到中国的线路。
应用案例:澳大利亚农业供应链平台。
粮食和农业部门是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出口贸易、提供就业和服务机会对区域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世界各地农业供应链不断向寡头垄断体系演进,农民处于更加弱势地位,澳大利亚的食品行业亦被全球化的粮食生产、零售市场和应用供应链显著影响。为解决农产品最终定价权和更多价值被从农民手中夺走的问题,澳大利亚农业供应链追踪企业于2014年成立BlockGrain。BlockGrain 是一个利用区块链技术买卖实物农产品的市场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加强供应链的跟踪和自动化,改善信息和数据传输,降低合同风险,并提供原产地信息的证明。
为全产业链主体提供全流程信息追踪服务。BlockGrain允许农民、农产品经纪人和物流公司在整个过程中追踪谷物,从收获到运输到最终的消费者。允许在整个产业过程中追踪农产品信息,可以访问土壤质量、田间应用、天气、耕作方法和种子类型的详细记录。同时,它还为农民提供了创造、管理和跟踪商品合同的能力。旨在使农业行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买家、卖家和货主,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消除不必要的文件和交易,增加供应链的效率,减少其风险,为参与者提供更大的市场,提高盈利能力。
通过采用全行业软件为来改善食品供应链生态。针对农产品行业数据管理不善、缺乏信任和可见性、低效率和融资障碍等问题,BlockGrain开发出一种全球性的解决方案,用于多种农产品和大宗商品的使用。公司为澳大利亚水果产业的合作伙伴发布一个MVP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BlockGrain还与澳大利亚羊毛业(世界上最大的羊毛产业)和畜牧业的主要市场伙伴建立了关系,旨在通过全行业的软件解决方案来支持和改善整个供应链的生态。
2.3 显著改善农村地区贷款难融资贵等信贷供给问题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0年末,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5.99万亿元,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47%[14]。农户贷款难融资贵主要是征信成本高、缺少有效可抵押物、贷后可监管难等[15]。区块链技术可通过农业生产的量化模型和农民的历史生产数据给农民授信,降低征信成本。通过将农业设备、林木、林地和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资源数字化,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金融机构、农权主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在各参与主体间进行可信流转,实现资源的资产化。通过区块链与物联网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全程透明化、可监管、可追溯,可大大降低贷后风险。
应用案例:江苏区块链技术+农村产权交易。
为促进快农村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高效流动,加快农业贷款发放速度,2020年12月,江苏省金湖县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为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将土地经营流转的信息全部上链,确保信息准确可监管,然后引入金融机构在链上直接发放助农贷款,形成“区块链+交易鉴证+抵押登记+他项权证”抵押融资链条,将物化的农村产权全部实现可监管的数字化,极大地增加了农村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性,实现不见面审批和贷款发放,很大程度上破解了经营主体的贷款难题。
搭建多方参与、各司其职的平台。将江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金湖农村商业银行、蚂蚁链等产权交易平台和贷款机构作为链上主要节点,通过引进区块链技术,土地确权、流转等信息上链存证保证真实性和不可篡改,同时可实现信息实时调取和可信验证,金融机构不再需要进村入户对土地经营权的来源合规性、合同真伪性和交易有效性进行核实,农业主管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围绕土地经营权对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进行穿透式监管,基于链上数据为农村金融补贴发放、贷款贴息、风险补偿提供管理。智能合约依据相关约定,自动执行存证、核验、抵押等动作。贷款农户通过身份核验后,就可以在线发起贷款申请。依靠区块链技术的贷款模式较传统信贷,省略了担保环节,简化了审查、登记、审核和审批等流程,显著提升贷款的便捷性和效率。某农户分别用15.67 hm2和18.67 hm2两宗土地经营权,在半天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贷款申请和资金发放的全部流程,获得36万元贷款,若用传统贷款模式则需要一个月时间。
2.4 提高农业全产业多层次保险投保率和赔付效果
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农业保险存在灾情数据掌握不准确、灾损评估方法不合理、理赔时间较长等问题,导致保险品种覆盖率低、农业理赔效果差、农民投保率低。抑制传统农业保险应用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16]。传统的农业保险,农户投保之后,双方便不再联系,直到发生保险事故,农户申请赔偿,保险机构评估和赔偿。由于保险公司并未对整个种植、养殖过程进行监测,通常难以准确确定事故发生的具体环节和相关事故数据的真实性,管理和运营成本较高。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不可篡改等多重技术特征,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将区块链应用于种养全过程,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记录和存储、非对称加密和可追溯等特征,可以对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进行追溯,确保数据的透明化和真实性,能够让保险公司迅速掌握真实灾情,合理评估灾损。在理赔方面,利用智能合约技术,能够实现农业保险赔付智能化,一旦灾难发生原因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系统将自动触发智能理赔合约,大大缩短理赔时间,提高理赔效率。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已有少量应用,但由于农业保险标的特殊性,还鲜见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17]。
3 制约区块链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的因素分析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一些地区的农业农村领域开始落地应用,但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任务和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应用空间。总体来看,区块链技术和农业农村的融合发展受到以下5个制约因素。
1) 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成熟度不够制约了在农业农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区块链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正处于从产生到规模化应用的探索试点阶段,目前已经注册的区块链企业应用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政务服务和研究试验等行业,现有应用主要集中于对实时性、交易吞吐量要求不高的现有业务场景的改进,对于挖掘创新业务场景的能力尚显不足。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存储能力、延迟时间、容量和带宽、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通用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用规模。在农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中,随着区块链节点数量的增加,以几何倍数增长的产业数据将对计算资源、延迟时间、存储空间等提出更高要求。
2) 与区块链应用相配套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了与农业农村融合的速度。数字农业是区块链农业的应用前提,区块链技术只是创造了全新的数据记录和存储方式,获取高质量的数据才能让新方法发挥作用。目前,我国数字农业总体发展较快,但与发展区块链生态的现实要求仍然衔接不够。一是数字农业的基础设施薄弱。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农业重要经营方式,农业产业链条分布分散、集约化程度低,数据资源分散,数据获取能力较弱。二是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应用程度不高。发挥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应用是要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目前,我国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还较少,即便在发达省份,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占比亦不足20%,农业专用传感器普遍缺乏,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等适应性还不高。三是农业数据的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农业时空、区域的复杂性决定了农业数据的复杂性,品类、品种、性状、模式等多样化特征对农业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带来较大挑战。
3) “区块链+数字农业”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制约了区块链农业的应用程度。区块链技术融合了密码学、计算数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多领域的前沿技术,区块链行业人才既要对技术本身要点有所掌握,又要了解传统业务发展面临的堵点痛点,农业区块链人才还需要具备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区块链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和延伸,面临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乏。一方面是复合型人才短缺,区块链技术门槛较高,既懂区块链技术又符合“一懂两爱”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另一方面是产业主体不会用,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经营主体,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有限,对新型数字技术了解和接受程度较低。而专业化的规模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虽然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却对于新技术应用初期的高成本接受意愿较低。
4) 农产品产业链流通环节的复杂性加大了农业领域区块链应用的难度。区块链能够从技术上保证各区块记录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但在涉及线下实物交付等场景时,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需经历种养、加工、流通、销售和消费等众多环节,涉及生产、批发、加工、仓储、物流、分销和零售等众多主体,农业产业链“两头小中间大”特征明显,流通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农产品数据更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预,不同主体对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的标准容易出现认定纠纷,从而会引起链上数据与链下实物信息的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部分主体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积极性。
5) 缺少跨地区、跨行业的区块链技术监管体系和应用标准制约了农业农村区块链的应用范围。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实现建立在庞大用户群和不断拓展的应用场景。在政策体系方面,作为一项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业农村领域,首先要建立支持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监管体系改革,如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框架的信评机制、交易规则、惩罚手段和约束机制等,从而使得新老监管体系相互衔接,这将对现有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带来挑战。在标准体系方面,区块链在国内外还没有形成通用标准,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安全、互通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产业界对其技术性能指标评价尚未达成一致,制约了区块链技术的跨链互联、场景拓展和产业合作。若市场参与主体各自采用不同的账本和标准,将产生行业和区域的兼容性问题,严重抑制区块链应用范围。只有解决了标准的兼容性问题,基于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现行行业标准相容,才更加具备实现大规模商用的基础。
4 加快农业农村领域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对策
在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关口,农业农村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数字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体征,区块链技术是数字农业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推动区块链技术与农业农村融合创新发展,亟需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构建、应用场景打造、沟通协调机制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政策集成、集中发力。
4.1 加大农业农村领域区块链技术应用成果的研发力度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抓住农业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的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大农业区块链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区域农业科教单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跨单位、跨学科协同攻关,推动区块链与数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区块链在农业农村应用提供先进适用、集成配套的技术支撑。加快开展农业农村领域区块链专利导航评议,跟踪共性技术研发热点和专利布局重点。
4.2 加快完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数字乡村战略实施,发挥移动通信产业技术优势,加快补齐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全产业、全链条覆盖应用的短板。推进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和天空地一体化观测体系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推进种植业信息化、畜牧业智能化、渔业智慧化、种业数字化、新业态多元化、质量安全管控全程化,全面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区块链技术大范围应用奠定设施基础。
4.3 加快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多渠道打造农业区块链专业人才队伍体系。积极培养和引进农业区块链领域领军人才,占领农业区块链创新和产业化高地。通过农业科技项目和平台建设,加快培养一批专业化产业化队伍。在农业高校院所开设区块链相关专业,加强交叉学科课程设计,加强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培养。加速农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与区块链人才融合发展。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区块链理念和应用教育培训,推动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场景在部分地区、部分高效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落地。
4.4 构建区块链应用农业行业标准体系
加强现代农业区块链标准化研究,积极关注和参与国际和区域统一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相关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建立完善的农业农村数据结构和数据规范,明确术语要求,规范信息采集方式方法,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和口径。鼓励区块链产业化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相关社会组织等联合组建区块链协同创新平台,共同开展区块链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行业标准制定。
4.5 推进区块链技术与产业科技载体融合发展
依托各类农业科创平台,加快集聚农业区块链人才、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各类区块链应用场景率先在农业园区内应用落地。将农业农村区块链应用与产业强镇、农业园区、农产品地理标志、科技基地、产业集群等科技产业项目建设共同实施、协同推进,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与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任务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4.6 打造标志性区块链应用场景
加快覆盖主要产业产地产品的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区块链和农业人工智能、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发挥我国产业结构完整、地区特色鲜明的特点,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引导涉农企业、科研院所、农业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创新和产业化平台,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农村产权交易、农村社区服务等标志性区块链应用场景和新兴业态,扩大农业区块链新技术、新应用普及推广范围。
4.7 建立产业主体沟通协调机制
发挥政府部门在规划引领、项目设计、组织协调、安全监管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引导农业区块链产业中的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监管部门、行业社会组织等相关主体在区块链应用框架下加强合作交流,形成行业自律规范,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强化区块链应用创新管理,在具备应用条件的农业农村地区的区块链应用中采用监管沙盒方式,促进新老监管制度有序衔接,加快构建新型区块链监管框架,降低试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