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种草生态养鸡牧草品种选择及其组合试验分析

2021-04-18王霞霞

中国饲料 2021年6期
关键词:黑麦草种草养鸡

王霞霞

(吕梁学院,山西吕梁 033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增加,对绿色、安全的畜产品需求越来越高,因此,集约化养殖方式以外衍生出了多种以绿色、无公害为特点的养殖方式。其中,林下种草养鸡是一种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养殖方式,具有因地制宜、节约成本、肉品质好等优点。据报道,林下养鸡有助于改善树林生态,提供有机肥,改善土质的同时减少病虫害(黄河斋等,2014);并且宽阔的场地供鸡只活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并起到改善肉质的作用;此外,还能减少饲料成本,增加产品单价,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方福平等,2016)。不同地区、不同种类树林对种草种类和最优饲养条件的需求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核桃树下种草养鸡的不同草品种组合对饲养效果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草种选择豆科的白三叶(耐荫性和适口性好),禾本科的黑麦草和鸭茅(再生能力强、抑制杂草生长、产草量高)。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山西省某核桃种植基地进行,林地坡度约20°,用塑料网将林地划分为面积相同的4 块(约1 亩/ 块),每块林地的自然条件相近。三月中旬将林地进行适当松土和平整,之后按照比例将种子混匀,按照1kg/ 亩的密度进行撒播,每块林地均建造有鸡舍。

选取平均体重接近的地方品种鸡160 只,在鸡舍统一养殖至35 日龄,在此之间按照饲养规范进行疫苗接种,脱温后在试验环境下统一适应7 d,适应期间统一饲喂商业化精料。之后将鸡随机平均分为4 组,饲养在林下,各组对应的林下人工草地上牧草组合如表1 所示。试验为期28 d,期间鸡只可自由饮水,每天早晚各饲喂精料一次。

表1 牧草组合及播种比例 %

1.3 指标测定

1.3.1 植被恢复情况 在试验开始前1 d 和试验结束后14 d 测定各试验场地的植被高度和草地覆盖率,检验林下养鸡对林地生态的影响。

1.3.2 生长性能 分别在试验第0、14、28 天称量试验鸡体重,记录每天每组的给料量和剩余料量。计算0 ~14 d、14 ~28 d、0 ~28 d 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料肉比(F/C)。

1.3.3 屠宰性能 在试验结束时,每组分别选取与平均体重相近的鸡各8 只,禁食12 h 后进行屠宰,计算屠宰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和胸肌率。

1.4 数据统计 所有数据在SAS 9.2 软件中采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分析,数据以“平均值± 标准误”表示,P<0.05 为差异显著。

表2 林下种草养鸡对林地生态的影响

2 结果

2.1 林下种草养鸡对林地生态的影响 由表2可知,放养前各组植被高度相近,对照组的植被覆盖率明显低于试验组,主要由杂草组成,试验组植被覆盖率一致,主要由播种的相应草种组成。放养结束后14 d,对照组植被覆盖率较放养前下降40%,植被恢复率低,而试验组恢复率较对照组高40% ~50%,其中试验3 组恢复率最好;各组植被高度较放养前均有所降低。

表3 林下种草养鸡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林下种草养鸡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各试验组鸡在试验第14 和28 天的体重无显著差异;试验0 ~14 d 期间,各试验组ADG、ADFI、F/C 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14 ~28 d 期 间,试验1、3 组ADFI 较对照 组分别降低9.2%、10.1%(P<0.05),试验1、2、3组F/C 较对照组分别降低8.3%、8.6%、10.2%(P<0.05);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组ADG、ADFI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而试验2、3 组F/C 较对照组分别下降6.3%、6.9%(P<0.05)。

2.3 林下种草养鸡对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由表4 可知,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屠宰率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3 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分别显著提高7.8%、8.2%(P<0.05),试验1、2、3 组鸡腿率分别显著增加9.8%、8.8%、10.9%(P<0.05)。此外,试验1、2 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较对照组有一定提高,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

表4 林下种草养鸡对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3 讨论

3.1 林下种草养鸡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林下养鸡的新型养殖模式充分保障了家禽福利,在符合动物习性,促进其生长的同时为土地提供有机肥,降低林地病虫危害,形成一个小型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吴启进等,2006)。孟林等(2009)研究发现,白三叶和鸭茅间种能有效改善土壤温度,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保水能力。但当林下养殖周期过长或养殖密度过高时,林地自身恢复机制遭到破坏,良性循环系统容易失去平衡。因此,林下种草的草种选择和组合对林地的生态维护和林下养鸡的长期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在试验后14 d 的植被恢复情况较差,而试验组植被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白三叶、黑麦草和鸭茅的组合恢复情况最好。试验后14 d各组植被覆盖率均低于试验前,植被尚未完全恢复可能是由于试验1、2 组鸡群对林地造成轻微破坏,也可能是由于恢复期较短。总的来说,试验组恢复后的植被覆盖率高于对照组放养前,因此,本试验的种草密度和养殖密度不会对林地的生态造成破坏。

3.2 林下种草养鸡对试验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饲养方式会影响家禽的生长性能,林下种草养鸡为鸡只提供了宽阔的活动场地,除了优质牧草以外还有昆虫等食物来源供其采食,研究表明,林下养鸡能提高鸡只存活率,影响其生长性能(言天久等,2012)。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4 ~28 d 试验组精料采食量和料肉比显著降低,整个试验周期,试验组料肉比显著降低;而在试验期间,试验组ADG 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研究发现,黑麦草和鸭茅是白三叶的优质伴生草种,用于混播能优势互补,最大程度提高生物量,利于草地持续、稳定的生长(黄顶等,2006)。白三叶、黑麦、鸭茅纤维含量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且可消化性高,是优质的青绿饲料(程园等,1995 ;王惠影等,2015 ;高杨等,2009)。王惠影等(2015)报道,用黑麦草部分替代基础日粮后,显著提高浙东白鹅对粗脂肪、钙、磷的消化率。而在扬州鹅的饲料中添加黑麦草饲喂21 d 后,试验鹅末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采食量和料肉比显著降低(占今舜等,2015)。在本试验中,林下种草养鸡降低了精料采食量及料肉比,可能是由于试验组个体采食了覆盖率高、营养丰富的人工牧草,获取了部分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此外,还可能是由于试验组个体对养分消化率增加。

3.3 林下种草养鸡对试验鸡屠宰性能的影响屠宰性能是评价鸡肉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也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本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屠宰率均高于80%,全净膛率均高于60%,说明鸡肉性能较好(潘胜山等,2015);而林下种草的试验组全净膛率、鸡腿率和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占今舜等(2015)发现,饲料中添加黑麦草对扬州鹅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而屠体重、全净膛率和胸肌率显著提高。刘洋(2018)研究发现,核桃林下种植菊苣养鸡显著提高试验鸡的屠宰性能,与本试验结果相符。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林下种草养鸡能提高鸡的屠宰性能,可能是由于试验组鸡只日粮中优质牧草含量增加,脂肪沉积减少,而运动量增加提高了鸡的肌肉含量,从而改善净膛率和肌肉率。

4 结论

林下种草养鸡能改善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本试验条件下试验3 组草种组合效果最好,可能是该组合能最大限度互补生长优势,增加草地生长能力和恢复能力。

猜你喜欢

黑麦草种草养鸡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认识草,也是一门学问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黑麦草在畜牧业绿色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不同类型黑麦草营养价值评估
节日“种草”
美容须防被“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