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路折返, 剩下的交由命运

2021-04-18焦杨帆

工友 2021年4期
关键词:老马职场工作

文_焦杨帆

35岁“黑洞”

老马今年36了,辞职是34岁那年春节后的事儿。辞职的原因有二:一是工资5年没涨;二是公司那年年终奖只发了两桶洗衣液,外加200元钱。

走的时候老板苦劝:“这么大岁数了,外边工作可不好找,要不要再考虑考虑?”老马想到两桶洗衣液,头都没回。

可如今老马36了,他的求职之旅看似光明,实际却拐到了一条崎岖小道上。两个月里,老马投了30份简历,面试通知只有5个,还全是销售。凡是老马看上眼的岗位,无一例外都附加了年龄要求——35岁以下,所以简历投出去,基本石沉大海。

老马很上火,他找到一个HR朋友,发出了一连串质问:“我有经验、有阅历,为什么都不要我?36很老吗?这不是年龄歧视吗?”

老马的HR朋友还算够朋友, 他没用冠冕堂皇的客套话敷衍他:“老马啊,在很多公司眼里,35岁意味着你的知识、能力、社会关系已经积累到了巅峰的状态。如果这个年龄段你不是借助人脉内推,还在海投求职,很多公司都有理由怀疑你的能力存在欠缺。”

“25岁的人可以随时出差,35岁你得考虑孩子谁接,父母病了怎么办?25岁你基本可以一心扑在工作上,35岁你的主要精力恐怕还要花在辅导孩子作业上了。”HR朋友直击要害,家庭负担太重,工作精力不足,经验跟不上时代,所以不敢轻易录用。

2018年第四季度,国内某中部城市对全市人才市场交流情况进行了抽样统计。在抽样时间段内,当地35-44岁年龄段求职者占总求职人数的46%。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用人单位对35岁以上人才的需求人数仅为3421人, 但该年龄段的求职人数却高达13719人。

更具体的“年龄歧视”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2017年,国内某IT科技巨头将大批34岁以上员工派驻海外,被外界解读为变相逼迫辞职;同年,国内某家电行业大佬表示,要消灭中层,因为很多中层高薪且无用,是企业的最大负担。传说中高薪的程序员日子也不好过,有数据显示,国内工作10年以内的程序员,收入确实一直在攀升,但只要过了35岁,很多程序员的收入就会快速递减。

年纪大了,重回职场,谈何容易!

3.3.1 海马组织DG区病理检测结果 光镜下观察小鼠海马DG区神经元,对照组神经元呈颗粒状,细胞排列整齐有序,胞体饱满,间隙正常,边缘结构清晰。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组神经元未见明显异常;抑郁症组细胞出现萎缩,有一定程度的核深染,而BCRD组神经元出现胞浆浓缩,细胞核体积变小或者消失,核深染程度加重,甚至出现破裂状态。结果见图3。

看清了现实,老马像泄了气的皮球。斟酌再三,老马给对方发了个年轻人最喜欢用的“捂脸哭”表情,外带一句话:“感谢哥们儿坦诚相告,有机会内推一下,多谢!”

被90后数落

“今天这个又泡汤了,说我对现在的行业政策不了解……”何欢一边跟老公打电话, 一边泪如雨下。

这已经是她决定重回职场后,第22次碰壁,还没算那些石沉大海的简历。

此前的4年,因母亲生病无人照顾,她离职在家。再往前推4年,她从事的是人力资源工作,其中2年在外企任人事专员,2年在民企做薪酬福利。

按理说,凭着这样的履历,再找一份类似工作应该不难,但她的求职之路并不顺利。

“第一次投简历是半年前,一周内在3个招聘网共投了20来份简历, 接到了9通电话,但简单聊了工作经历后,只有3家约了面试。”何欢的简历上, 工作经验只填到2015年,因为之后的4年,她相当于没工作。

当何欢去那三家公司面试时,果然谈到了“职场空窗期”,面试官不约而同地抛出了“加班怎么办?”“能否重新适应快节奏工作?”等一系列问题。虽然何欢早有准备,但她的答案显然没有令面试官满意,第一轮求职以失败告终。

之后一个月的经历大同小异,直到一个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份客户服务的工作。因为有介绍人,面试官并没有深究之前的工作经历,只是重点考察了她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便通知她入职了。

这回轮到何欢纠结了,因为她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一是公司刚成立2年,规模略小;二是客户服务并不是她想要做的。但朋友劝她“先就业,再择业,重新积累经验后,再换工作也容易些。”

就这样,何欢入职了。

因为公司规模小,所以同事间相处得很融洽,大家都一门心思往前冲、拼命干,“创业型公司”的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包括成天连夜的加班加点。

“有几次我下班按时走了,领导第二天就找我谈话,让我‘合群’, 跟大家一起奋斗,也弥补这些年欠下的‘功课’。”

对此,何欢挺无奈:“年轻人熬到几点都行,我得回家照顾老人啊。再加上每天都会遇上一些奇葩客户,不是挨骂,就是被拒,好几次我甚至把火气带回了家……不能再干了。”

回归职场后的第一份工作只坚持了6周,何欢便选择了离开,又过上了“每周必去招聘会、每天必在网上投简历”的日子。两个多月后,她求得了一份外企人事助理的工作。

何欢的搭档是一个入职3年的90后女孩,有几分傲气。第一天,发了一份1000多人的花名册和一本员工手册,让其熟悉公司人员及发展状况。接着,让她整理了5天的员工资料和劳动合同,做了4天的报表。

相比满负荷的工作,最让何欢受不了的,是90后女孩总在大庭广众下斥责她,不是说她效率低,就是怪她没做好。“两个人的工作量让我一个人做,怎么可能100%无误?”

虽然觉得委屈,但因为想尽早稳定下来,所以她选择了沉默,以为多做多练就能有收获。

没想到月底考核时,主管找到她,委婉地说她并不适合岗位需求。何欢的重回职场梦再一次破碎了。

“回头草”吃不吃

离开职场时,王铮只是普通的业务员,时隔5年再回来,他连跳2级,直接成为了部门经理,而且还是在原来的公司。

王铮坦言,他辞职时根本没想过再回来。“当时是儿子早产多病, 我又常常加班、陪客户,妻子天天跟我吵,产后抑郁差点儿自杀,我怕了,所以辞职去创业,时间自由些,还能照顾他们母子。”

辞职后,王铮开了一家房产中介。前3年生意不错,规模也不断扩大,但随着“限售限购”政策的出台,交易数量锐减,他的店铺有些入不敷出,更重要的是,经济环境也每况愈下,这让他萌生了重回职场的念头。

一次,王铮遇到了一位以前的同事,得知原来公司蒸蒸日上,而且急需有经验和人脉的业务人员。对于同事半玩笑地劝他回归,王铮倒是很坚定:“绝不回去, 好马还不吃回头草呢。”

那之后,王铮应聘过几家公司,都不合适。他跟妻子提起以前的公司,妻子态度同样明确:“不能回去, 太丢人。”

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前程无忧“关于职场回头草的调查”显示, 47.86%的人能够接受回到原来的公司,36.95%的人坚持认为“回头草”还是不吃为好, 觉得面子上实在挂不住。

转折发生在5个月前,王铮的前主管约他见面。“我以前跟主管处得不错,他直言知道我在找工作,而公司也希望我回去。”王铮对于老东家抛出的橄榄枝,有些心动,但也表达了对于“吃回头草”的顾虑。

出乎意料的是,两天后,公司老总亲自致电王铮,开出“破格直升管理岗”的条件,薪资自然也高出普通员工一大截,但前提是,王铮要在一个月内达到现有员工的平均业绩。

王铮所在公司的老总称,如果员工跟公司是“和平分手”,且自身素质确实过硬,非常欢迎老员工回归。“熟悉行业背景、企业文化和同事,会省去磨合的麻烦,更快速进入角色,更容易开展工作。”

凭借在行业内积累7年多的资源和人脉,以及自己创业时摸索的管理经验,王铮一个月内顺利通过考核站稳了脚跟,跳过普通员工和部门主管, 正式晋升为部门经理。(应要求文中人物均用化名)

猜你喜欢

老马职场工作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老马
老马的三个愿望
读者之窗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不工作,爽飞了?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
选工作
疯狂的职场/等
师于老马与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