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发展观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浅析
2021-04-18李欣钰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迅速增大,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日程,倡导“生态发展观”的时代己经到来,各种响应“绿色发展”的活动浪潮层出不穷,“生态”己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名词。与环境建设相配套的公共环境设施建设也刻不容缓,城市公共环境是城市建设的有机构成部分,通过服务社会,影响城市整体风貌。公共环境设计理念的更新,是城市快速发展和人们不断追求精神文化品质的提高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本文基于生态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探讨如何进行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并提出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优化途径,希望能对
关键词:生态发展观;绿色环保;环境设计;城市公共环境’
一、生态发展观的内涵
生态发展观是建立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基础上的发展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是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的发展。生态发展观是要求全面、协调、统筹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社会永续发展。
二、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现状
城市化在带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土地、水域等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能源、交通和产业体系的重新布局,以及城市人文环境和艺术文化载体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也不符合我国生态建设的目标。城市公共环境作为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景观的柔性过渡空间,其设计仍存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与生态环境融合性差,缺乏个性
近年来许多城市通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及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使城区绿化面积大幅增加,从而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但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工作还是存在简单模仿、缺乏个性的问题。目前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多是强调构图、功能单调;为市民提供休憩、信息、景观等的公用服务设施尚不完善,而且也没有考虑到当地生态特点,缺乏个性化设计。
2.2 缺乏整体性设计
城市公共环境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到规划、建设、市政、环保、交通、园林等多个部门,尚没有形成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缺少对城市公共环境建设的整体性设计。在进行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时,各部门各自为战的现象已经成为常态,比如城市掘路,各个专业管理部门没有整体计划,城市道路反复开挖,造成了市民出行的不便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占用盲道、局部交通拥堵、噪声扰民、环境污染等现象时常发生,不仅让城市形象受损,还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
2.3 城市环境设施选材不环保
目前在很多城市的环境设施中大量使用木材、石材等不可再生资源,被拆除或废弃的设施材料。由于这些材料不能再循环利用,因此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特别是大量的人工合成材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仅污染了自然环境,还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优化途径
3.1 根据生态环境特点进行设计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结合本地城市生态特点,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才可能营造出好的城市公共环境。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工作设涉及交通、市政、空间、生态基础设施等多个子系统,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生产和自净能力,与人口分布相协调,减少设施成本。在生态化公共环境设施建设中,应该提供沟通自然、绿色健康、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包括城市建成区域内的山体、河流、公园、草地、林地、绿色屋顶等,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绿色空间,为市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3.2 进行整体设计规划
生态化环境设施的空间布局需要进行整体性规划,同城市建筑一样列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使其布局合理,更好地发挥作用。例如,在城市交错复杂的道路网中,采用经过合理布局的路标、路灯、休息设施和道路设备等有助于提高行人、车辆的便利性与识别度。合理的环境设施布局具有维护空间整体性,提高使用效率,便于观瞻等重要作用。特别是人车密集、高速运行、路网结构复杂和观光景区应尽可能使环境设施有序设置,合理布局,减少相互干扰。
3.3 选择环保可循环材料建造城市公共环境设施
在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的过程中,要重复考虑到材料的可持续应用。在设施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材料的属性,对材料进行控制,提高材料的有效利用率,尽量少直接使用自然资源,以高科技合成材料取而代之。另外,对环境有害、有毒的或很难再回收利用的材料也要尽量避免使用。这样,在生产阶段就能充分地节约材料成本和生产工艺成本,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用最有效的物质为市民提供了最完善的服务。在废弃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充分的回收利用,充分发挥材料的利用价值,并避免废弃物给环境带来污染。
结语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通过建设生态文明,能够将经济发展过程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适应我国社会现状、发展目标的全新发展模式。本文从生态融合、整体规划、绿色环保三个角度探讨了目前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存在的不足,并給出了相应的优化途径。以生态发展观为基础,进行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将会有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为实现经济循环、绿色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俞田荣.“绿水青山”:习近平生态发展观探析[J].长江论坛,2020(06):26-31.
[2]朱佩佩.景观在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10):44-45.
[3]王耀霆.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中的绿色概念探析[J].鸭绿江(下半月),2019(10):131.
[4]吕铮妤.分析城市公共环境的共性体现及使用预期[J].智库时代,2019(39):291-292.
[5]张媛媛. 导入绿色技术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应用探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6]陈康.基于城市公共环境景观的功能性探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5):255-256.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5.150.
[7]王国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的双重维度[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03):61-67.DOI:10.16573/j.cnki.1672-934x. 2018.03.010.
姓名:李欣钰,学校:武汉科技大学,学校邮编:430070,籍贯:江苏泰州,出生年月:2000.08.25,性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