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服务管理策略
2021-04-18唐雯
唐雯
摘要:目前为高质量发展质监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各地区质量技术监督相关部门及单位主动立足于抓质量、保安全以及强质监的原则理念,对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全面攻克。其中,为保障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管理效能全面提升,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管理工作通过依托于信息化技术,补齐传统管理短板问题,可行性价值较强。针对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信息化服务管理情况,对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服务管理策略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服务;管理策略
引言:质量技术监督作为国家行政监督体系的核心部分,主要依托于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利用技术检验以及计量检测等一系列方式手段,对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根据监督管理反馈情况,对当前各行业领域产品质量不足问题进行及时改进。从工作性质上来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所表现出的综合性以及基础性特点相对明显,再加上其覆盖范围相对广泛,如可涉及工农业生產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当中。因此,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与时俱进,主动结合新时期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管理趋势,对传统工作模式以及工作理念存在的滞后性问题进行及时改进。结合当前服务管理情况来看,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已然成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主流发展趋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 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服务管理优势及必要性分析
智能信息化是促进我国各行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与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助推质量强国建设进程的必要途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服务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信息化及相关技术逐步作用于多个行业领域当中,尤其是质量技术监督领域。与传统服务管理模式不同,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管理工作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并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可实现对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管理工作全过程以及全要素的重点管控[1]。
期间,可以消除传统工作效率不高或者工作风险问题。最重要的是,国家政府部门为加速推进互联网与政务服务工作的结合发展进程,强调质量技术监督行业领域应该着力打造智慧质监工作体系,以切实满足便捷化质量服务需求。结合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实现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服务管理已然成为新时期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主流趋势,必须予以重点贯彻与落实。
2 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服务管理策略分析
2.1 依托于“互联网+质监”工作模式,助推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管理进程
为助推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管理进程健康持续开展,相关部门应该主动采取“互联网+质监”工作模式完成对各项工作内容的贯彻落实。一方面,可通过依托于信息化管理技术设计开发与应用智慧质监系统。其中,该平台系统主要以法治质监为构建核心,以保障安全监管规范化目标得以顺利达成。另一方面,在工作内容的确立上应该重点围绕法治质监、安全质监以及服务质监等重点内容进行合理部署,并依托于信息化技术促进各项工作规范高效开展[2]。
2.2 健全完善企业质量数据平台,实现重点产品质量的专项监督
为解决以往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执法以及乱执法等问题,相关部门应该主动立足于信息化服务管理趋势,对监管体制以及工作内容进行创新。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可通过构建统一规范的企业质量信息数据库完成对企业各项信息数据的整合分析。如该数据库可以将企业生产许可以及质量检验等一系列关键信息储存起来,方便执法监管人员在线检索。这样一来,质监部门服务工作效能将会明显提升。可根据数据库所提供的企业质量安全信息,对当前执法工作侧重点以及重难点问题进行合理梳理,以完成对重点产品质量专项监督。
2.3 构建执法信息公示平台,保障服务转型发展效果
科学构建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服务转型发展效果。其中,为更好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尤其是执法信息公开,质监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建设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按照及时、准确的原则,对缺陷产品召回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工作所涉及到的办理流程以及结果,必须及时准确公示在平台当中,让所有人员可以明确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
除此之外,质监部门应该坚持按照依法行政理念要求,对服务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执法人员名单以及执法检查依据进行重点公示,保障全过程工作的透明化与科学化。需要注意的是,为进一步增强质量技术监督信息服务管理转型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恪守自身的岗位职责并从严落实主体责任,对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要点内容进行准确落实,避免出现工作失误[3]。
结论:总而言之,依托于信息化技术构建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管理体系是新时期实现智慧质监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针对于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管理领域应该主动立足于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对当前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及时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坚持按照抓质量以及保安全等原则理念,加强对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管理系统运行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以期可以减少工作失误或者其他风险问题。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支撑引领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作用的意见》解读[J]. 铁道技术监督,2021,49(11):3-4.
[2]梁君.浅析质量技术监督公共服务信息化发展[J]. 现代经济信息,2015(22):95.
[3]牛静丽.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管理作用及其策略[J]. 中国市场,2022(0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