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资源”助力冬奥“热”
2021-04-18鲁妮
推荐单位:北京制冷学会
受访专家:商跃
采编:鲁妮
提到冬奥会,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冬天的严寒、冰雪运动的美妙、运动员英姿的飒爽、竞技的激烈、高科技场馆的先进……其实,冰雪冬奥的背后,离不开“冷资源”的支持。
为此,科协频道采访了北京制冷学会秘书长商跃,为大家揭秘冬奥会中的“冷资 源”。
“冷资源”助力科技冬奥
寒冷也是一种资源?此处提到的“冷资源”其实与制冷技術相关。冬奥会比赛场馆建设、制冰制雪、食品贮藏与运输的保鲜、冻伤预防与治疗等都离不开“冷资源”的支持。2015年7月底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该年底北京制冷学会组织召开“助力冬奥制冷专家献计策”决策咨询沙龙,专家各抒己见,为推动北京冬奥会期间持续使用“冷资源”、充分发挥“冷资源”的作用和优势提供建议。“时间过去5年,回想起来当时提的这些建议现在基本都实现了。”商跃感慨,“这5年中,我们做的一些工作,有些也是世界首创的。”“冰丝带”(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也是最具科技含量的场馆之一,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制冷剂的速滑馆。其实,早在2019年初,“冰丝带”的基建和大部分结构已经做完了,但采用何种制冷系统和制冷剂却一直没能确定。2019年3月,北京冬奥组委组织召开论证会,北京制冷学会的多位专家也参加了此次论证会。商跃说:“我也参加了这次论证会,最后确定用二氧化碳作制冷剂,用二氧化碳在冬奥场馆中作制冷剂是世界首创的。”1.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整个冰面温差不超过0.5摄氏度,成为被寄予厚望的“最快的冰”。在2021年的测试赛中,“冰丝带”的冰面得到了国内和国际运动员的一致认可。“期待运动员在‘冰丝带创造出新的世界纪录,而新纪录的背后也有制冷人的努力。”商跃 说。
此外,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氨制冷系统设计标准、制冷系统的施工及验收,冬奥会冻伤治疗预防和应急,冬奥食品冷链物流及农产品保鲜等都是“冷资源”在冬奥会中的应用与体现。
低温技术助力冬奥会冻伤防治
冬奥会的各项运动在温度很低的环境下进行,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冻伤,若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2021年5月,甘肃马拉松比赛突遇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一些参赛人员被冻伤,更有21名参赛人员因失温而遇难,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冬奥会运动项目本就特殊,冻伤治疗和预防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北京制冷学会的低温医疗专家就冬奥会冻伤治疗预防和应急提出了预案建议。制冷领域的低温技术其实主要是指低温生物技术和低温医疗技术。商跃介绍,航天员在太空中完成各种实验和任务离不开低温技术的支持,例如很多药品、试剂和疫苗等都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储存。而低温医疗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治疗烧烫伤。此外,低温疗法还应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从制冷大国迈向制冷强国
制冷技术无处不在,从家里的冰箱、空调,到地铁、高铁、机场,基站、服务器机房中的空调制冷设备,再到冬天的暖风,这些都离不开制冷技术。其实,制冷和制热是相通的。商跃说:“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制冷大国,并且正在迈向制冷强国的行列。”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煤改电和煤改清洁能源也用到了制冷技术。在煤改清洁能源的过程中,与制冷技术息息相关的空气源热泵扮演着关键角色。商跃表示,有一个词叫“北京蓝”,这个“北京蓝”也有制冷人的贡献。正是由于这些制冷技术的发展,支撑我们成为制冷大国。“在迈向制冷强国的过程中,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商跃说。我国提出要在2030年要实现碳达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在这个进程中,也离不开制冷技术。制冷技术本身还是耗能的,家里的冰箱、空调得用电,食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制冷、冷库都需要耗能。在实现制冷的过程中,怎么能够实现低碳、节能、绿色,这是我们从制冷大国迈向制冷强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商跃表示:“我相信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制冷强国的目标也会很快地实现。”
你我也能为碳中和作贡献
“涉及制冷的环保、低能、绿色,全国人民都能够做到,人人都能为碳中和作贡献。”商跃说。例如,我们少开车、喝水时尽量不要用一次性杯子等,都是在践行低碳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此外,给空调的过滤网清洁、给冰箱除霜,都是节约能源的方式。当冰箱霜太厚时,相当于无形中多了一个保温层,空调过滤网的灰尘也是如此,我们把这个保温层剥离后,冷、热交换会更好,耗电也就会更少。“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双碳目标。在往制冷强国努力时,这些工作、这些技术,不仅是我们制冷人,所有人,都要继续努力。”商跃对制冷的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