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管理对优化住院药房自动分包机药品管理的效果观察

2021-04-17阳巧凤毕婷婷赵晶晶庄少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效期药盒包机

阳巧凤 毕婷婷 赵晶晶 庄少雄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药学部,广州 511442

住院药房的单剂量摆药工作是指将患者每天所需要的每个品种,按每次用药剂量单独发放给患者[1]。目前国内三甲医院广泛应用的单剂量自动摆药机,药品经摆药机自动分装,将患者的1次剂量(片剂、胶囊、胶丸)自动分装入1个药袋内。该模式下,药品调剂准确性高于传统手工摆药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药师的调剂时间和护士等候取药时间[2]。

本院于2016年引入了单剂量自动分包机,随着自动分包机的应用,问题渐渐显示出来,住院药房对自动分包机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对于常规医嘱中剂量为整片的药品加入自动分包机的药盒中,加入的药片数量通常最少为药品原包装的1个包装单位,导致有些用的比较少的药片在机器中滞留,造成药品的浪费;为节约调配时间,通常跳过分包机的系统中需要输入批号及有效期的位置,以至于无法追溯到该批次药品的批号及有效期;有时因为任务繁重,加药时无法做到双人核对导致加错药盒,致使与机器药盒不匹配,以至于浪费了药品;同时,对于同时需要服用大剂量或者多个品种的患者,自动分包机分包的单一药袋药片过多导致核对困难,容易出现差错甚至造成不良事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所在的住院药房采用近些年广泛应用的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循环管理模式,对关于提高分包机调配准确率及优化分包机散装药品效期和数量管理持续改进项目进行PDCA循环管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住院药房于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间采取常规管理模式(管理前),在此期间共有11名药剂师参与研究,包括男性2名,女性9名,年龄范围为24~36岁,年龄(30.97±2.84)岁;本院住院药房于2020年3月至8月期间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管理后),在此期间共有13名药剂师参与研究,包括男性2名,女性11名,年龄范围为25~36岁,年龄(31.14±3.18)岁。管理前后药剂师特征基本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计划阶段(P)搜集之前自动分包机出现的有效期缺失、药品超出自动分包机效期至浪费、加错药盒以及调配差错等一系列问题,以减少药品的浪费,降低调配差错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目标。

1.2.2 实施阶段(D)经过广大药师的集思广益,针对PDCA管理前自动分包机出现的各种问题,列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具体如下:(1)重新培训药师加药时要严格按照流程,在自动分包机系统中输药品原包装的批号和有效期,并设置药品在自动分包机中的有效期为1周;(2)通过自动分包机系统调取近1周自动分包机中所有药品的使用数量,根据这份数据来调整加入自动分包机的药品数量,且加药次数由原来的1周3次调整到1天1次甚至1天2次;(3)根据药品使用频次,撤掉不常使用的药品药盒,改由MDU托盘加入自动分包机;(4)加药盒时严格执行双人核对;(5)为减少调配药师的负担,在异型药盒中加入了几个常用的半片品种;为减少差错,调配药师先核对药袋后再将药品交予核对药师核对;(6)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设置,将单次给药数量多的药品单独分包,且每个分包袋中不超过3个药品品种,减少核对的难度。

1.2.3 检查阶段(C)在西药科科长的带领下,再由经验丰富的副主任药师多次培训后,调配药师和核对药师严格遵守“四查十对”的原则,该住院药房的口服药自动摆药机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均得到好的解决方案。

1.2.4 处理阶段(A)认真检查每一步计划具体实施的效果,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多次总结讨论,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理和反馈,由组长统一整理汇总后组织住院药房各位药师参与讨论,群策群力后找到解决方案,并制定下一阶段计划,保证住院药房自动分包机工作正常运转。

1.3 观察指标 主要统计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住院药房口服药自动分包机应用中的差错数据对比,包括在药品超过分包机中的有效期、加错药盒、药品缺失批号效期以及调配差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对两组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管理前,有4 000组医嘱数,其中分包机中的药品超过分包机效期(1个星期)的次数为25次,加错药盒次数为5次,调配错误次数为5次,药品缺失批号效期次数为63次,合计98次,差错率为2.45%;管理后,医嘱数目为4 500例,其中分包机中的药品超过分包机效期(1个星期)的例数为3例,加错药盒次数为0次,调配错误次数为0次,药品缺失批号效期次数为4次,合计7次,差错率为0.00%。

3 讨 论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药学服务的模式也在不断改变,住院药房是医院住院患者药品的来源地,与医生、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相比其他产品,药品具有特殊性,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展开药品相关的PDCA循环管理十分必要[3]。

通过本次PDCA循环实践,笔者发现,PDCA循环管理离不开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但更需要发挥小团队精神,领导者要努力去激发员工的潜能,群策群力,使团队中的所有人能够积极参与到从计划到执行的整个过程,不仅能提高管理效果,还能促进团队合作,增加集体归属感,全面提升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现代化优质管理模式,具备系统性、针对性以及持续性3大特征,各个环节之间紧密相连,层层紧扣,不断循环,执行过程不断优化管理流程,进而获取良好的管理效果[5]。此次PDCA循环管理从自动分包机中药品的效期、加错药盒的次数、调配差错以及加药时漏输批号信息等方面对自动分包机进行循环管理,充分调动了各组员的积极性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得各方面的差错率明显得到降低,能够充分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保障,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6-7]。同时,我们还优化了2个操作规程:自动摆药机加药规程和自动摆药机调配规程。

综上所述,本次PDCA循环管理项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效期药盒包机
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应用于中心摆药的效果评价
药品效期管理:有效期≠失效期
疫情下的包机生意——一张票18万,需求排到月底
浙江:外来务工人员免费乘包机返岗复工
漫谈药品效期
红外光谱法鉴别维药盒果藤根药材模型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药房减少近效期药品工作中的应用
“七彩药盒”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旅行便携随身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