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辩证法意蕴

2021-04-17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银山自然界绿水青山

魏 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战略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总任务总要求和未来愿景等重要内容进行了多层级的论述,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方法、观点,运用自然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历史辩证法深刻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对解决当今中国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理解

任何一种自然观,首先要回答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立足于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同时超越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将人与自然的共同命运作为新的价值主体,提出了“生命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他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这与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探究过程中所形成的辩证自然观一脉相承。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基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料,人类的实践活动不能脱离自然界的范围,必须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可以通过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来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是连接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中介,是连接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终极活动,人类需要在实践中认识自然,也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从而才能创造出更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这些思想都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源泉,所以总书记反复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二、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认识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人类社会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生产力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因此而贬低自然环境的价值,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不注重自然条件的过度生产,不仅不会推动生产力,相反会破坏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破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元对立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唯物辩证地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2005年,在浙江安吉余村,习近平首次明确提出上述科学论断,指出经济发展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要尊重自然的环境承载力。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述将经济与生态二者的关系重点从经济发展转向了环境保护,明确表达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一旦二者出现不可调和的冲突,绿水青山必然要优于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二者的关系作出进一步的诠释,将“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视为合二为一的整体,二者之间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实现有效结合的联通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文中提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三、对中国特色与世界道路的辩证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全局视野。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谈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盛行,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把握人类利益的共同性,构建相互合作、公平竞争、和平发展的世界新格局,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增进各个国家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协商,统筹当前与长远利益,发挥自然资源世界性的生态价值,从而不断解决深层次的发展问题。这一理念对于解决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至关重要——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都不可能囿于一国之内,而任何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依靠一国单打独斗,应对当今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同舟共济。

长期以来,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它们的先发优势,在自身经济转型的同时,大肆掠夺他国能源,向他国转移污染产业,看似改善了本国的生态环境,却是以其他后发国家的生态环境牺牲为代价,成为了当代帝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帝国主义”。相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方面,中国责无旁贷,将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的深邃智慧,以联系、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如何迎接时代挑战也作出了充分回应,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必将引领世界各国在共同化解全球生态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银山自然界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绿水青山
自然界的一秒钟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例说“自然界的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