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肉种鹅趾疣的治疗方法和病因分析

2021-04-17王晓艳蔡莹玲刘艳伟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公鹅种鹅饲养场

王晓艳,蔡莹玲,刘艳伟

1.吉林省辽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辽源 136200;2.吉林省辽源市畜牧总站,吉林辽源136200;3.吉林省榆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榆树 130400

趾疣是一种发生在禽类趾部增生性病理现象的常见病变,系由趾部外伤引起病毒感染而发病,但这种病变多发于种鹅、火鸡、鸵鸟等体重稍大的家禽。在实际家禽养殖过程中,肉种鹅特别是种公鹅,因体型较大且喜奔跑,更易出现趾部外伤,所以较其它禽类高发。

1 发病情况

2021年2月,辽源市某餐饮山庄养殖场饲养的2 000只肉种鹅个别发病,发病种鹅均系体型较大的公鹅,发病种鹅食欲不振,胆小离群,体重减轻。经观察可见,病鹅走路跛脚,似一只脚掌不敢着地,远观此脚掌出现肿胀。于是由饲养员将患病、跛脚的种鹅挑出,保定后仔细观察,种鹅趾关节处异常肿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增生病灶,最大的直径为3 cm,最小的直径为0.5 cm,形状呈不规则圆形,突出表面约0.3~0.5 cm,较大病灶中心处有凹陷,未见伤口及液体流出,用手指触压患处,病鹅有强烈痛感。从外观表现初步诊断为趾疣,建议对种鹅饲养场内的其它种鹅远观检查,及时挑出已经发病的种鹅进行治疗,轻微的、刚发病的建议挑出后“泡脚”治疗,病情严重的建议手术治疗。现将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1.1 具体手术方法

笔者采用的是局部麻醉加人员固定的保定方法,先由人员固定种鹅,种鹅脚掌部用5%的碘酒整个消毒,画出切割线,用酒精脱碘消毒,酒精挥发后用普鲁卡因做局部麻醉,实施手术。在切除过程中要注意止血,笔者采用的是烧烙止血方法,在剥离增生物时一定要注意剥离彻底,且不要伤及神经及筋膜,防止愈后影响趾功能。手术后进行缝合和消炎处理,本人使用的消炎药粉为磺胺结晶粉。为防止种鹅在术后因不进食影响体能,可在手术时静脉缓慢推注50%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术后的种鹅不喜合群,一定要将其隔离单独饲养。对术后种鹅的护理也非常关键,为增强体质,应在饮水中2倍量加入电解多维及氨基酸,定期换药(可用金霉素软膏)。术后种鹅的舍内,必须保持安静,加强环境卫生消毒,特别是地面,要保持干燥清洁。

1.2 用药治疗方法

对未发病的种鹅,要及时更换饲养场地,并且对地面进行消毒,铺垫软质垫料。在饲料中2倍量添加维生素B族、鱼甘油及益生菌素,用于增强种鹅的皮肤抵抗力。每两天用含碘消毒剂浸泡种鹅蹄部,建议每次用温水清泡5~10 min。也可用浸润过消毒水的大块厚棉布平铺地面,将种鹅驱赶到上面,持续站立10 min左右,连续消毒3~4次即可。对刚刚发现趾疣的种鹅,可采取涂抹药物方法治疗,一般用金霉素软膏和无环乌苷混合涂抹患处,每日涂抹3~4次,连续治疗5~7 d即可。

2 病因分析

通过此次诊治,笔者发现饲养场内有几十只种鹅发病,且种公鹅比种母鹅发病率高。笔者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种公鹅体重比种母鹅体重大,脚掌部压力也相应增大,更容易造成趾部外伤;二是饲养场的垫料为“山皮土”,地面坑洼不平,并有大小不等、棱角分明、多量的坚硬石子,极易造成种鹅脚掌部硌伤,从而感染病毒诱发趾疣。

3 预防措施

3.1 消毒

因肉鹅趾疣系病毒引发的疾病,所以要将消毒作为主要的预防措施,在肉鹅饲养场内定期消毒至关重要。在育雏阶段,进雏前1~2周内,取45%的二氯异氰脲酸钠粉15 g/m2,点燃熏蒸消毒;在育成阶段,建议饲养场每周用消毒剂对地面及周围环境进行带鹅喷洒消毒,戊二醇消毒剂10 mL兑20 kg水喷洒,含碘消毒剂10 mL兑15 kg水喷洒;在放养阶段,建议在饲养场地垫料消毒。为防止消毒药产生耐药性,需每间隔20~30 d更换一种消毒药剂,例如用含碘消毒剂和戊二醇消毒剂交替使用。

3.2 平整垫料

饲养场内的垫料选择对肉鹅趾疣发病率有较大影响。目前,因为成本原因,东北地区多选择廉价的山皮土为场地垫料,山皮土中的石块划伤、硌伤鹅脚掌皮肤情况多发,所以在铺置垫料前,尽量要先用筛子将较大石块筛选出去,用筛选后的细土铺垫场地。河沙光滑柔软无棱角,可以避免鹅掌皮肤外伤,所以,可将肉种鹅饲养场内的垫料更换为晾干后的河沙,铺垫时要切忌铺设过厚,防止因地面松软造成种鹅关节扭伤。因为潮湿的河沙内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所以在使用前,一定要对河沙做晾晒或消毒处理,防止河沙内的寄生虫(球虫孢子)或病菌感染鹅群,减少发病概率。虽然河沙的造价较山皮土高出一倍,但可以大量降低肉鹅趾疣的发病率。

3.3 增加营养

在种鹅饲料中,2倍量添加维生素B族、鱼肝油、维生素C等,因为鱼肝油是维生素AD3E,维生素A能很好的保护黏膜组织,防止病毒从种鹅食道呼吸道侵入。适当的增加维生素B族,能够防止维生素B缺乏引起脚掌及皮肤干裂,从而减少脚掌部伤口感染病毒的概率。

随着激光、电灼、冷冻等治疗方法的普遍应用,在治疗种鹅趾疣方面,可根据病灶大小和发病时间长短,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电灼治疗适合于初期发病、病灶较小的趾疣,优势是伤口小恢复快,弊端是复发率高。激光治疗与电灼治疗无论在方法和疗效方面都极为相似。冷冻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在种鹅的饲养过程中,饲养员要做到细心观察、提前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猜你喜欢

公鹅种鹅饲养场
探讨提高种鹅养殖效益的几项措施
夏季五招提高种鹅繁殖性能
和鹅打架
提高种鹅受精率的几项关键措施
鹅,鹅,公鹅
阿尔梅勒动物饲养场
大公鹅勇士
地方良种——马岗鹅
种鹅的选配技术
猫和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