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传播与历史经验
——基于1949-1966年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分析

2021-04-17苏咏喜

关键词:群众

苏咏喜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意识形态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1]35-36从中华人民共和国71年的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就创造性地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功地实现了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为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团结动员全国人民进行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55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党全面执政初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构筑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传播的历史必然性

“二战”后,全球国际性政治关系进入冷战格局时期,两大阵营、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分歧与对立日益激化。在这种全球冷战格局的历史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也面临着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较量。因此,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就亟需在思想文化领域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并获得广泛的认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党执政的认同和支持。

从社会主义本质来看,马克思主义从政党的意识形态上升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当然,意识形态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步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种旧的意识形态仍以各种形式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要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需要在全社会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我国国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众传媒主要是报纸、书刊等,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又面临诸多限制,从而难以充分接触和使用这一媒介。因此,只有将抽象的意识形态具象化和通俗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被群众接受和认同。“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3]列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党史的视角来看,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在探索宣传工作的通俗性、具象化和生活化问题。1929年6月25日,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决议案》就明确提出:“为要适合一般工农群众的兴趣,与一般比较落后的女工童工苦力工人农民的文化水平,党必须注意编印发行画报画册及通俗小册子的工作。”[4]在这一时期,我们党在宣传动员民众时,广泛运用标语口号、布告、宣言等文字媒介,同时也经常运用比文字叙事更加鲜活的领袖肖像、漫画、墙画等进行图像叙事,运用革命歌谣、戏剧进行音像叙事,发挥革命旗帜徽章、纪念物、服饰的象征功能,取得了积极的宣传效果。

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对宣传工作的通俗化就作了一系列明确的指示。1951年5月23日,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把马列主义原理拿到中国人民中间,特别是拿到中国劳动人民中间来宣传,来实践,来应用,如果不进行通俗化的工作,就不可能在中国推广,劳动人民就不可能接受。”[5]5对于如何加强今后的宣传工作,刘少奇在这次会议上特别强调要运用好各种宣传工具,“如宣传员网、报纸、刊物、出版、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广播、学校等,要把这些宣传工具都搞好,都加强,统统动员起来,运用起来。”[5]10这次会议精神使我们党在宣传实践中有了基本遵循。1952年6月9日,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加强电影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党对宣传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又作了明确阐述:“电影确是一种科学的进步的教育工具;电影工作是政治工作的一部分重要工作,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4]376

总之,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认识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势在必行,主要的工作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融入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这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109-110而诸如连环画等“以图叙事”的传播方式,抑或电影等将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影像呈现”,消除了抽象的意识形态和印刷文本对教育程度的要求,使过去由“文化人”所享有的文化产品能被更多的普通人所共享,从而更具有大众传播的广泛和普及特征,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路径和载体。

二、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传播的基本形式

历史地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传播形式、载体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一时期,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的群众运动、学习先进典型活动、移风易俗,确立社会主义新风尚,通过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图像表征系统,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场域中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袖肖像:将抽象的政党认同转化为具体的领袖认同。早在延安时期,在党内大会、群众大会或公共集会的场合就悬挂毛泽东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党中央先后于1949年10月7日、9日发布了《中央关于悬挂领袖像的规定》和《中央关于悬挂领袖像补充规定》两个规范性文件,对如何悬挂领袖像给予明确指示。“在本党的一切机关中可以面向从右至左平列地悬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同志的像片。”[4]1“一切政府机关、群众团体和一般的群众大会,在会场正中可以面向从右至左平列地悬挂孙中山和毛泽东同志的像片。”[4]1此后,中央先后于1950年7月22日发布了《中央关于庆祝八一挂领袖像的规定》、1956年6月25日发布了《中央关于挂像问题的通知》。领袖肖像的传播是我们党的合法性的表现之一。在人民群众心中,共产党、人民政府、社会主义这些宏大叙事是非常抽象的,而毛主席是具体的,他们通过感受革命领袖的风采进而认同中国共产党。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阶级在政治上翻身解放、在经济上获得土地,他们对共产党和毛泽东普遍有一种感激和崇拜之情,毛泽东肖像也因此广泛进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北京六郎庄老雇农杨友山说:“没有毛主席,咱老杨就没有今天。”[6]在农民心目中,毛泽东肖像不是一个简单的图像,而是给他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那个人。江苏丹阳县1951年春节家家户户挂毛主席像,新华书店6万幅毛主席像被农民抢购一空。从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民在家中悬挂毛泽东肖像已经非常普及。应当指出,广大农民悬挂毛泽东肖像的热情虽然带有个人崇拜色彩,但感恩之情是发自内心的,对于农民阶级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具有积极作用。

2.新年画:“大众化”的艺术“化大众”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在新年画中注入新的内涵,赋予其宣传新时代风尚和规训人民群众的功能,并以政令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将新年画运动推向全国。1949 年10 月,毛泽东对文化部副部长周扬说:“年画是全国老百姓老老少少特别是劳动人民最喜欢的东西,应该引起注意,文化部要发一个开展新年画创作的指示。”[7]文化部贯彻落实毛主席的谈话精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于1949年11月27日在《人民日报》全文刊发。《指示》认为,新年画是教育人民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载体和形式。《指示》对新年画创作的领导机构、宣传内容、创作方法、工作任务和重点以及发行网等作了具体规定。《指示》要求新年画必须广泛“宣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传共同纲领,宣传把革命战争进行到底,宣传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并“应当着重表现劳动人民新的、愉快的斗争的生活和他们英勇健康的形象。”[8]按照这一指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年画的主题主要是歌颂中国共产党和新生政权、歌颂新社会新风尚、对人民进行政治教育。

新年画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新生政权的拥护具象化为对领袖的热爱,通过领袖图像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给人民群众。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以表达人民群众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为政治主题的作品。例如,《毛主席大阅兵》《给毛主席拜年》《人人敬爱毛主席》《毛主席和农民谈话》《劳模会见毛主席》《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等。这些年画作品主题鲜明,热情讴歌领袖,展现领袖与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将领袖的政治权威、个人魅力与道德风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人民群众并影响人民群众。

歌颂新社会、新风尚也是新年画的重要主题。一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恢复国民经济、建设新中国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生活的主题,需要动员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奋斗,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以塑造劳动人民的典型形象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主题的新年画作品。例如,《纺织互助》《群英会上的赵桂兰》《“农忙假”的一天》《劳动换来光荣》《得锦旗》《工农模范北海游园大会》《数他劳动强》《炼铁炉前》《草原上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合作生产收成好》等。这些新年画让人民群众在“劳动幸福与光荣”的感染下,正确认识劳动与新生活,认识到劳动不仅创造个人的幸福生活,也会使国家繁荣昌盛,这样就发挥了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二是宣传新思想新理念。例如《结婚登记》《新中国的女航海员》《女拖拉机手》《妈妈当了劳动模范》等年画,生动地表现了新中国婚姻自主、男女平等的新价值理念。在新年画运动中,通过图像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3.新连环画:“小人书”与大政治。连环画以图叙事、廉价便捷的媒介特性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习近总书记平曾经这样回忆他小时候看“小人书”:“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9]连环画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政治文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连环画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表达,从创作主题、人物形象、叙事模式等方面都赋予了特定的政治意义,成为新中国政治叙事的别样“工具”与“武器”。

反映现实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连环画的主题。连环画的创作题材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革命战争题材,宣传革命精神和英雄人物,如《鸡毛信》《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二是以劳动人民为对象,表现劳动人民经过顽强不屈的反抗和斗争后翻身做主人,如《卢连玉诉苦》《童工》等;三是以新社会为对象,表现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向往,如《一个互助组的成长》《互助组长王秀兰》等。尽管连环画的创作在这一时期受到“左”倾错误影响,但在火热的政治热情推动下,连环画的创作整体上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连环画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一是重塑和凝练民族精神,重新锻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倡导团结奋斗、英勇不屈、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等精神。二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实现社会整合。连环画将零散的个体意识重新排列组合为集体意识,在政治和社会的互动中起到了桥梁的沟通作用,强化了人民群众对国家和集体的认同。三是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连环画通过塑造关于民族的历史和共同的民族希望等共同话语,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从而建构起人民群众的国家认同意识,增强执政合法性。

4.红歌:情感共鸣与政治教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需要发挥意识形态的强大功能,空洞的口号无法达到整合人民群众的效果,有意识的叙事动员、具体而易于传诵的传播手段就显得必不可少。随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转移,红歌在配合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开始发挥和革命战争时期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这一阶段红歌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重要的主题就是歌唱领袖的伟大英明、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人民的幸福感。

这一时期的红歌歌颂社会主义制度。像《翻身农奴把歌唱》《新疆好》等歌曲,表达了各族人民在新社会对美好新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对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愿望;歌曲《社会主义好》则以朴实的语言和直抒胸怀的手法,表达了新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唱出了人民的心声,从而成为激励当时各族人民鼓足干劲、团结一致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时代号角。

这一时期的红歌激励人民群众为建设美好生活和伟大祖国而努力奋斗。像《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当兵为什么光荣》等歌曲,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保卫祖国和捍卫胜利果实的坚强决心;《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为祖国献石油》等歌曲,反映劳动人民建设富强的新中国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坚定信心和豪情壮志;歌舞《歌唱祖国》热情抒发了人民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无比自豪和无限热爱的情感,表现了中华民族热情期盼祖国繁荣昌盛的时代情结。

这一时期的红歌在鼓舞中国人民战胜天灾人祸,克服建设中的挫折和困难,激发建设热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像《我们走在大路上》就是在共和国历经几年的艰险与磨难,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面临极大的困难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歌曲中所展现的中国人民欢快自豪、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大大鼓舞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的斗志,在当时起到了凝聚和团结人心继续奋勇前进的重要作用。

5.电影:政治话语的影像呈现。1948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电影工作给东北局宣传部的指示》,该《指示》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党对电影工作的基本政策。《指示》把电影称为“电影宣传”,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因为阶级社会中的电影宣传,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10]。1949 年 8 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指出“电影艺术具有最广大的群众性与最普遍的宣传效果。必须加强这一事业,以利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社会主义宣传工作”[11]。这些文件为电影工作定下了以意识形态导向为准则的基调。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电影业已经实现国有化并建立了高度计划性的管理制度,保证了电影的政治导向。覆盖城乡的电影放映网的建立,使得电影作为一种宣传人民群众的工具成为可能。电影作品紧跟时代形势,通过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引导观众认识新中国、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制度。

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承担起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新中国的国家认知的特定功能。而这种功能的实现,需要国家向广大国民提供充足的国家体验和民族认同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条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电影成为这些条件的首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故事就发生在国境线上。对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国家建构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边疆问题。新中国理所当然要在人民群众心中灌输明确的疆域意识。而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新中国人民内心对于国家疆域的认知也会发生天然的渴求。影片《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故事触及祖国的边疆,这对于激起刚刚“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的观影欲望,无疑也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6.戏曲: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武器。戏曲是人民群众公共的文化空间和娱乐方式,也是价值传播和道德教化的绝佳载体。戏曲与国家意识形态在精神本质上是相通的,具有契合性[12]。 戏曲既渗透于日常生活又超越日常生活,因而具有意识形态传播功能,将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准则和价值判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对于戏曲的功能定性,明确地体现在1951年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之中,“人民戏曲是以民主精神与爱国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武器”[13]250,“戏曲应以发扬人民新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生产劳动中的英雄主义为首要任务。凡宣传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爱祖国、爱自由、爱劳动、表扬人民正义及其善良性格的戏曲应予以鼓励和推广,反之,凡鼓吹封建奴隶道德、鼓吹野蛮恐怖或猥亵淫毒行为、丑化与侮辱劳动人民的戏曲应加以反对”[13]250-251。

国家意识形态为了兼顾普遍传达和树立权威的效果,往往会将其核心概念进行抽象概括,并形成固定的模式反复进行灌输。党执政初期,国家意识形态则被具体化为社会主义及革命、阶级、国家、人民等相关分支概念。例如,《闯王进京》《陈胜吴广》等历史剧,歌颂的是农民阶级的革命精神;《杜鹃山》《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等现代戏,则是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共产党领导下掀起的农民革命风暴;《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百岁挂帅》《杨门女将》等剧目,这些女英雄模糊了性别界线,都是赞扬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精神”;《海瑞罢官》《卧虎令》等新编历史剧在权力话语规约下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与贯彻,“清官戏”中的海瑞“为民请命”,直接呈现主流意识形态心目中的“人民当家作主”景象。《李双双》《耕耘初记》《战海浪》《柜台》《草原英雄小姐妹》《红管家》等现代戏剧目,让工农兵直接占领舞台,从不同侧面赞美新中国初期火热的现实生活,对比新旧社会的巨变,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条战线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7.服装: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化介体。服装是身体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服饰装裱身体的政治意识功能大大超越它的物理性存在。服饰是构建政治权力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也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借助服装的政治功能与意识形态意蕴,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清除服装理论中的剥削阶级思想,人民的服装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嵌入人民群众服装之中,服装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化的有效介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服装深受苏联的影响,表达出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与追求。广大人民群众抛弃代表资产阶级的西装和封建剥削生活的长袍、旗袍,竞相穿着中山装、列宁装、干部服。这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生活的向往和崇尚革命的社会心理,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们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14]。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等领导人身着新式中山装亮相,给整个新中国带来了服装上的新气象。“这种被西方人称作‘毛装’ 的中山装在新中国流行开来,成为新政权的潜在服制”[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服装追求实用朴素之美,彰显了崇尚劳动观念与新社会制度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党面临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特别是工业化建设需要全体社会成员投入大量的劳动。因此,崇尚劳动是新中国生产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那个年代最光荣的事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服饰以劳动和实用、朴素与方便为鲜明特色,但这并没有掩盖穿着者的革命精神面貌,反而更具有符合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服装特色。

三、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传播的方法论意义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系统总结党执政初期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传播的历史经验,对于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1.党执政初期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传播的历史经验。首先,主流意识形态阐释关照民众日常生活利益诉求。历史证明,离开个体的现实利益,任何目的都无法实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6]一切理论都具有其价值归属,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在《神圣家族》 中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7]对于中国的农民而言,土地是其最大的核心利益。土地革命不仅使中国四亿多农民获得了几千年来渴望的土地,对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造免除了农民阶级中普遍存在的“怕变天”担忧,满足了农民最直接的利益诉求。同时,党和政府开展“诉苦”“诉穷”“挖穷根”,开展“谁养活谁”的讨论等政治活动,激发了农民的阶级观念与国家意识,在感恩与崇敬的情感中,阶级观念与国家意识开始嵌入乡村日常生活。

其次,将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从抽象的理论观念转变为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场景,达到了文字宣传所达不到的认知效果,从而为主流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中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戏曲经过改革,不仅具有艺术表演的娱乐功能,同时还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戏剧审美效应的产生,一般包含情境带入、情感共鸣和行动激发这样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的戏剧特别是现代戏,努力做到戏剧形式的通俗化与戏剧内容的日常化,将抽象晦涩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戏曲表演的情境带入、情节带来的情感共鸣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广泛的政治认同与拥护,从而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

再次,消除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目标宏大性与民众生活化目标具象化之间的隔阂,解决主流意识形态表达抽象性与民众日常生活通俗性之间的矛盾。例如,新年画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将阶级意识与国家观念嵌入群众日常生活。新年画将抽象的阶级概念具象化、典型化。用“工装裤”“沿软帽”来表现工人阶级,用“锄头”“镰刀”等农具代表农民阶级,以“军装”“军帽”代表军人,以“眼镜”“鸭舌帽”代表知识分子。通过典型化图像使“阶级”意识的表达与人民群众内在认知相契合。新年画成为家庭空间中权力转换与意识形态生产的重要媒介。新年画将国家带入私人领域,领袖群众欢聚、国家建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革命圣地、重大庆典等饱含政治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逐渐从公共空间融入私人日常生活空间,促进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认知。

最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注重隐性手段的运用,弥补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宣传偏重灌输性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情境性之间的差距。例如,电影《五朵金花》在国庆十周年之际上映,立即受到观众的空前欢迎,先后在46个国家和地区放映。《五朵金花》之所以成功,总结起来,一是没有出现政治标语,没有反映阶级斗争;二是一改过去严肃庄严的叙事面孔,没有直接歌颂党和毛主席,没有宣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而是采取了轻喜剧的形式;三是在叙事的同时,有机地展现了大理的迷人风光和特色鲜明的歌舞、民俗。《五朵金花》注重隐形手段的运用,表现出了民族团结、劳动光荣、热爱生活、守信诚实、助人为乐等观念和行为,顺应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要求。

2.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构想。第一,整合主流意识形态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把政治性内容的宏大叙事微观化表达,实现理性与感性并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考察时所指出的:“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118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宏大的发展目标用“中国梦”表达出来,以“梦”寓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个体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层层深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这种大众版本的精神旗帜比传统的政治口号式的“宏大叙事”更有传播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第二,整合政治叙事与民间叙事,以民间立场、民间视角、民间形式、民间话语在民间场域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8]“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1]26要将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渗透融合,将理论的宏大叙事与个体的具体经历相结合,将浓厚的理性情怀与清新的生活气息相结合。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时,要以小见大,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善于利用芝麻绿豆般的琐碎小事向人民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11-12将国家与社会的变革生动地融于日常生活之中,使“中国故事”充满民间烟火气息。

第三,整合文字叙事的话语表达与图像叙事的影像表达,整合文字叙事的时间维度与图像叙事的空间维度,更好发挥文艺的宣传教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2]16。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的宣传教育功能给予厚望并作出明确指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2]270“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2]58

第四,整合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文本话语与大众话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民间话语和大众话语贴近生活、喜闻乐见、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有效沟通,克服了文本话语和官方话语的“单向度”逻辑,面向感性直观、丰富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注重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深切关怀。将生态文明理念表述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描述为建设“美丽中国”;用“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掉队”来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做到人口全覆盖。这样的话语不仅集中表达大众思想、共同心理和社会情绪,而且还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话语场域和话语能量,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接受性。

第五,整合线下宣传和线上宣传,创新宣传手段,加快融媒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手段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1]31在媒体融合时代,图像叙事和文字叙事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筑起媒体融合时代的主流叙事模式。“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叙事方面就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特征。该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要闻、时政综合、重要发布等图文并茂的媒体资源,还特别提供了“视频学习”栏目作为重要的视频资源平台。抖音在短短几年成为短视频之王。党和政府要主动占领抖音阵地,打造官方抖音品牌,将其建设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平台。当前,一些官方抖音号借爆款视频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抖”出正能量,成为有力度、有温度的宣传思想工作新载体。这是应大力倡导的。例如,通过抖音等平台进行正面的民族文化和信息的传播,潜移默化地将民族团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观念根植于全国人民心中[19]。

猜你喜欢

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始终将群众感受放在首位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进化了的吃瓜群众
畅通“最后一公里” 解决群众出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