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
——沈志华教授访谈

2021-04-17沈志华

俄罗斯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斯大林苏联体系

沈志华 张 昕

【内容提要】战时后期和战后初期,美国内部的右倾变化主要是美国政治的自然走向,但苏联的一些做法加速了这个过程。苏联的外交言行不仅没有阻止美国国内对其不利的势头,反而刺激了美国右翼兴起。苏联拒绝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拒绝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给整个战后国际秩序造成缺憾。冷战起源不只是安全问题,虽然表面上看是安全问题,但恰恰是安全问题使得美苏走到了一起,并在一个体系内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经济问题其实是冷战起源最根本的问题,经济上不能走在一起,为冷战奠定了基础。1947 年底,苏联先提出了两个阵营,这是政治上的主张;1952 年又提出两个平行市场,这就是经济上的设计。苏联在政治和经济政策方面形成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而对立的基础是经济的切割。切割导致苏联后来错失战后发展机会。纵观苏联历史,苏联先后错失了三次改革的机会,为苏联解体埋下了根源。

张 昕:能否请您先介绍一下您美苏经济关系系列研究的总体安排?

沈志华:最近,我的研究主题是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研究的顺序是依次讨论:美国对苏联的租借援助问题——这是战时美苏经济关系的核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苏联的关系——苏联迈出了与世界经济切割的第一步;美国对苏联的贷款问题——这是美国对苏联第一次使用“经济杠杆”;然后是美苏在战后赔偿问题上的分歧和争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和苏联的反应,苏联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情况,美国对苏联实行的经济封锁,以及苏联召开莫斯科世界经济会议作为回应;最后是斯大林的两个平行世界市场的理论,即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的、对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思考和主张。

张 昕:您考虑从事这一系列研究是因为新近有合适的材料出现,还是有一个中长期的规划?

沈志华:关于这一研究主题,如果从战后苏联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的角度讲,我已经思考了20 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爆发冷战:究竟是苏联的原因,还是美国的原因?双方原本亲密合作,为何战后短短两年就陷入了冷战?再有,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领导社会主义阵营,为什么不到半个世纪便败下阵来,甚至竟然自我解体?纵观战后国际秩序,其实是在两个系统中运转,相当于两个车轮子带动这个世界的发展,一个是安全,一个是经济。以往我们对冷战起源的研究忽略了经济因素,至少是重视不够。近年来中美贸易冲突和中美关系全面恶化,促使我对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一、美苏关系变化中的美国因素

张 昕:历史与现实对照起来看,十分有意义。

沈志华:这对我刺激很大:为什么中美会走到这个地步呢,历史怎么会出现惊人的相似?这个系列的一篇论文讨论过斯大林如何掉进“修昔底德陷阱”。①参见沈志华、余伟民:“斯大林是怎样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战后苏美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路径和原因”,《俄罗斯研究》,2019 年第1 期,第3-20 页。过去我一直认为在逻辑上说不通,美苏实力差距如此之大,苏联为何要挑战美国?好像斯大林太不自量力。在阅读大量新材料后,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斯大林没有试图去挑战美国!然而,为什么美国一直认为是苏联发起了挑战呢?这也是今天中美遇到的问题。我觉得历史存在惊人的相似。

张 昕:您说的是美苏双方的主观判断发生了错位?

沈志华:通过最近的研究,我发现冷战格局的形成,主要还是美国政策的结果。比较美国和苏联,最主要的、最主动的、有驱动力的其实是美国。先抛开苏联的因素,单就美国而言,战争后期美国国内政治的自然趋势是右翼抬头。美国的政治是多元政治、两党竞争,在二战行将结束时罗斯福赢得连任,纯粹是因为战争的缘故,当然他在战争期间展现了很高的能力和威望。事实上,美国政治在二战末期开始发生变化,即便罗斯福自己也在调整政策。罗斯福在政治舞台上是典型的美国左翼,亲苏亲共,并且吸收了很多社会主义的理念。但是,他在1944 年第四次竞选总统时开始向右转,因为他清楚,在美国选举政治下,如果不迎合群众和舆论,便会落选。因此,罗斯福在第四次竞选时,选择杜鲁门作为副总统候选人搭档参选,而杜鲁门是民主党右翼的代表。罗斯福去世后,杜鲁门继任总统,美国国内的右翼势力崛起了。

美国内部的变化是美国政治的自然走向,其实跟苏联无关。然而,苏联的一些做法加速了这个过程。苏联的一些行为不仅没有阻止美国国内对其不利的势头,反而刺激了美国的右翼。例如,波兰问题、美国空军基地问题、军事情报交换问题、伯尔尼事件等。

斯大林在很多情况下习惯于罗斯福的让步,罗斯福对斯大林确实非常“宽容”,比如贷款、赔偿、租借等问题,都是由罗斯福主动提出的,或者做出了重大让步。

张 昕:是否可以认为罗斯福大多数时间没有把苏联当成直接的对手,所以才会对斯大林、对苏联这么“宽容”?

沈志华:对,罗斯福的基本观点就是:世界上能够冷静地,而且有能力处理国际事务的,也就两个国家,即美国和苏联。所以他对苏联有一个理想化的认知。美国在1929-1933 年陷入危机,适逢苏联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罗斯福第一个力主承认苏联,他对斯大林特别宽容,比如美国对苏联的战时租借(美国在1941-1945 年间依据《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了总价值约100 亿美元的武器、军事物资、粮食等)是无条件的。包括总统身边工作人员在内的其他政治力量对此都无法接受,而罗斯福的态度是苏联要什么就给什么,不需要理由,也不要求回报。针对其他国家,美国的租借政策是必须说明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以及用在哪里,而且要求回报,比如给英国援助就要求用英国的海外军事基地交换。我正在写的一篇文章标题就是《“无条件援助”:租借与战时美苏经济关系》。

这些“宽容”形成了斯大林对美国的认识——只要有罗斯福在,便没有问题。在波兰问题上、在战后赔偿问题上,罗斯福都支持了斯大林,否定了丘吉尔的意见,使得苏联的意志得以实现。所以,后来波兰的临时政府也是以共产党人居主导地位的卢布林政府为基础的。甚至,罗斯福说服其他国家同意苏联获得100 亿美元的赔偿。罗斯福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认为推行新政以来的美国正在走向社会主义,而苏联正在走向资本主义。

张 昕:就是您研究中所说的“趋同化”?

沈志华:是的。我一直在思考美国为什么一定要把苏联纳入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构想中。美国当然知道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与美国的市场经济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也是学界一直在争论的问题,过去有人说是美国设计的陷阱,后来苏联也认为这是美国准备好的圈套。

张 昕:相当于后面说的“和平演变”?

沈志华:当然也有另一种极端的说法,认为这纯粹是为苏联利益设计的,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设计师怀特是苏联间谍。其实不是这样的。对美国的政治我们还是太缺乏了解,总体来看它是多元的,允许不同的言论存在。罗斯福、摩根索(财政部长)、怀特的“亲苏联”,来源于他们对苏联的认识,他们认为美国的经济制度和苏联的经济制度正在融合,而且有一种“趋同”的发展趋势,所以有可能在战后建立一个统一的世界体系。

而对于苏联来说,我认为斯大林有两个考虑:一是为了苏联的安全,二是为了苏联的发展,但是他更注重安全,因为这直接关乎国家生存问题。为什么爆发战争,以后还会不会爆发战争,战争会不会给苏联带来新一轮的灾难?这当然是一个领导人、政治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斯大林想通过空间换取时间,维护苏联的安全。他第一次见丘吉尔和第一次见罗斯福,提的问题都是怎么保障苏联的安全。斯大林要求战前被苏联占领的领土都归苏联,尽管罗斯福与斯大林的观念存在本质区别,但是罗斯福最后都同意了。对于苏联与英国达成按照百分比分配巴尔干国家的协定①1944 年10 月,丘吉尔与斯大林就苏联和西方国家在战后巴尔干的地位问题上,达成所谓的“百分比交易”。,罗斯福也同意了,因为他清楚,不这样,苏联就没有安全感,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安全感世界就不得安宁。但是,罗斯福也提出了对应的条件,即苏联可以控制很多苏联红军解放的东欧国家,但是不能复制苏联的一党制,斯大林答应了这一条件。这样的安排满足了苏联最基本的要求,苏联也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大国在安全问题上没有根本的冲突。除了地缘政治上的基本诉求外,罗斯福的观念,虽然不是传统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势力范围,但其实也是要求大国分工负责的,即“四大警察”概念:美国管美洲、苏联管东欧、英国管西欧、中国管亚洲,只要这“四大警察”把自己的地盘管好了,这个世界就安宁了。如何保证“四大警察”之间不出现矛盾和分歧呢,这就依靠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

除了满足了苏联的地缘政治、地理安全上的需求以外,美国还创建了联合国安理会作为安全机制,并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安理会必须采取“一票否决”的基本原则。如果涉及苏联的利益,苏联通过使用一票否决避免在安理会内“一对多”的不利局面。罗斯福同意了苏联的要求。于是,美苏共同建立了战后秩序的游戏规则,他们吸取了国联的教训。联合国维和部队原来就是罗斯福说的“警察部队”,从而保障联合国决议有执行力。在此问题上,斯大林是成功的,争取到了苏联想要的一切,所以这个安全轮子正常运转起来了。

但是,经济这个轮子则不然。罗斯福为了实现他的设想,给苏联创造了很多有利的条件。我们首先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三个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尽管世界贸易组织当时没有成立,但《关贸总协定》基本替代世界贸易组织),构成了经济领域的“三位一体”。美国希望利用这个“三位一体”构建战后经济秩序,制定大家共同遵守的经济规则。美国设计布雷顿森林体系,首先针对的不是苏联而是英国。大英帝国搞贸易歧视政策,而美国希望全世界要统一、普遍、自由、公开,所以美国实际上面临的首要对手是英国。英国人想方设法要保留大英帝国原来的优势,但是实在没办法,实力不如人,说话就没有底气,一步一步退,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英国提出凯恩斯方案,美国提出怀特方案,尽管凯恩斯享有崇高的声望和地位,最后还是怀特方案胜出了。

美国和苏联原来不在一个经济体系内,如果要拉苏联到同一个体系当中,美国就要针对苏联改变游戏规则。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美国给苏联设计的方案,是试图将一个计划经济国家逐步改造、改革并转变到市场经济。各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取决于份额,根据美国财政部原来的计算公式,苏联的份额因其经济实力单薄而排在世界末端。但是,罗斯福要求,不管财政部如何计算,都必须把苏联排在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英)。罗斯福的想法是,苏联作为一个政治大国,需要给予其经济大国的地位。这就完全打破了美国原来设想的以经济指标衡量的公平原则。美国财政部的官员自己都表示,这样做完全是出于政治考虑。

原本苏联认为不需要加入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美国搞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与苏联无关。苏联的汇率由国家控制,对外贸易也实行垄断管理,不会出现危机。后来他们考虑,作为一个政治大国,在经济上也需发挥相应的作用。只要没有大的风险,又能得到经济实惠(比如低息贷款),苏联也可以参加这个经济体系。所以,1944 年7 月苏联出席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也签署了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最后文件。

二、两个平行市场的建立与冷战的经济根源

张 昕:按照我的理解,您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文章中基本的结论之一是,美国想把苏联的体系纳入自己设计的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甚至在很多具体条件、细节上考虑了苏联和美国希望推进的体系之间的差别。美国的整个制度设计是将两套体系融合在一起。但是,这两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什么地方?您刚才提到,一个差异是苏联的计划经济、国家主导、国家垄断,但是,阅读您论文中提供的历史证据,我发现对如何将苏联纳入,美国有很大一部分的考虑跟计划经济、国家垄断本身没有关系,只是因为苏联在战后相对的政治地位,美国才考虑有必要将其融合到美国的体系中。比如,您刚才提到的份额权重的确定问题,似乎权重指标的设定与“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这个维度并不相关,而关乎美国界定和处理苏联的地位。当时苏联的经济实力有限,但是美国又要考虑苏联的政治大国地位,美国由此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考虑、甚至让步。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是:美国、苏联之间的体制差别究竟哪一些是本质上的,导致美国试图把对方融进来,但是最后没有成功?或者说,苏联本身不愿意融进来,是因为一旦被融进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则最核心的东西要被改造,这是苏联无法接受的?

沈志华:美国基本的出发点是什么?现代经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因为分工越来越细,就造成了世界贸易的必然趋势,没有贸易就没有生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自我封闭、自给自足,技术、原料产地、交通地理,当世界连成一片之后,经济联系起来了就是世界贸易。本质上讲,美国的设计是从世界贸易体系的角度出发的。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的封闭体系,尽管美国暂时没有试图改变苏联的生产机制,但是,一旦苏联融入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因为世界贸易、跨国投资、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必然引起内部机制的改变。

然而,过渡和转变面临很多具体的障碍。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很多国家实行战时经济体制,其特点是国家干预程度高和计划经济。即便是美国,也采取了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国家对汇率也有较多控制。因此,对所有国家而言,由战争时期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和平时期的经济秩序都需要一个过渡期,这不仅仅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怀特方案设置的过渡期就是第十四条,叫过渡期条款,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苏联的核心问题就在这里。

张 昕:苏联不愿意接受过渡期条款?

沈志华:不是,不是苏联不愿意接受最后的过渡。苏联财政部、国家银行、外贸部都认可美国的方案,因为他们认为可行且没有什么风险。所以,问题在于美国给予苏联如此优厚的条件,而为什么苏联最后不接受呢?现在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比较多,所谓的有风险、设计陷害,这都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我认为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贷款问题,美国和苏联在给予贷款的条件上存在分歧。这确实是苏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斯大林认为,给不给贷款可以检验美国对苏联的诚意,如果美国不提供贷款,则证明根本没有诚意。这恐怕是苏联领导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美国提供贷款固然有政治上的考虑,但是也必须依照法律争得国会批准,而且租借只能用于战争,无法向贷款自然过渡。而苏联认为,贷款只是延续战时的租借法案,罗斯福凭借强大的政治威望就能说服国会批准苏联的租借要求,而在他去世后租借便无法延续了。其实,在欧洲战事结束时,美国就有意停止租借,不过战争在亚洲尚未结束,所以又延续了几个月。贷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总体来讲,这时美国国内的政治发生了变化,导致对苏联越来越不信任。贷款问题既有政治因素,也有法律因素。斯大林过于看重政治因素,他认为只有美国向苏联贷款才能证明美国的诚意,而如果美国不提供贷款,则背后可能有美国的盘算,所以斯大林突然叫停苏联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谈判。

张 昕:您的研究是否能回答,这种判断基本上是由斯大林等苏联高层领导做出,而制定具体政策的人员的观点与斯大林存在差别?

沈志华:我现在没有证据,但是从苏联决策程序和过程看,这些都是莫洛托夫同意的,并由莫洛托夫向斯大林汇报,结果被苏联最高领导人否决。目前还没有扎实的证据,但从苏联档案看都是这样:苏联外贸部处理事情时,它替苏联中央起草决议,并附在报告后面,一般来讲都是底下已经沟通好了的。所以,苏联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议应该是跟莫洛托夫商量好了的。所以,我推断这是斯大林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没有证据。他的很多言论能够反映他的思想,核心问题是斯大林对苏联经济体制的认知有误区。

张 昕:您认为斯大林的主要误区是过于自信,对关起门来在自己的体系里面自我循环有充分的信心?

沈志华:对,斯大林1946 年2 月9 日的讲话、战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国家计划委员会沃兹涅先斯基的报告都有所体现。①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沃兹涅先斯基(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Вознесенский),苏联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人物,在1938-1941 年、1942-1948 年先后两次担任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苏联的误区在于,它认为自己的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资本主义遇到的那些周期性危机问题在苏联不会出现,西方国家想方设法设计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措施,而苏联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斯大林1946 年2 月9 日的讲话提到,苏联战胜法西斯,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是因为苏联的制度优越。最大的误区在哪儿呢?斯大林看到的都是苏联制度的优点,因为这个制度最适合特殊时期,最适合战争时期,而且在短期内很见效。但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与西方的帮助、新经济政策的租让制都有关系。斯大林自己都承认,苏联在战后恢复工业基础时期实际上获取了西方技术。6800 名西方科学家来到苏联,包括苏联最大的钢铁、电机工厂在内的大型企业都是美国企业的翻版。实际上,斯大林没有看到,只有纳入世界经济体系,苏联经济才能真正发展起来。他只看到西方的“大萧条”“大衰落”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所以他认为苏联的体制好,他没有苏联这个体制应该变革的迫切感。

张 昕:但是,苏联领导人好像也没有产生出另外一种动力:为什么苏联总是要考虑是不是被融入,或以某种方式参与另外一个体系,而不是通过自立一套体系把对方吸收进来、融合进来加以改造?这样做的想法从来没有进入过苏联领导人的议程?

沈志华:没有。斯大林此前没有研究经济问题。我通读斯大林的著作,发现斯大林真是在战后才开始研究经济问题,直到去世前写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其实,他是从马歇尔计划以后才开始找人讨论经济问题。但是他确实不懂经济,没有意识到苏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不占优势:二战前,苏联的贸易量仅占全世界贸易总量的1.3%。

张 昕:国际贸易一直不是苏联的强项,现在俄罗斯也是这样。

沈志华:现在没有世界贸易就没有经济发展,因为金融、投资都融在其中,国家越发展,越显示出世界贸易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产品更新、技术更新,都需要通过世界贸易形成。苏联领导人没有看到这个规律,只有一个人看到了,就是瓦尔加。我仔细读了瓦尔加在20 世纪40 年代写的书。①指瓦尔加在1946 年出版的专著:Изменения в экономике капитализма в итоге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变化》。叶甫根尼·萨穆伊洛维奇·瓦尔加(Евгений Самуилович Варга),曾担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其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研究尤其有影响。他首先看到了战后的资本主义可能发生变化,不同于《资本论》所描述的样子。其次,瓦尔加主张苏联应该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的经济大潮,将来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但是苏联领导人、特别是斯大林,没有看到这样做的必要性。

苏联领导人原本没有在经济领域和世界交往的经验。通过阅读苏联档案,我发现,涉及联合国的问题都是由斯大林批示的,但是,关于世界经济他没有作过一条批示,全部交给莫洛托夫处理。莫洛托夫同样不懂世界经济,但是他作为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必须拿出意见。另外,斯大林自我感觉非常好,认为苏联可以自给自足。所以,苏联先是拒绝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后来又拒绝加入马歇尔计划,就这样一步步与世界经济脱钩了。

张 昕:如果说斯大林早期确实对世界经济不了解、不熟悉,对苏联制度内部自我循环也很自信,但是,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了分工体系,也就是说苏联体系是有自己的跨国经济分工合作维度的,不知道您的研究是否涉及这个层面?

沈志华:我后面有一个经互会的研究议题。我看材料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经互会在斯大林时代没有任何活动,甚至没有章程,为什么会这样?斯大林不懂世界经济,美国既然组织起来马歇尔计划,作为回应,他认为苏联也有必要建立经济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从1947 年到1952 年,斯大林开始思考经济问题。在此之前他主要考虑安全问题,然而在“冷战”形成后,他考虑的主要是经济问题,安全问题反而放松了。苏联不能对美国构成威胁,斯大林也不认为美国将进攻苏联,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弱点是经济,但是他思路走偏,试图打造一个自循环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提出的口号就是两个平行市场。

但是,苏联面临的问题是,在自己这个世界市场中,要通过计划安排生产和交换,还是通过市场自发形成生产和交换?苏联领导人不知道答案,也缺乏经验。所以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经互会成立了,却一直没有活动,没有规则。经互会的章程直到1962 年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才制定出来,结果还是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按照苏联的计划安排各国的生产和贸易。实际上,最终的结果是只有计划,没有市场。所谓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并没有真正出现。

三、苏联改革的三次机会

张 昕:经互会确实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阵营体系内分工的基础上。

沈志华:但是,我认为斯大林的整个思路相当于将苏联的计划经济扩大化。我还在研究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冷战”期间东欧的苏联化是怎么形成的,研究苏联如何在东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些东欧国家推行集体农庄制、国营企业。因为按照斯大林的思路,只有完全按苏联模式改造结束,社会主义阵营才可能实现体系内部的分工和贸易。在1949 年经互会刚成立时,没有这个基础,也不可能有。因为东欧的苏联化过程大体上是在1948 年下半年到1952 年上半年完成的,就是苏共十九大前后完成的,在这三年间,整个苏联的政治、经济、社会体系向东欧移植。只有对东欧国家整个国家支柱的改造完成后,才可以推行经互会这样的体系,斯大林就是在1952 年10月份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

我为什么说苏联不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错失良机”,并且在文章中用了这样的标题呢?①沈志华:“错失良机:苏联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二)”,《冷战国际史研究》杂志待刊稿。这就涉及“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其中有很多具体原因,比如戈尔巴乔夫无能、苏联经济战略错误等等。2015 年底我去莫斯科见到戈尔巴乔夫,我向他提问,为什么苏联的改革失败了,为什么中国的改革成功了。戈尔巴乔夫表示自己没有邓小平聪明,中国的改革是把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获得民众的支持,而苏联没有做到。我认为戈尔巴乔夫一语中的,苏联改革起步出现偏差,采取了快速发展战略,其实进一步加剧了苏联计划经济原有的缺点和错误。苏联没有优先发展轻工业,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此外,苏联还存在民族问题,波罗的海三国等的分离势力也是造成后来动乱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些都不是根本问题,最根本的是苏联制度的问题,美苏竞争了70 年,竞争的就是谁的制度好、谁的制度有活力、谁的制度有创造力。

从比较长的历史时段来看,苏联的经济体制在短时期内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它经不起长时间和平环境的考验,所以,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衰落,再加上中苏分裂、阿富汗战争等其他因素,造成苏联的支出大量增长,但是说到底还是苏联创造的源泉不够。在同一时期,美国也经历了很多危机和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同样极大地消耗了美国的国力。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揭露、想创造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一种新的经济体制,这些论述都有历史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但是任何一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需要与时俱进,都要随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地变革和调整,这个制度才会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也在演进,我们现在看到的资本主义模式跟《资本论》批判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资本主义还一样吗?两者显然存在巨大差异,所以资本主义至今仍有活力。而苏联体制一成不变,从它建立到灭亡,未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最终导致体制的僵化。

从苏联历史来看,苏联有三次机会可以调整体制,其中最好的一次就是战后有机会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一次机会出现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新经济政策成效明显。当时苏维埃政权已经濒临崩溃的绝境,13 个省爆发农民起义,喀琅施塔得水兵发动叛乱。其实,喀琅施塔得水兵就是十月革命的主力部队,他们发动叛乱表明布尔什维克政权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所以,列宁当机立断,实施新经济政策,放弃原来的军事共产主义。后来出于意识形态和党内斗争的原因,斯大林放弃了新经济政策。我研究列宁晚年的著作,发现列宁刚开始提出新经济政策的时候是将其作为一种策略,他说退一步进两步,就是现在我退却,将来我要大踏步前进,而现在没办法,我们必须让步,不然这个政权生存不下去。但是,到1923、1924 年时,列宁发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和原来设想的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苏联的资本主义不是发展太快,而是发展得太慢,所以可能要“补课”。他说的“补课”的意思是,在我们掌握政权的条件下发展一段资本主义,他将其称为“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国家下的资本主义。所以他在1923 年的时候说,也许我们对整个社会主义的看法都要发生变化,可惜他就写了这么几句,因为他那时候已经病重没有展开。历史就这样改变了,这段时期很快就过去,斯大林很快就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其实斯大林没有看到,因为实施了短短几年的新经济政策和租让制,苏联与世界经济初步接轨,美国的红色大资本家带头前往苏联。苏联的经济复苏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都离不开世界贸易的环境。

第三次机会是在赫鲁晓夫时期,但却最不具备条件,赫鲁晓夫有心无力。赫鲁晓夫看到了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到1953 年斯大林去世的时候,苏联的住房与食品供应不足,苏联领导人对居民生活的窘困一清二楚,所以,苏共二十大提出了“新方针”。但是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没有认识到苏联的体制应该发生变化,他只是在原有体制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些新的因素,比如利润、奖金等市场因素。再就是,美国已经把你看成了主要的敌人,这个时候外部和内部条件都不具备,1964 年赫鲁晓夫下台后利别尔曼计划也没有实行下去,柯西金的改革很快就偃旗息鼓了。①叶夫谢伊·格里戈里耶维奇·利别尔曼(Евсе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Либерман)是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和苏联1965 年经济改革的主要倡导者。1962 年9 月9 日,利别尔曼在苏联《真理报》上发表《计划·利润·奖金》,对苏联经济改革提出建议,其核心思想是使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之上,鼓励企业挖掘生产潜力。

二战后斯大林面临的这次机会、也就是苏联大改革的第二次机会的客观条件最充分。在外部环境方面,在罗斯福的推动下美国财政部提出来给苏联100 亿美元贷款,这是空前的优厚条件。但是苏联没有利用好对自己有利的外部环境,反而刺激了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在苏联国内,无论民众、基层干部、还是知识分子,对二战后的苏联都表现出非常奇特的矛盾态度。一方面,斯大林和党的威望极高,以至于人们忘却了“大清洗”和“大饥荒”。斯大林自己也讲过胜利者不受审判,胜利都归功于斯大林和党。这些都是苏联档案里面当时有海量的调查报告,现在都已经结册出版,反映在具体车间、具体省的一份一份报告中。另一方面,苏联民众又对这个制度极为不满,体现在农民抱怨集体农庄制度不能满足温饱的需求。事实上,卫国战争期间很多苏联农民依附于德国,就是因为对这个制度不满。

另外,大量苏联军队到了东欧后发现,一个战败的资本主义小国生活水平高于他们这个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大国,甚至高出很多。他们普遍质疑,20 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结果是什么,我们的生活水平为什么仍然较低。人心思变就是战后苏联社会的集体诉求,给苏联党和决策者提出变革的要求,成为苏联体制改革的社会基础。所以说,在二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改革的内外条件都具备了,而且斯大林个人的威望也在那里——这也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但核心的问题恰恰就是斯大林自己没有这种感觉,他反而担心受西方的负面影响。在战争期间苏联和美国的文化交流频繁,美国的电影、报纸、可口可乐进入苏联,但是战后苏联开始设置限制。我看过一个档案,美国曾向苏联询问,我们那么多的报纸怎么在市面上都看不到?其实苏联进口了美国报纸,但又封锁报纸销售,不允许民众看到,实际上苏联很害怕在西方的影响下苏联民众产生对制度的不满,日丹诺夫主义就是这么提出来的。斯大林的讲话也有这个意思,他强调我们的制度是最好的,就是希望告诉民众不要相信西方的宣传,而要相信苏联的制度还是最好的。

苏联失去了这次最好的改革机会,问题的关键是领导人意识欠缺,然而苏联党内确实存在质疑。如果没有爆发“冷战”,苏联原准备在1947 年召开联共(布)十九大。在其纲领中,有一些说法类似于苏共二十大,包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轻工业、农业的发展等。但是,后来苏联放弃了这份纲领,虽然只是一个草稿,却保留在苏联档案里。只有党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共识,才可能起草这样的文件,这说明战后苏联党内至少部分地认识到必须改变苏联的经济体制。最后归结到一个问题:到底是“冷战”制约了苏联有可能发生的改革,还是苏联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冷战”。

张 昕:您倾向哪一种看法呢?

沈志华:这个过程是融合在一起的,互相促进。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回到最开始谈到的问题,如果从“冷战”整个形成的过程来看,其实比较主动的、比较有驱动力的是美国,美国内部政治变化造成美国对苏联的态度转变。但是,苏联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确实给美国右翼提供了把柄。斯大林过分注重安全问题,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引起美国反感的主要是东欧的问题,具体反映在波兰临时政府问题和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的选举上。斯大林先是答应不试图建立一党制,他也确实这样做了,除了共产党,还鼓励农民党、民主党等等各党的成立,并举行选举。甚至在匈牙利选举时,共产党第一次没有拿到多数。斯大林的问题在哪儿呢?他还是想让苏联扶持的共产党来主政,但是他又不太懂得选举,因为苏联的选举从来就是一种命令,不是真正自由的选举,所以他不懂如何赢得真正的多党选举。于是,苏联做了很多的手脚,正因为如此,斯大林拒绝西方记者入境,引起西方国家很大的猜疑和不满。现有档案也证实苏联为了操纵选举采取了篡改选票、秘密抓捕反对党的候选人等手段。实际上,苏联的军队一直驻守东欧,即便苏联给予东欧选举自由,东欧国家对苏联的态度也不会有明显变化。

斯大林唯我独尊,这是引起西方不满的最主要因素:苏联越不让记者去,西方舆论反应越大,对苏联的怀疑越深,自然会影响美国、美国国会对苏联的政策。美国以东欧国家的自由选举作为向苏联提供贷款的条件。但是,斯大林认为自由选举与贷款是两码事,并且斯大林说,苏联没有干涉美国的选举,也没有派苏联记者监督美洲国家选举,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派记者来监督东欧国家的选举?斯大林没有西方自由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讲,双方的思想不对称。

苏联确实没有危害过美国的利益,那么,美国为什么对苏联步步紧逼呢?上面提到的“不对称”是意识形态的差异和相互猜疑造成的,由此双方开始从恶意的方面解读对方的意图。比如,苏联认为美国不提供贷款是有意针对苏联,美国认为苏联操纵选举就是要建立专制。

再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也涉及意识形态问题。到1946 年初的时候,美国对苏联的政策左右摇摆,罗斯福虽然已经去世,但是原有班底中的财政部长、国防部长都是亲苏的,与此同时,美国右翼势力正在抬升。如果当时苏联意识到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政策,释放一些善意的信号,维护美国的亲苏势力,这样对苏联有利,美国也不会越来越强硬。就在这个时候,斯大林在1946 年2 月9 日的讲话引起轩然大波,归纳起来,他有两个主要判断: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说明苏联社会主义是最好的制度,比其他的制度优越,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其次,帝国主义仍然存在,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论断没有过时,所以我们要准备战斗。

其实,斯大林这次讲话是面向苏联民众说的,他希望苏联国民不要受西方的影响,应该警惕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要相信苏联制度是最好的。但是,制度优越性和准备战争的论述使得美国警惕,与此同时,苏联反对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猜疑:美国担忧的是苏联拒绝了优厚条件是否意味着苏联决心走另一条路。

就在美国心有疑虑的时候,斯大林发表的这一番讲话,是对美国形成“遏制”政策和“冷战”政策的极大推力,直接表现为乔治·凯南的长电报。美国真正懂苏联问题的专家不多,凯南算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位,所以凯南的电报特别受重视。凯南电报的结论是:苏联会持续扩张,苏联战时的所作所为是将东欧据为己有,而且苏联还将继续扩张,因为俄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征服扩张史,世界革命的使命同样要求苏联向外扩张;所以,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历史传统上讲,斯大林的下一步一定是扩张,美国的对策只能是遏制、围堵,这就是遏制政策的起源。

凯南的电报在美国国内争相传阅,从白宫到国会山,推动美国领导人调整对苏联的认知。从1946 年3 月初开始,美国迅速形成一种对苏联特别不利的、敌对的政策,这个政策又恰恰被苏联的行为验证。当时发生的伊朗危机和土耳其危机,也验证了凯南的判断。过去的研究将很多历史事件都拿来作为苏联扩张的论证,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其实苏联不是出于领土扩张的目的,它的外交目标其实很有限。苏联向伊朗和土耳其均提出了领土要求,但是苏联本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领土。苏联在伊朗的要求只是伊朗北部油田产出的石油对苏联专卖,因为伊朗不答应,苏联便支持库尔德自治,组建民主党,怂恿伊朗内部搞分裂。土耳其问题本来只是海峡通航的问题,苏联认为土耳其跟英国过从甚密,担心土耳其可能封闭海峡,于是要求土耳其提供一个军事基地由土耳其和苏联共同控制。但在土耳其看来,苏联的要求就是干涉主权,土耳其自然不答应,于是苏联又提出了领土问题。实际上,利用领土问题是苏联的一种外交手段,但是,一旦事情闹到联合国,其他国家就认为苏联试图扩张。

苏联在对自身非常不利的环境下,采取了一种夸张的外交行为,引起了整个世界的疑虑,不仅是美国,欧洲也担忧苏联的扩张。表面上看,苏联张牙舞爪,但苏联档案显示当时苏联其实没有做任何军事准备,苏联说大话恐吓,恶化了自身的国际形象,背上了持续扩张的恶名。苏联不知道形势其实已经对它很不利,美国正在策划针对苏联的政策。1946 年初到1947 年中发生的这几起国际事件,使苏联的国际形象变得非常之差。所以,之后希腊危机发生时,西方自然就赖在苏联头上,其实这事儿跟苏联一点关系都没有。

研究发现,希腊内战完全是由希腊共产党引起的,苏联是不同意希腊共产党的做法的,但出于革命的需要苏联又不好直接反对。希腊是英国控制的势力范围,而军费不足的英国自认为挡不住苏联的扩张,于是请求美国援助,这样,杜鲁门主义就出台了,美国开始大规模援助欧洲。之所以美国接受英国的请求,是因为丘吉尔给美国描绘了一幅很可怕的图景:如果美国袖手旁观,那么英国将撤退,而如果英国撤退了,希腊共产党将获得政权,将导致整个巴尔干半岛被苏联掌控,最终将威胁西欧。杜鲁门利用丘吉尔的逻辑说服国会,向希腊提供4 亿美元的紧急军事贷款。在这个背景下,马歇尔计划出台了。

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来源于美国担心由希腊内战引发整个西欧的崩溃,最后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按照罗斯福对战后世界的设计,美国管美洲、英国管西欧、苏联管东欧、中国管亚洲。英国现在管不了西欧,请美国来接手,如果美国袖手旁观西欧落入苏联手中,世界的平衡将被打破,所以美国决定干预欧洲的事务。

刚才我们说的两个因素都有,双方的原因都有,既有美国政治的右倾和对苏联的猜疑,苏联的行为也确实造成了美国的猜疑。美国在提出马歇尔计划的时候设计了一个圈套,这是我下一步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美国做任何事情都是要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它明明设计了马歇尔计划是不给苏联贷款的,但是第一个邀请的就是苏联,向苏联提出美国准备给予贷款并邀请苏联代表前往巴黎与英国、法国等国协商。根据最近解密的美国档案,美国内部讨论马歇尔计划时,当然没有准备向苏联提供贷款。此前美国与苏联就贷款问题讨论了三年都没有达成协议,在当时的情况下更不可能给予苏联贷款。但是,美国又想避免背负分裂欧洲的责任,于是美国设计了圈套,让苏联拒绝马歇尔计划,而斯大林最终上当了。

张 昕:您关于苏联没有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文章,很重要的贡献是部分修正了原来对于冷战起源的解释。我想再请您谈谈,您提供的对冷战起源的认识,尤其是有别于现有主流解释的部分,对于我们理解冷战的进展和结束有什么意义吗?如果按照您的解释来理解冷战的起源,可能会如何修正我们对于冷战终结的方式、或者说苏联解体原因的认识?

沈志华: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从苏联的角度来讲,苏联拒绝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拒绝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使得整个战后国际秩序出现了缺憾。正是因为经济上不能走到一起,冷战的基础就存在了。从现在的角度来讲,如果国家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便不可能彻底决裂。经济问题其实是冷战起源最根本的问题,冷战起源不只是安全问题。虽然表面上看是安全问题,但恰恰安全问题使得美苏走到了一起,并在一个体系内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其实,冷战背后是经济问题,这是我的第一个逻辑。

第二个逻辑,正是因为苏联没有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几十年以后,苏联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距离就拉开了,苏联没有享受到国际贸易带来的世界新技术的交流。苏联的科技基础实力雄厚,核潜艇、航天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问题出在计划经济的弊病,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做任何一件大事,但这不是一个经济平衡发展的模式。短时期看不出来,时间一长就看出来了,这是苏联最初选择的一个战略性错误。

我开头讲苏联与世界经济切割分三步,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没有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步是拒绝马歇尔计划,如果不拒绝的话,苏联还可以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但是苏联主动拒绝了,苏联当时认为没有必要与美国合作。第三步就是苏联提出两个平行世界、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与西方世界彻底决裂。从理论上讲,冷战便再无法回头。

在外交领域,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就是冷战形成的标志,因为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就相当于恢复共产国际。斯大林在1943 年解散共产国际,是因为斯大林当时准备放弃世界革命。原本苏联设计了一个替代性的制度,用社会主义发展替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要推翻旧制度。解散共产国际,说明斯大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形成了与西方和平共处的想法,所以我认为苏联当时有条件进行制度性改革。不过,因为后来的种种变化,苏联在1947 年又走回头路,通过建立共产党情报局重新把共产党组织起来,重新建立自己的世界,与资本主义阵营对抗。

所以,在1947 年底,苏联先提出了两个阵营,这是政治上的主张。1952年又提出两个平行市场,这就是经济上的设计。在整个过程中,苏联的态度是与资本主义阵营对立,而对立的基础其实就是经济的切割。切割造成苏联错失战后发展的有利机会,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认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为时已晚。令人感到意味深长的是,到20 世纪80 年代,随着东欧国家一个个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苏联也提出了申请。最后经历艰难的谈判总算被接受了——当然作为创始国的所有优惠条件都没有了,但是几天后苏联就解体了,所以我说是“错失良机”。

张 昕:您自己作为历史学家,关注点不在当下的问题,但是历史研究对当下问题的观察和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就前文提到的“趋同”而言,我自己也在写类似的文章,论证中美的竞争不是因为两国制度差异在扩大,在某种程度上中美正在相互塑造,呈现出“趋同”的趋势。原本中美是两个不同区位之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有形成分工的可能。现在中美慢慢变成同一个生态位的竞争,好像变得不能共存,与历史上美苏的关系有很多可以观照的地方。

沈志华:40 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红利和发展。现在的中国与40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反观苏联的历史,感触颇深。苏联其实有很好的基础,也有过很好的机会,但是可惜都错过了,始终没有迈出改革的一步。试想一下:如果列宁没有过早去世,新经济政策的道路坚持下去,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起来,如果苏联在二战后能认清历史的大趋势,利用当时国内外的有利条件,开始尝试制度性改革,历史的轨迹就不是现在看到的这样。

张 昕:对我启发非常大,我原本学经济学,在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上投入很大精力,当时只在西方知识体系里面学习,缺少了沈老师您讲的这一块。历史上参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设,尤其是跟苏联介入的相关讨论,包括直接参与谈判的人是怎么思考的,您研究中的这些内容对我启发非常大。同时,对于美国霸权批评比较多的学者可能质疑,您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不管是凯恩斯方案还是怀特方案——的评价是不是过于乐观了?过于直白地接受了英国,尤其是美国自己对于这套规则的解释,比如开放、自由?

沈志华:美国的霸权优势是客观存在的。谁有优势,谁就提出规则,我观察英美的博弈,得出这个结论,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至少它从逻辑上提出了公平,大家遵守同样的规则,当然这个规则对制定者有利,这个也没有办法,规则不是完美,但在当时是最好的设计。

张 昕:接下来需要观察苏联自己组织的体系,尤其是经互会实际上是怎么运转的。因为当时世界上确实已经出现了两个平行世界,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其实是规模相当大的一个区域经济体,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成就,这涉及体系里面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等,关于这一块的研究,对经济史和苏联史来说,可能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沈志华:经互会在斯大林时代其实没有成型,因为苏联和东欧基本的制度没有统一,不可能建立全体系内部的分工交换。苏联和东欧的基本制度在1952 年下半年才开始统一的过程,直到20 世纪60 年代逐渐成形,但那时中苏分裂了,社会主义阵营一下子分成两半。经互会主要是苏联和东欧,而南斯拉夫已经退出经互会,就剩下不多的几个国家。所以经互会到底产生了多大的作用呢?现在俄罗斯人将其称为另外一个世界的一体化,我对后来的材料看得不多,还没有足够的研究,但我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中苏分裂后,社会主义阵营就至少失去了一半的力量。

张 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国际分工是尽可能大,最好是全球统一,一个市场,这个范围的分工效益是最大的,但经互会的实践是被迫在有限的空间和地理条件下进行的跨国经济安排。

沈志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东欧国家都有反苏倾向,我阅读了一些材料后,我的印象是这样的。从1953 年的东柏林事件,到1956年的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再到1968 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只要有机会他们都要反对苏联,那么这种合作有根基吗?所以我觉得这个社会主义平行市场是一个伪命题,这是我的初步判断。当然我们需要深入研究20 世纪60-70 年代的苏联经济,我一个学生在研究经互会,关注到底经互会在起什么作用,是不是像俄罗斯人现在讲的是另一个经济一体化,另一个国际合作的典范。

张 昕:甚至是一个替代性全球化的雏形?

沈志华:对,我觉得有些俄罗斯学者夸大了经互会的作用。纵观东欧和苏联的关系可以看到,现在最反俄的是东欧国家,反而不是曾经的西欧对手。

张 昕:新欧洲反俄更坚定,老欧洲反而态度还缓和一些,比如德、法、意。看来冷战终结并没有把历史上、包括帝国时期的这些恩怨消解掉。最后,再次感谢您接受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和《俄罗斯研究》编辑部的访谈!

猜你喜欢

斯大林苏联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斯大林猝死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