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非公经济助力内蒙古乡村振兴

2021-04-17王雅丽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非公经济非公有制牧区

王雅丽

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历史性任务已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这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全面乡村振兴,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就要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激活农村经济潜力。非公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有制经济相比具有更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对市场的敏感性。在内蒙古乡村振兴进程中,以非公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非公经济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良性互动,既是更好激发乡村活力的必由之路,也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沃土、拓展了空间,必将为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强大动能。

一、非公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挑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以资源为依托、以技术为驱动、以创新为引领、以人才为支撑、以政策为保障,也需要各市场主体为其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潜能。非公经济虽然具有较强的市场活力,但其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既包括外部环境的制约,也包括自身短板的限制。这些因素都导致非公经济难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其最大作用。

(一)外部因素

一是融资成本高。内蒙古地区的非公有制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涉农涉牧企业尤为如此。由于农村牧区的金融体系不健全,可为涉农涉牧项目提供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十分有限,抵押贷款限制条件多、程序繁杂、手续费用高、办理周期长。企业向民间借贷融资,则面临评级标准混乱、抵押认证受限、贷款利率较高、风险难以控制等问题,加大了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难度。二是地区营商环境亟待优化。涉农涉牧项目往往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政府优惠政策有限且落实效果欠佳,难以激发企业投资积极性。一些政府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协调、引导、服务的作用,在政策解读、咨询等方面工作不到位,项目审批、证照办理等环节复杂,办事效率低、工作方式落后,未能建立良好的政商关系。

(二)内部因素

非公有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处于产业链和供应链低端,竞争力较弱,这种“小、低、弱、散”的特点,导致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在人才技术、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一是缺乏人才,管理水平较低。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匮乏,且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导致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较低,发展规划缺少长远性和前瞻性,难以抓住政策机遇。普通技术人员和工人同样供不应求,由于农村牧区劳动力外出打工者居多,留守的妇女和老人则普遍不具备产业工人的劳动技能,造成农村牧区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二是难于创新,竞争力不足。内蒙古地区的非公经济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科技金融等领域鲜有涉足。对于非公有制企业而言,创新成本过高,任何技术的革新都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需要有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作为支撑,同时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大多数非公企业自身规模较小、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生命周期较短,多存在着保守经营、小富即安的思想,缺少创新能力和动力,常处于产业链供应链低端,在行业中竞争力不足。

二、非公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内蒙古地区的乡村振兴任务十分艰巨,不仅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更要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新路子,守护好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因此,政府要引导非公经济主体合理有序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为内蒙古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完善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一是推动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协调好非公有制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支持力度。对于乡村振兴中的重点产业项目,如农产品加工、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等相关项目,可适当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降低贷款利率等,减轻企业融资负担。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涉农涉牧项目,规范农村牧区金融服务组织。二是提升农村牧区金融服务科技水平。充分发挥“科技+金融”的作用,加强数据平台建设,拓展金融业务覆盖面,提高农牧民和企业申办业务的效率,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尤其要重视农牧业保险产品的开发,降低涉农涉牧企业经营风险。

强化政策保障,增强企业信心。一是做好产业规划、强化政策引导。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做好乡村振兴产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政策导向,鼓励、引导非公经济参与乡村振兴项目,给予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保障。同时,要打破农村牧区生产要素流动壁垒,加快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尤其要促进土地流转、灵活入市,为非公经济进入农村牧区市场开辟道路。在政府引导下,由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共同制定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特别是新基建的投入,提高农村牧区数字化网络化程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涉农涉牧企业在农村牧区开发新模式新业态。二是在建立亲清政商关系、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上久久为功。各级政府要多花时间和心思真诚地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加快建设涉农涉牧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政务部门与非公经济主体之间的沟通,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实时了解非公经济主体遇到的难处,切实解决非公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为非公经济参与和服务乡村振兴做好坚实后盾。

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发挥能人作用。一是完善人才保障体系。近年来,农村牧区劳动力外流严重。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把人招回来、引进来、留下来。因此,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及培育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环境,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技术人才等返乡创业。二是发挥能人引领作用。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培育建设,引导他们树立家国情怀、家乡情怀,承担社会责任,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尤其要利用好乡贤人士在农村牧区的道德引领作用。

抓住战略机遇,提高创新能力。一是非公经济要发挥市场灵敏性高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市场机遇,对接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导向,依托乡村资源优势,借助乡村振兴窗口期,做好项目规划,将企业发展规划与国家政策连接起来。二是非公经济要坚持技术引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造智慧农牧业,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农牧业,利用电商平台拓展农牧产品销售渠道。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农村牧区经济潜力。此外,还要重视“小精专特”企业的发展壮大,深耕细分领域,打造专业品牌。

猜你喜欢

非公经济非公有制牧区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改革创新 营造环境 推动鹤壁非公经济发展提升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简述检察机关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
上半年陕西省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52.4%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