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04-17本刊评论员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普及中华文化

本刊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明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根本性作用。以文化认同引领各族群众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不断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不仅是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强基固本工程,而且对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特殊意义。

增强文化认同,需要赓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等丰富内涵。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具有自觉性、召唤性和能动性的内在力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具有持久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可以充分地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进而产生奋发有为、自强拼搏的不竭动力。我们要赓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历史文化内容、共同团结奋斗的经历,内化为整个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集体记忆,形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与心理归宿。

增强文化认同,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共同汇聚形成了多姿多彩、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儿女最深沉的力量。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兼收并蓄、互鉴融通的优秀传统,使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丰富和壮大中华文化,共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增强文化认同,需要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实现文化认同,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就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语言相通是人和人相通的重要环节。沟通需要语言相通,达成共识理解需要语言相通,形成文化认同更要语言相通。我们要不断深化对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重大意义的认识,坚持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坚决有力地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各项工作。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普及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