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2例孕早期NT增厚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及妊娠结局分析

2021-04-17赖玉青邓国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核型三体绒毛

赖玉青,邓国生

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是早孕期胎儿颈后皮肤下液体积聚,超声征象表现为颈后无回声区[1]。目前关于NT增厚的截断值仍存在争议,临床上一般将NT≥2.5 mm或NT≥3.0 mm视为NT增厚[2]。早孕期胎儿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密切相关。目前,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诊断染色体疾病的金标准。本研究通过分析72例NT增厚胎儿的核型,探讨NT增厚与胎儿的染色体异常风险及妊娠结局情况的关联性,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9-01~2020-04在我院优生遗传科就诊的NT增厚(NT≥2.5 mm)胎儿72例,均于妊娠早期经超声检查确诊,并行绒毛染色体核型检测。孕妇年龄21~40岁,孕周11~13+6周。其中单纯性NT增厚54例,NT增厚且合并其他超声特征异常(包括颈部水囊瘤、鼻骨未显示、淋巴水囊瘤、腹部液性暗区、脐膨出、心脏结构异常、全身皮肤水肿、脐带根部稍强回声团、静脉导管血流异常、颈部无回声区、胎儿A波倒置、露脑畸形等)18例。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YX20200306-3),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1.2.1 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 在超声引导下经腹穿刺绒毛10~20 mg,用0.9%无菌NaCl溶液清洗干净后在日本奥林巴斯SZ61双目体视显微镜下挑选出绒毛组织,经手术刀片剁碎,0.25%胰酶消化,并接种于3 ml羊水细胞培养基(广州白云山)的培养瓶中,置37 ℃,5%CO2条件培养(美国Thermo Forma 3111 CO2培养箱)。后经传代、收获细胞和制片,将制好的片分AB线各1~2张,采用德国蔡司AXIO Imager.Z2全自动扫描仪进行扫描,应用Metasystem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常规计数20个细胞,分析5个细胞的核型。

1.2.2 超声测量NT及分组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TOSHIBA APLIO400彩色多普勒彩超诊断仪、PVT-674BT10C3经腹部探头频率3~10 MHz进行测量,测量时胎儿头臀长为45~84 mm,相当于11~13+6孕周。NT测量在正中矢状切面上进行,此切面亦是测量头臀长的标准切面。应尽可能放大图像至只显示胎儿头颈部及上胸部,使测量游标的轻微移动只改变测量结果的0.1 mm。并根据NT的增厚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2.5 mm≤NT<3.5 mm组(30例)、3.5 mm≤NT<4.5 mm组(25例)和NT≥4.5 mm组(17例)。

1.3随访 随访通过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内容:(1)绒毛膜穿刺术后7 d胎儿丢失情况;(2)妊娠结局,包括终止妊娠、继续妊娠情况;(3)分娩时间、方式及分娩孕周;(4)新生儿性别及出生体重;(5)新生儿出生后外观有无畸形及其一般生长发育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染色体核型情况 在72例NT增厚胎儿中,检出染色体异常22例(30.56%)。其中21三体8例(11.11%),18三体5例(6.94%),45,X 4例(5.56%),13三体2例(2.78%),47,XYY 1例(1.39%),平衡易位1例(1.39%),嵌合体1例(1.39%)。

2.2三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比较 检测结果显示,2.5 mm≤NT<3.5 mm组、3.5 mm≤NT<4.5 mm组和NT≥4.5 mm组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分别为16.67%(5/30)、24.00%(6/25)和64.71%(11/1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7,P=0.002)。其中,NT≥4.5 mm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显著高于2.5 mm≤NT<3.5 mm组和3.5 mm≤NT<4.5 mm组(P<0.05),2.5 mm≤NT<3.5 mm组与3.5 mm≤NT<4.5 m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NT增厚特征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联性 54例单纯性NT增厚者中检出染色体异常11例(20.37%),18例NT增厚合并其他超声特征异常者中检出染色体异常11例(6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0,P=0.001)。

2.4妊娠结局 从抽取绒毛1周起随访至胎儿足月分娩。72例NT增厚胎儿,绒毛膜穿刺术后7 d无胎儿丢失。22例终止妊娠,其中因严重致死、致残染色体病终止妊娠16例(包括21三体8例,18三体5例,13三体2例,嵌合体1例),应孕妇及其家属要求选择终止妊娠5例(包括45,X 4例,47,XYY 1例),NT增厚合并颅内结构异常终止妊娠1例。成功分娩50例,其中1例右耳前发现5 mm×5 mm肉芽肿性赘生物,其余均存活,无明显不良预后。

3 讨论

3.1目前在产前诊断染色体疾病的检查中,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本研究72例NT增厚胎儿中检出染色体异常22例(30.56%),以21三体为主(11.11%)。21三体是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提前分离所致。欧阳鲁平等[3]报道的130例胎儿NT增厚病例中,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6.9%(35/130),亦以21三体为主(7.69%)。莫伟英等[4]报道的62例NT增厚胎儿中,21三体检出率达6.45%,说明NT增厚胎儿21三体检出率较高。国外学者[5]的研究显示,NT增厚胎儿中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率达14.2%。因此,在超声软指标中,NT增厚可作为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的强指标[6]。本次研究有22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成功分娩50例,其中1例右耳前发现5 mm×5 mm肉芽肿性赘生物,其余均存活,无明显不良预后。

3.2早孕期胎儿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等密切相关,且NT增厚的程度越大,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越高。本研究结果显示,2.5 mm≤NT<3.5 mm组、3.5 mm≤NT<4.5 mm组和NT≥4.5 mm组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分别为16.67%(5/30)、24.00%(6/25)和64.71%(11/1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7,P=0.002)。其中NT≥4.5 mm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显著高于2.5 mm≤NT<3.5 mm组和3.5 mm≤NT<4.5 mm组(P<0.05),2.5 mm≤NT<3.5 mm组和3.5 mm≤NT<4.5 m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马莹和陈奕[7]的研究结果相似。薛淑雅等[8]的研究报道也提示,NT增厚的程度与染色体异常具有关联。

3.3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性NT增厚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NT增厚合并其他超声特征异常者(20.37% vs 61.11%,P<0.05),提示NT增厚且合并其他超声特征异常时,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更高,这与相关文献[5,8~10]结果相似。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前诊断手段,也是诊断染色体疾病的金标准[11~13],然而其常受到细胞培养成功率、细胞分裂指数及标本质量的影响,且不利于快速诊断,也不能检出染色体片段<5 Mb的微小缺失及微重复[14,15]。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能够检出100 kb以上染色体微小缺失及微重复[8],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不足,这可能会是将来分子遗传技术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孕早期胎儿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NT增厚的程度越大,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越高;且超声提示NT增厚合并其他异常指征时,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更高。

猜你喜欢

核型三体绒毛
SNP-array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胎儿超声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DNA甲基转移酶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
2040例不孕不育及不良孕育人群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全基因组芯片扫描结果分析
平鲷不同发育类型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胚胎种植
“三体联动”构建应对反倾销的会计功能衔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