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疫情特征
2021-04-17任祥春刘本付王枫董浩熊智
任祥春 刘本付 王枫 董浩 熊智
含山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安徽马鞍山 238100
据报道, 我国2011—2016 年实验室确诊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总数达5 360 例[1],以散发病例居多,聚集性病例偶见报道[2-3]。 SFTSV 可通过血液及体液传播[4],但其具体的传播途径尚不明确。 为进一步了解疾病特点及传播途径,现对安徽省含山县一起聚集性发病情况进行报告,为临床诊断及制定预防措施与策略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2020 年3—4 月在安徽省含山县人民医院诊治的6 例SFTS 患者。 全部病例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均按照原卫生部印发的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5]诊断。 根据患者年龄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及有无出血症状分为轻症和重症[6]。 使用防治指南个案调查表,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到患者家中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及外环境调查。
二、实验室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后进行实验室指标、胸腹部CT、心电图等检查。 用无菌真空管采集所有病例的急性期非抗凝血样本, 每次采集的样本量不少于5 mL,及时分离血清,分装2 份,标记清楚后低温保存,1 份送至马鞍山市CDC 实验室检测,1 份用于安徽省CDC 复核。采用实时定量RT-PCR 检测SFTSV核酸,试剂为病毒RNA 提取试剂盒(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时PCR 检测试剂盒(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在现场(入户调查、拦截访问和观察法)或在办公室(电话调查、邮寄问卷、电子邮件调查)完成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密切接触者、首发病例所在村家禽家畜、所在村职业暴露人群等。 聚集性疫情:定义14 d 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生2 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且病例间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
结 果
一、基本情况
2020 年3—4 月期间含山县陆续出现6 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 均为男性, 年龄26~51岁,其中4 例轻症,2 例重症。≥45 岁以上患者2 例,皆病情危重,首发病例(病例1)死亡。 2020 年3 月17 日病例1 曾在家中处理路上捡到死犬,3 月26日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症状,3 月27 日就诊,4月1日出现意识障碍,全身多处活动性出血。 由于出现抽搐症状,病例2、3 和4 为防止其呛血窒息,按住患者头部并清理患者头部卫生,病例5 和6 控制其四肢活动。 随后病例2、4、5 和6 于4 月12 日发病当天就诊,4 月13 日确诊SFTS, 病例3 于4 月14日发病当天就诊,4 月15 日确诊。 6 人均无明确的蜱叮咬史。
二、临床表现
6 例患者皆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3~39.7 ℃,乏力、肌肉酸痛、头晕头痛5 例,恶心呕吐症状4 例,腹泻腹痛2 例,有皮肤出血点症状1 例。 与轻症患者相比,重症及死亡患者各1 例出现癫痫及意识障碍,全身多处出血,多发肿大淋巴结。
三、实验室检查结果
6 例患者的SFTSV 核酸检测均呈阳性。 发病第7 天相比第2 天, 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1 例重症患者WBC 和PLT 较前减少,ALT、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较前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时间较前延长;1 例死亡患者WBC 和PLT 较前明显减少,ALT、AST、Cr、尿素(Bun)、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D-二聚体较前明显升高,APTT 时间较前明显延长; 余4 例轻症患者WBC、PLT 均较前升高,趋于正常。
四、治疗与转归
6 例患者均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给予护肝降酶对症处理,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提高WBC 计数,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升PLT,均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2 例重症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收住ICU, 行血浆置换术去除含有致病物质的血浆。 病例1 由于病情危重4 月1 日死亡,病例5 经治疗病情好转4 月29 日出院, 其余轻症病例分别于4 月19—24 日陆续出院。
五、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对29 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SFTSV 核酸检测,发现1 名可疑病例,其他均为阴性,后对28 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14 d 的医学观察。 追踪到被撞犬主人,采集一家三口血液样本;采集首发病例所在村家禽家畜血液样本16 份、采集该村职业暴露人群血液样本37 份, 以上样本SFTSV 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讨 论
SFTS 一般通过蜱叮咬传播,也有接触患者血性分泌物导致人间传播的报道[2-3]。 在此次疫情中,首发病例发病前曾剥皮处理路边死犬,可能因接触狗身上的蜱虫,或在处置死犬过程中接触其血液而被感染,但不排除从其他地方接触蜱虫的可能。5 例二代病例皆是由于近距离接触患者血液而发病,由此可以推断感染SFTSV 患者的血液有明确的传染性,虽不排除其他的传播途径,但在接触和治疗SFTSV感染的患者时,尤其是重症患者时仍要做好防护。
有文献指出SFTS 好发于春夏季节, 其中以年老体弱者多见[7],本文45 岁以上及有基础疾病患者病情较重,与报道相符。 本研究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见畏寒发热、乏力、厌食及肌肉酸痛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发病与发病第2 天相比,重症患者在第7天 的WBC 和PLT 下 降,ALT、Cr、LDH 升 高,APTT延长,这些结果提示患者可能预后不佳,与已有研究报道相仿[8-9]。 有1 例患者未出现WBC 和PLT 明显异常,因此在诊断时要详细询问病史,避免造成漏诊。 预后方面,本文有1 例重症患者死亡,其余5例经治疗后出院。 有报道显示SFTS 死亡率达到10%~20%[9-10],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在县级区域尤其是农村地区,对其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