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钠致儿童药物性肝炎1例
2021-04-17王松肖志勤叶荣明
王松,肖志勤,叶荣明
(重庆市儿童福利院儿康医院,重庆 400055)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4岁。因“咳嗽、喘息3 d”来我院门诊就诊。院外给予口服药物头孢克肟干混悬剂(50 mg,bid)、野马追糖浆(5 mL,tid)治疗2 d,疗效差,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病程中,患儿精神可,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患儿既往健康,有2次“吼喘”病史,无“肝炎”“结核”病史。预防接种按国家规定进行。无手术、外伤、输血及输注血液制品史。对牛奶、鱼虾过敏,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3 ℃,脉搏105次/分,呼吸29次/分,血压90/60 mm Hg,体质量17 kg。急性病容,精神尚可,无发绀,面色红润,未见鼻扇及吸气三凹征,皮肤无黄染,全身未见皮疹,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对称、粗,可闻及较多哮鸣音及少量痰鸣音,呼气相延长。心音有力,心律齐,心率105次/分,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右肋下1 cm可扪及,肠鸣音5次/分。四肢端温暖。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嗜酸粒细胞百分比6%,血红蛋白121 g/L,红细胞计数4.5×1012/L,血小板计数280×109/L,C反应蛋白24 mg/L。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多、模糊,肺门阴影增浓。大小便正常。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指标均正常。入院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哮喘?
患儿入院后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美洛西林(0.7 g,tid)、氨溴索注射液(7.5 mg,bid)、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1.5 mL,bid)、沙丁胺醇(0.75 mL,bid)、布地奈德(0.5 mg,bid)等治疗,治疗7 d后出院。出院时精神食欲好,无咳嗽、恶心、呕吐、乏力、皮肤黄染等,复查肝肾功能均正常,在晨起及活动后仍有轻微喘息,出院后医嘱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白三平,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90401,规格5 mg)口服(4 mg,qn)。
患儿连续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6 d后,出现发热、上腹部不适、恶心、纳差、乏力、皮疹等,家长未予重视;患儿继续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2 d后,出现皮肤黄染、尿黄等,来我院就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8%,嗜酸粒细胞百分比8%,血红蛋白120 g/L,红细胞计数4.4×1012/L,血小板计数254×109/L,C反应蛋白5 mg/L。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4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65 U/L、碱性磷酸酶(ALP)636 U/L、谷氨酰转肽酶(GGT)441 U/L、总胆红素(TBIL)86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5 μmol/L。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肝炎病毒标志物正常,血清各种自身抗体检测均为阴性。腹部彩超:胃肠道胀气,肝脏轻度肿大,肝脏表面光滑,实质回声增强,无胆道闭锁。拟诊:药物性肝炎待查。嘱咐患儿停用孟鲁司特钠,予以复方甘草酸苷、还原性谷胱甘肽护肝,维生素C促进代谢等处理。2 d后患儿腹部不适缓解,食欲好转;1周后复查肝功能:ALT 120 U/L、AST 74 U/L、ALP 220 U/L、GGT 190 U/L、TBIL 31 μmol/L、DBIL 12.3 μmol/L,凝血四项正常。继续同前治疗,2周后患儿黄疸明显消退,3周复查肝功能正常。
2 讨论
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表现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症状,可见肝区不适、食欲不振、乏力、恶心等症状,重者可见肝衰竭、出血倾向、肝性脑病等[1]。已知全球有1 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及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TCM-NM-HP-DS)等[2]。孟鲁司特钠也可引起DILI[3]。
DILI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属排他性诊断。本例患儿平素体健,无严重的感染造成的肝脏毒性反应,肝炎标志物检测正常,血清各种自身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无特殊及霉变饮食史,周围生活环境良好,无有毒化学药品接触史,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其他引起肝损害的原因。患儿发病前有服用药物病史,考虑其肝损伤与服用药物有关。采用《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推荐的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RUCAM)量表对孟鲁司特钠与肝损伤的因果关系综合评估如下:(1)孟鲁司特钠与肝损伤出现有合理的时间关系。此患儿在使用孟鲁司特钠前肝酶正常,使用18 d后ALT和AST明显升高,且停用1周后肝酶指标迅速下降。(2)符合孟鲁司特钠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肝胆紊乱,ALT和AST升高、非常罕见的肝炎。(3)排除其他药物引起肝损伤。整个病程中患儿接触的药物包括头孢克肟干混悬剂、野马追糖浆、美洛西林、氨溴索、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等。采用RUCAM对以上药物评分:头孢克肟为4分(不太可能)、野马追糖浆为2分(可排除)、美洛西林为6分(可能)、氨溴索为2分(可排除)。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说明书中未记载肝损害的不良反应,文献中也未发现有致肝功能损害的报道。因此,患儿DILI出现与孟鲁司特钠有合理的时间关系,符合药品已知不良反应类型,能够除外其他药物导致的肝损伤,患者未再次使用孟鲁司特钠,RUCAM评分为9分(极可能),考虑其肝损伤为孟鲁司特钠所致的可能性最大。
孟鲁司特钠已知的成人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超敏反应和神经系统紊乱[4-5],某些罕见的不良反应鲜有报道,如DILI等。孟鲁司特钠的儿童临床研究数据较少。孟鲁司特钠引发DILI的具体原因及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在体外使用人肝微粒体进行的研究显示,细胞色素P450 3A4和2C9与孟鲁司特钠的代谢有关。儿童细胞色素P450(CYP)发育不全,肝肾功能不成熟,药物代谢速度较成人缓慢,故推测儿童长期服用孟鲁司特钠后,摄入体内的药物及产生的代谢产物远超肝脏解毒功能,导致对肝直接损伤。本例患儿伴有嗜酸粒细胞升高,其肝损伤是否有免疫反应参与,尚有待进一步探究。
近年来,随着孟鲁司特钠临床应用的增多,其所致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以儿童常见[6]。由于DILI发病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往往会造成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服用药物,从而引发重症药物性肝炎[7]。本例患儿因服用孟鲁司特钠诱发肝损伤临床表现为AST和ALT显著升高,与文献[8]报道相符,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纳差、乏力、皮肤黄染、皮疹、尿黄,停药同时给予保肝治疗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应重视孟鲁司特钠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肝损伤,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定期检査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