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21-04-17齐雨桐齐强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文/齐雨桐 齐强

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顺应现代高校教育潮流,且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合理的培训课程对学校自身教学质量和学生身心成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高素质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校方需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号召,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提升学生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力,防止教育和实践脱节。拥有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市场观察力的学生在创新创业中中具有巨大的优势。笔者在观察经典创业案例中发现,创业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影响因素:一是自身因素,如社会经验不足、毅力不够等问题;二是高校创业氛围因素,如理论教学和实践脱节;三是市场因素,如创业服务信息太少,社会企业家支持不足等。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一)创新意识不足

具有抓住市场先机的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先决条件,这种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创业的自觉性和成功的可能性。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内生动力不足,一些大学生创业具有被迫性。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大多时间为卖方市场,因此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就业”。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把目标锁定在自主创业上,是“不情愿”的选择而并非热爱创业,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创业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并非最终选择,后期一旦出现更好的就业机会便会中途退出创业大军。这种被迫进行创业的形式降低了创业成功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在创业实践中也较为常见。究其原因,当大学生遇到挑战和困难时,各种负面情绪就会随之而来,创业之火被现实之水浇熄也是意料之中;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创业深层次的内涵认识不足。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简单的经营活动或者社会实践,并未掌握系统市场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单靠想象力和一腔热血难以打开创业局面,不足以支撑长期发展,并且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够,缺少相应的危机意识和毅力面对风云诡谲的市场[1]。

(二)社会经验不够

选择创业方向是必须走好的第一步,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设想往往会受到市场风气和自我激情的影响。大学生会因受过系统的教育,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而显得眼高手低,出现纸上谈兵现象。没有充足的市场调研,对行情预估过于乐观,未产生系统的想法和步骤就急于启动投资,提出的创业规划大而无当,行事欠缺考虑。有的大学生认为创业的重点在于新奇的设想,欲以创新打动投资人,但投资方其实更看重的是创业计划中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盈利程度。而一旦产生快速创业的想法,就会急功近利、过于重视盈利情况,盈利期望值越高就越会忽视投资风险和市场泛化的影响,受到挫折就很容易气馁。总之,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创业实践中,多积累实战经验、少一点理想主义色彩会使创业实践走向正轨。

(三)受应试教育影响较深

素质教育提倡多年,但应试教育的模式仍占据上风。为考试而学习会磨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出的学生具有模式化思维,泯灭个性。在个人先天条件和成长环境的双重因素作用下会塑造出不同的心态和兴趣爱好,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难以有时间和成本去支持个人兴趣。另外,应试培养出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想法刻板不灵活、创新能力差。创新创业强调的是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传统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知识面窄,其获取的知识是被迫的和死记硬背的,而且一股脑地把补习班和特长班全倾倒给孩子,不考虑其承受能力,导致孩子逐渐出现能力退化的现象。

二、高校创业氛围欠佳

(一)创业实践配套条件不理想

创业实践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和优质环境的支持。虽然各大高校陆续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和传统技术类课程相比,此类教育活动仍处于弱势地位。有些高校号召力度很足,但是在配套设施和资金投入方面却存在较大缺口,这会降低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最终导致校园整体创业氛围不佳。即便有高校生拥有创业热情,积极投身到创业实践中,但由于没有好的平台、足够的资金支持、有利的政策引导,最终导致计划受挫[2]。

(二)创业理论教学和实践脱节

仅通过书本获取间接经验或依靠教师的讲解来化解创业难题是不够的。实践的目的在于在体验中获得认识,由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升自己在创业领域的综合素质,最终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理论实践体系,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化需要实践桥梁的连接方可达成目的。重理论轻实践是创业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是师资问题,创业教育行业的教师需要具备充足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一般的授课教师是从事与管理投资相关专业转型而来的,欠缺具体创业经历和管理体验,有的是接受了短期创业知识培训,其授课模式承袭理论分析,没有深厚实践素养的支撑,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学生;其次,学校举办的一些创业实践活动基本停留在模拟竞赛阶段,没有结合具体市场环境展开实训,说服性太差,学生通过简单竞赛无法系统地掌握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流程,导致创业质量不高;最后,创业实践和教育需要社会环境支持,其中企业家群体是中坚支持力量。创业者缺少和实务型企业家交流的机会,没有良好的创业精神熏陶和实务指导,导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和理论相脱节。

(三)创业信息服务水平差

以商业发达的美国为例,其创业投资体系是全球最完整的,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信息服务行业支撑,各种咨询服务机构林立,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充裕。在美国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优质的创投计划都会有相应的可行性分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相反,如果对国家政策和市场信息掌握度不足,没有完善的创业信息系统支持他们对创业可行性进行精准判断,会使项目规划不符合市场需求。虽然很多高校都有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企业招聘信息也比较全面,但与之相对的是,创业指导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就业服务,专门的创业活动较少,校企合作也是围绕具体的就业岗位而展开的,并非开展支持创业的合作项目[3]。近年来,国家不遗余力地宣传创业政策,高校也加强了对创业指导方面的关注,但整体而言,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服务的水平和需求仍不相匹配。

三、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质量的途径

目前,许多大学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也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多参加创新创业的项目,或者鼓励学生在校内外兼职。大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与锻炼,慢慢摸索出创新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拓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见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开阔学生视野。要知道只将精力放在书本上,从未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实践,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动手能力。而创业讲究的是实践,而创业成功就涉及到创新,只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学死书,头脑不够灵活,即使创业也只是鹦鹉学舌,走别人走过的路,创业项目没有特色,不能吸引投资商更不能吸引消费者。相反,多参与社会实践,假期经常出去工作的人便会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了解市场需求而做出符合市场的创业项目。从而开启自己创业的道路,即便过程艰难坎坷,但是只要不放弃,为目标努力奋斗从而获得成功。

为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学校和教师应该整合信息资源,搭建完善的创业实践服务平台,注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质量建设。首先,为了解决大学生的自身因素问题可以设立一个学生创业社团,选拔一批精英学生干部把好宣传口,号召富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聚集起来,年轻人之间用相似的思维方式进行交流会比师长训导更有用,发挥团体协作能力,共同成长;其次,学校可外聘一些拥有创业经历的人担任兼职老师,优秀企业家能吸引经济管理专家或技术专家同时来参与授课,这样既节省培训成本,又扩大影响力,打开创业实践教育的生动局面,以贴近现实的方式提高授课质量;再次,高校对创业基地给予人力和物力支持,保证资金合理使用,重点扶持高质量创业项目,利用一切资源为大学生构建创业实践基地,建立高校园区,鼓励学生走进园区开展创业,校企合作也应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市场实践基地。政府也要多进行创业信息宣传,放出利好消息,普及创业知识,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渠道,帮助大学生抓住市场机遇;最后,多邀请创业成功的毕业生返校作报告和演讲,以生动例子教育在校生,激发其内生创业动力,强化创业意识。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以树立典型的方法,鼓励和扶植更多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在市场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成长为优秀企业家。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中存在不少挑战,内外因素兼而有之。推动教育实践工作的积极展开就要多总结工作方法,寻找成功创业的普遍因素,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创业实践指导流程,助力高校学生创业质量获得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