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铸牢路径
2021-04-17陈瑞三陈桂华孙亚如
陈瑞三,陈桂华,孙亚如
(1.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2.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辽宁 沈阳110122)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1]概念,为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同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3]。这些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在民族工作上的战略目标和新的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其内涵,探索其铸牢的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明晰其概念、内容和特征,是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的前提和基础。综合学界相关研究观点,可从以下3个方面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义界定
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是现代中国的国家民族,既不是指单一汉族,也不是指其他的某个具体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的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由56个民族构成、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综合体[4],是一个集命运、责任、利益于一体的客观存在[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态度评价和认同,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观认知,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和精神力量之魂[6]。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容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人们对经过几千年形成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观认同,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共兴共荣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从远古时期中华民族艰苦的生存斗争,到几千年来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再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洗刷屈辱走向复兴,各民族都已经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兴共荣的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7]”。
(2)共建共治的政治共同体意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国族,多元一体的身份归属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各民族要坚定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分裂,反对民族歧视。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要团结一心,共同参与到国家事务管理之中,共建共治,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3)共富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意识
由于历史发展和地理条件等原因,我国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共富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意识,就是充分发挥民族大家庭的优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向共同富裕迈进的进程中,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切实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共同奋斗的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向前发展,共富共享,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共甘共苦的生活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交往中,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上相互影响,互相交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8]。要坚持和尊重已经形成的共居共事共甘共苦的生活共同体意识,鼓励各民族之间团结合作、友好交往,共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5)共创共传的文化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百花园中,不仅有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纵深的以汉族为主体创造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也有各少数民族所创造的代表中华民族文化多元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而正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传播,才形成了中华文化为主干,各民族文化为枝叶,各民族共创共传、根深干壮、枝繁叶茂、既多元又统一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特征
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共同体状态及实质,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性与共同性、包容性与凝聚性、平等性与同命运性的特征。
(1)整体性与共同性
第一,中华民族大家庭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结成的有机统一体,每个民族都是这个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这个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家庭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体与各民族之间是一体与多元、共治与自治、核心与同心以及共同与认同的辩证关系。
第二,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那样,“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9],各民族人民对国家的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基础上的复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含所有民族地区在内的现代化。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共同努力,共同去创造人们共享的美好生活。
(2)包容性与凝聚性
第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兼容并包的民族实体,从最早的华夏(汉)民族、羌族等民族,到后来的藏族、满族、蒙古族等,再到今天的56个民族是一家的一部发展壮大史,就是一部包容、合作、共同奋斗的历史。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谁也离不开谁,这既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今天凝聚的现实。
第二,中华民族在对内体现包容的同时,对外则更体现了民族的团结和凝聚。特别是1840年以来,在对外来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前有在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蒙古士兵,后有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满族将领佟麟阁,更有川军、滇军、八千苗兵、琼崖抗日纵队中数不胜数的少数民族英雄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在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各民族纷纷团结起来,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外来侵略,打击共同敌人,共同捍卫民族家园。
第三,今天,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更需要发扬中华民族包容和凝聚的精神,不断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不断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各民族要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3)平等性与同命运性
第一,满足人对平等的要求和各民族平等的愿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和立国原则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平等和民族平等思想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彻底结束了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各族人民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团结互助,当家做主。
第二,中国各民族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互相交往和影响之中经历和分担共同的命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已为历史一次又一次所证明。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命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才会有前途和希望。
第三,中国共产党始终注意正确处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各民族的具体利益的关系,既做到具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也注意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目标和使命。民族团结是民族兴旺之本,各民族同心同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应对挑战,共同团结奋斗,共享发展成果。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继续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必由之路。面对新时代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站得高的政治引领、看得远的价值导向、落得实的具体举措、见得到的客观变化,将铸牢变成行动,让意识成为自觉。
1.站得高的政治引领
(1)进一步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就不能使不同民族汇聚起来奔向共同目标。过去的百年,在党的领导下,民族团结,国家兴旺。今天,面对国际国内的变局与形势,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更需要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必须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切实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
(2)进一步提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的认识。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繁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进一步认识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做好党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继续拓展全国交流、地区选拔、学校培养、在职提高等多种选配民族工作干部的途径。民族工作干部必须做到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坚决,与各族群众有深厚感情,忠诚干净担当。对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一线干部要更加重视、关心和爱护。要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作用发挥,要充分信任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敢于委以重任。对于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更加重视,发挥好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4)进一步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党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坚定法律信仰,按照法律办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民族事务,依法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反对和防范各种分裂活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保证党的民族政策有效落实,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2.看得远的价值导向
(1)坚持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10]。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奋斗发展,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各民族团结奋斗紧密联系在一起,引领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建设美好生活。
(2)不断推动各族人民坚定“五个认同”。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只有坚定“五个认同”,才能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强公民教育,引导各族人民准确把握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个国情,认同自己和自己所属的族群都属于中华民族这个更大的共同体的事实。要通过国情党史等教育,用事实引导各族人民坚信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衷共济、和睦相处,不断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3)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不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和现代文明创建,加强时代新人培育工作,引导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要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把握好舆论方向和主导权,发挥互联网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正向作用。要不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为民族团结和谐创造有利环境。
(4)深入持久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创新方式载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走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连队以及宗教活动场所等。进一步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创建内容,通过入情入理、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3.落得实的具体举措
(1)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往是交流的前提,交流是交融的基础,实现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统筹布局和配置资源,不断拓展有效渠道,加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创造有利的环境氛围,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相融相通,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各民族团结统一,守望相助。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等方面优势,加强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充分利用人员流动带来的社会互嵌结构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的契机,也要注意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引导各民族群众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2)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民族地区能否与全国一道实现共同富裕,是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中华民族能否实现全面复兴的关键。也只有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各族人民幸福安康,才能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和物质基础。要不断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所具有的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发挥长处,激发内生动力。以“民族互惠”代替“民族优惠”,革除“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和“懒、散、慢”的心理状态,大力扶持特色经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走出富于民族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力度。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也是促进各族人民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一是要继续加大其他地区对民族地区的人才智力直接支持,选派科技力量对口支援。二是加大民族地区选派人员到国内发达地区培训、挂职、实习等方面的力度,提高民族地区人员工作能力和素质。三是继续做好其他地区的学校工作,包括初等、中等、高等学校,特别是应用型学校,有针对性地为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专业人才。要科学制定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人才培养标准和鼓励政策,不搞一刀切,不能简单用一个标准考核和要求所有少数民族学生,不能简单用考试分数划定人才界限。
(4)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正确处理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充分发挥文化工程的引领力,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意识,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11]。认真做好梳理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工作,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发挥传统文化节日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使之成为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加强其他地区文化活动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活动的交流互动,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4.见得到的客观变化
(1)用历史变化的事实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团结抗争、浴血奋战,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获得了翻身解放,民族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彻底推翻了政治上的农奴制和封建专制,改变了经济上落后、民不聊生,教育上仅有少部分孩子才能上学的状况,实现了各民族人民政治上人人平等、经济上生活条件改善、文化上所有孩子都可以有读书机会的好日子。要通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学习教育,用历史变化的事实加深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2)用当今发展的成就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居住在大山里的人们实现了脱贫,少数民族孩子在上学读书等方面不仅拥有平等机会、而且享有特殊的鼓励政策。其他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群众到其他地区就业等,都足以说明,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今天民族地区的发展。
(3)用身边榜样的示范引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民族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涌现出了大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一批特色文化、特色经济项目得到了发展和推广。成果就在眼前,榜样就在身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优势日益凸显。要有意识地宣传身边典型,发挥其示范、感召和影响效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4)用未来美好的愿景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大幕已经开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在新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解决,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将得到进一步维护,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得到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目标将一步步变成现实。这些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前提,也是客观结果。要用充满希望又切实可能的目标、愿景激励和鼓舞各族人民,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不断巩固和强化。
三、结 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笔者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铸牢路径分析,力争能为有关方面研究“铸牢什么”以及“如何铸牢”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