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效果分析

2021-04-17朱瑞超

中外医疗 2021年4期
关键词:程序化失血性创伤性

朱瑞超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菏泽274300

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多见于各类交通事故、建筑工程伤害等,与此同时,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也是造成患者较高致残率、致死率的重要原因[1]。结合当前临床分析,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抢救的黄金时间较短,患者因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影响到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重要器官或者组织在缺血缺氧情况下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进而造成患者出现残疾或者死亡[2-3]。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发生后的及时急诊救治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入院后及时抢救,可保证患者的临床安全性,降低手术病死率。因此,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程序化急诊急救,分析其急救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100例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患者急救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39.85±5.68)岁;损伤原因:31例车祸伤、15高处坠落伤、4例其他伤害;伤害类型:颅脑损伤26例、腹部脏器损伤11例,四肢损伤13例;26例合并血气胸、肺挫裂伤。观察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39.80±5.72)岁;损伤原因:30例车祸伤、14高处坠落伤、6例其他伤害;伤害类型:颅脑损伤27例、腹部脏器损伤10例,四肢损伤13例;25例合并血气胸、肺挫裂伤。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 h前来该院急诊治疗,纳入标准:①符合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③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④各项急救资料均有记录。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②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恶性肿瘤、肝肾心肺功能不全;④精神异常或者配合依从性较差人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开展急救,主要包括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控制损伤以及出血,纠正患者缺血缺氧问题。

观察组:患者应用程序化急诊急救处理,采取措施包括:①成立程序化急诊急救管理小组。患者送到急诊科后,快速将患者送到抢救室,值班护士快速通知急诊科医务人员,患者卧床中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并由急诊科医务人员快速会诊并给出急救措施。②病情综合评估与处理。常规呼吸与循环功能支持,遵循急救中“CRASHPLAN”检查顺序对患者实施综合评估,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病情,对于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20分患者,遵循“先重后轻”原则及时对患者出现的损伤予以控制,如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考虑到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存在脑组织缺血缺氧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需要建立2条静脉通路,保证输液、输血、用药等治疗措施的实施,及时通过扩容、输液、输血等措施等患者予以急救,通过抗休克、纠正酸中毒等措施帮助患者进行休克治疗;针对不同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急救措施,如颅脑损伤患者需要综合给予降低颅内压、吸氧、止血、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开放性出血患者对出血量较小的可采用压迫止血法;对于出血量较大的则需要钳夹止血,有活动性出血的需要及时固定,及时评估患者失血性休克纠正治疗效果;对危及患者生命的损伤类型进行救治,及时做好手术准备,对于对患者生命安全影响较小的损伤,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治疗;针对患者发病后出现的疼痛,视情况还需要做好止痛治疗;根据患者体温变化、神志、瞳孔等变化预测患者病情变化趋势。整个急救期间需要快速帮助患者纠正休克,并对重大损伤予以控制,帮助患者从高危期进入稳定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①急救指标:包括分流时间、会诊时间、急诊处理时间;②救治成功率;③急救并发症发生率;④患者服务满意率。

1.4 评价标准

护理服务满意率应用该院急诊科专用护理服务满意率调查问卷予以评价,整个调查问卷可信度为0.857,调查结果包括满意、非常满意与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急救指标

观察组患者分流时间、会诊时间、急诊处理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指标比较[(±s),min]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指标比较[(±s),min]

?

2.2 急救成功率

观察组47例患者抢救成功,其余2例因失血过多、1例因创伤严重死亡,急救成功率为94.00%;对照组40例患者抢救成功,其余5例因失血过多、5例因创伤严重死亡,急救成功率为80.00%,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

2.3 急救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急救期间不同并发症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急救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患者服务满意率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结合当前临床文献[4-5]报道,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不同出血量对应的休克状态也不同,出血量较少患者发生休克后易于抢救,但是大量出血患者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抢救难度较大,如果不能快速纠正休克,患者很容易出现重要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引起患者出现残疾或者死亡。

该研究中观察组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中采取程序化急诊急救措施,整个急救过程有程序化管理团队,保证患者接诊后按照程序快速通知相关人员,并及时开展救治,便于缩短患者进入医院后的急诊与急救时间;结合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疾病特点,在急救过程中依据“CRASHPLAN”检查顺序有助于对患者病情全方位评估,了解不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存在的主要损伤类型,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损伤控制、纠正休克、止血、止痛等措施,确保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损伤优先得到处理;而对于不会危及生命的损伤可择期治疗,比如非严重性的四肢骨折[6]。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抢救期间还需要持续性监测生理指标,考虑到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情变化快,有较高的死亡风险,抢救过程中以及抢救结束后需要持续性做好心电监护,评估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趋势,并及时向患者家属反馈患者抢救信息[7]。

结合该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分流时间、会诊时间、急诊处理时间小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救治各项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提高了对患者救治的时效性;观察组94.00%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急救并发症发生率(6.00%)小于对照组(22.00%),而患者服务满意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综合性证实了程序化急诊急救在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方面的应用价值。陈文福等[8]分析了48例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救治成功率达到81.25%,该学者指出针对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需要快速对严重多发伤予以处理,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上述研究结论同该文研究结论高度一致。

分析该次研究,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程序化急诊急救过程中,能够按照急诊急救程序及时对患者病情评估与损伤控制,急诊急救期间同时采取损伤控制技术,便于快速控制危及生命的重大损伤,而对于其他损伤可暂时不处理,这样可减少手术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稳定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对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程序化急诊急救,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抢救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程序化失血性创伤性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失血性贫血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