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35~74岁壮族居民慢性肾脏病患病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2021-04-17仇小强谢艺红梁秋丽刘美良陈洁华罗兴喜曾小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壮族高血糖蛋白尿

杨 钰,刘 顺,仇小强,谢艺红,梁秋丽,张 迪,刘美良,陈洁华,罗兴喜,曾小云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宁 530021)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逐年上升,全球成年人群患病率为14.3%,我国成年人群患病率高达10.8%[1-2]。最新研究显示,CKD 不仅与全因死亡率相关,还是终末期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过早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CKD已成为极具挑战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CKD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4],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为特征的代谢性临床症候群,国外一项研究显示,肾脏疾病终末期透析人群MS 发生率高达38.2%[5],目前我国尚缺乏基于大规模人群的少数民族CKD以及两个诊断指标(蛋白尿、肾功能下降)与MS 关联情况的研究。全国85.4%的壮族人口分布在广西,其极具特色的居住环境与饮食习惯可能导致疾病的异质性。本研究旨在了解广西35~74岁壮族居民CKD 的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及其与MS 的相关性,为制定CKD的早期筛查策略与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队列人群主要分布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柳州市柳南区和百色市平果县,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壮族;(2)籍贯为广西,并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3)年龄35~74 岁。排除标准:(1)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蛋白用于诊断CKD 的指标缺失者;(2)腰围、血脂、血糖等用于诊断MS的指标缺失者。本研究已通过广西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已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采样检测,调查员经专门培训后上岗,收集问卷、身体指标信息,采集晨尿和空腹血液标本,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Scr、血清尿酸(uric acid,UA)等生化指标以及进行尿蛋白含量检查(女性经期除外)。

1.3 疾病/指标判定标准

1.3.1 CDK 诊断标准 CKD 的诊断和分期标准参考K/DOQI 指南[6],肾功能下降或蛋白尿≥1+,满足其中任意一项即诊断为CKD。肾功能下降定义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 m2)],使用中国人校正的MDRD 公式对eGFR 进行估算:eGFR=175×Scr-1.234×年龄-0.179(女×0.79)[7],Scr单位为mg/dL,若为女性则乘0.79。根据eGFR值将CKD 分为5 期:G1[正常期,eGFR:≥90 mL/(min·1.73 m2)]、G2[轻度下降期,eGFR:60~89 mL/(min·1.73 m2)]、G3[中度下降期,eGFR-G3a:45~59 mL/(min·1.73 m2),G3b:30~44 mL/(min·1.73 m2)]、G4[重度下降期,eGFR:15~29 mL/(min·1.73 m2)]、G5[肾衰竭期,eGFR:<15 mL/(min·1.73 m2)]。

1.3.2 MS 诊断标准 选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8]推荐的中国人标准,以中心性肥胖为必备条件,即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且具备以下4 项中的任意2 项及2 项以上者:(1)高血脂:TG ≥1.7 mmol/L(150 mg/dL)或接受特殊治疗者;(2)低HDL-C 血症:男性HDL-C<1.03 mmol/L(40 mg/dL);女性HDL-C<1.29 mmol/L(50 mg/dL)或接受特殊治疗者;(3)高血压:收缩压(SBP)≥17.3 kPa 或舒张压(DBP)≥11.3 kPa,或己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4)高血糖:FPG ≥5.6 mmol/L 或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者。

1.3.3 高尿酸血症判定标准:血清UA>420 μmol/L[9]。

1.3.4 高胆固醇血症判定标准:TC≥6.2 mmol/L[1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R.4.0.2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肾损害的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0 703例,其中男性4 639例,女性6 064例,平均年龄(55.6±10.4)岁。农村人口占90.4%,已婚者占88.2%,农业劳动者占60.0%,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7.4%。

2.2 肾功能异常指标及CKD、MS患病情况

研究对象中肾功能下降313例,发生率为2.9%;蛋白尿阳性951例,阳性率为8.9%,其中尿蛋白1+为648例,2+为303例。符合CKD 诊断标准1 264例,患病率为11.8%,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3.7%,女性患病率为10.3%。符合MS 诊断标准3 649例,患病率为34%。MS患者中,合并CKD者576例,合并患病率为15.8%。肾功能下降发生率、蛋白尿阳性率和CKD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趋势性卡方检验P<0.001),且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见表1。

2.3 肾功能指标异常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根据肾功能损害指标有无及不同指标类型对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及体检、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MS 等12 个指标与肾功能异常有关,其中肾功能下降组UA、TG 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婚姻状况、臀围(男性)、LDL-C与肾功能异常无关,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4 CKD不同分期的患病情况

根据eGFR 将CKD 分为5 期,各期eGFR、蛋白尿阳性率和CKD 的患病情况,见表2,蛋白尿阳性率随eGFR 下降显著升高(P<0.001),CKD 患病率在G1、G2和G3a期较高(P<0.010)。

2.5 MS代谢紊乱因素个数与CKD的关系

为进一步探讨CKD与MS的关系,根据研究对象具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中心性肥胖、低HDL-C血症5个代谢紊乱因素的个数分为以下6组进行分析,见图1。图1显示,肾功能下降发生率、蛋白尿阳性率及CKD 患病率随具有的MS 代谢紊乱因素个数增加而升高(P<0.001),尤其是当因素个数≥3个时。

表2 不同阶段CKD患者肾功能指标异常情况

图1 调查对象MS代谢紊乱因素个数与肾功能指标异常情况的关联性分析

2.6 肾功能指标异常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分别以肾功能下降和蛋白尿阳性为应变量,先以表1 中P<0.1 的各个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粗OR值,再将有意义的变量统一纳入模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年龄后得到调整OR值。结果显示,男性、年龄、高血糖等7个指标是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血糖等5个指标是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均P<0.05)。

3 讨论

既往关于CKD 患病情况的研究多以医院体检数据为基础[11],关于少数民族群体的系统研究少见报道。本研究基于广西自然人群队列开展CKD 患病情况筛查,发现35~74岁壮族居民CKD的患病率为11.8%,略高于2010年我国成人10.8%[2]、2010年宁夏地区成人9.9%[12]的患病率,接近发达国家患病率水平[13],提示广西35~74岁壮族居民CKD患病率较高,应该引起重视。CKD 起病隐匿,发病前长期处于无症状阶段,疾病知晓率低,如贵阳市老年人CKD 知晓率仅为5.8%[14]。当疾病发展至G3期时,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风险显著增高,若能及早发现,可控制甚至逆转疾病进程、减轻经济负担。所以,CKD早期筛查意义重大。

既往研究多关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CKD的关系。研究表明,MS可显著影响CKD,日本一项成人随访研究表明,无糖尿病和CKD的MS患者经过5年后并发CKD 的风险增加1.86 倍[15]。本研究发现,CKD患病率、肾功能下降发生率、蛋白尿阳性率随MS 代谢紊乱因素个数的增多而升高,直观地揭示了处于疾病早期亚健康状态人群罹患CKD 的风险。另外,CKD 患者主要集中在G1、G2 和G3a 期,大部分为症状隐匿的早期患者,这部分患者应再次明确诊断,养成低脂、低糖、低嘌呤和适量蛋白摄入的膳食模式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可避免CKD的进一步发展。

校正性别、年龄后,高血压、高血糖、低HDL-C症这3 个MS 代谢紊乱因素是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与王松艳等[16]的研究一致。此外,高尿酸血症对肾功能下降的影响最为显著,基于动物模型的最新研究认为其可能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参与肾小管纤维化过程,从而影响eGFR[17]。高血压、高血糖、低HDL-C 血症、中心性肥胖这4 个MS 代谢紊乱因素是蛋白尿阳性的危险因素(均P<0.05),与Iwashim等[18]和Lin 等[19]的结论一致。与以上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发现,壮族人口高血脂与肾功能下降或蛋白尿均无关联,其一可能是由于民族遗传背景不同,其二可能与壮族居民喜食玉米饼、玉米酒有关。玉米胚芽油、玉米皮等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人群调查中也证实广西壮族血脂水平低于当地汉族、白裤瑶族[20],壮族人群的低血脂水平可能对本研究中高血脂与肾功能异常的关系产生影响。

本研究基于广西少数民族自然人群队列,探讨了35~74岁壮族人群CKD患病情况、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尤其关注MS 代谢紊乱因素相关指标异常的亚健康状态人群CKD的患病风险,不足之处在于CKD与MS代谢紊乱因素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无法确定。另外,蛋白尿会受其它因素影响,可能会高估蛋白尿阳性率。

猜你喜欢

壮族高血糖蛋白尿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壮族民歌“喜”的情感表达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