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艺术创作中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艺术审美的转换

2021-04-16程梦瑶

理论与创新 2021年1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传统文化

程梦瑶

【摘  要】本文從传统文化资源在创作中的运用为例,探讨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审美的转换。艺术家在当代社会所创作的作品,既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性,又有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运用,使作品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时又有时代的烙印。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引入当代的新思维、新理念,把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艺术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文化现象,不仅促成传统艺术语言的转型,而且还构成了当代艺术创作新的形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创作;审美转换

1.火药的运用

一直活跃在国际艺术舞台的蔡国强,就擅长于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以火药为创作元素,依附在各种物体上,构思别致新奇,创作出许多当代很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作品《天梯》充分利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资源,把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创作结合起来,形成独具时代特色的作品。

“天梯”是蔡国强少年时代仰望天空时的梦想,这是他从年轻时就一心想要放给奶奶看的“最厉害的焰火”。他从刚开始接触焰火艺术时就与祖母维持着亲密关系,据他回忆,火药每次不同,难以控制。偶然一次,火药爆炸完,画布烧起来,祖母用麻布盖熄燃烧的画布,硝烟被压在里面形成了不同的烟熏肌理。这给予蔡国强的创作很大的灵感启发。

除了使用火药外,蔡国强的作品中也使用传统文化或历史故事为创作中的元素,如《草船借箭》,借鉴三国中的经典故事,作为创作的立足点。

2.书法的运用

书法是独特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形式,谷文达、徐冰都将其用于当代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徐冰将中国汉字打散重组,以中国的汉字偏旁部首为基本元素,变成谁也不认识的文字。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技术,在文字的样式上使用了“宋体字”。把文字进行复制印刷。将印刷好的作品装订成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线装书,或是采用卷轴的形式将作品展开展览。

这种被创造出来的文字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碰撞,艺术家认认真真的创作文字,观者认认真真的阅读,但没有人能看得懂。好像这些努力都是无用功。“一切皆空”体现出中国禅宗的思想。

碑林是指树立的群碑,但谷文达的《碑林》却是平躺的群碑,更像是石刻的墓志。墓志记载的是历史中的死者,《碑林》展示的却是活着的历史。谷文达《碑林》中的碑,近似秦始皇时代的碑,用来记事、纪念和歌功颂德。《碑林》是双语碑。对于普通人来说,观看时需要翻译和讲解。因此只有观者通晓中文和英文,读过唐诗,了解唐代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深入的了解作品的本质。

3.榫卯结构的运用

雕塑家傅中望的榫卯结构作品,借助中国传统建筑的木质结构,榫卯的建筑工艺技术,以装置艺术的呈现方式,展示了中国建筑中榫卯契合的文化意蕴。他认为榫卯是一种关系和关系的艺术。榫卯不同的接点就像不同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生命关系,过去是人和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现在其实我们的关系逐渐成为了一种通过手机,书信,网络的间接关系。

4.皮影的运用

邬建安,当代艺术家。汪天稳,国家级皮影戏非遗传承人。这对相差30岁的合作伙伴,已经默契合作十余年。当代艺术家邬建安创造的主题总是远古洪荒,诡谲的魔幻场景,做着一个又一个怪诞的梦。而非遗传承人汪天稳的皮影艺术,却可以与之主题完美的融合。带我们重新发现民间美术贴近土地与人的温度。展现传统文化基因中活跃的艺术能量。《九重天》作品参加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皮影与当代艺术重叠,获得了艺术的“永生”。

艺术家邱志杰提到“每当顶层精英艺术出现危机,他们就会重回到民间。”他一直以来调研民间艺术,研究清末以来中国文化界的动态,他认为艺术创造不是获得天启,也不是在象牙塔埋头苦读,而是源自田野中的劳作。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代的艺术家,能够深入挖掘的优秀文化宝藏非常之多,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同传统文化相融合,展示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传统文化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