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程的初探
2021-04-16毛杨柳
【摘 要】走什么样的路,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72年风雨兼程,72载正道沧桑。历经无数艰难曲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走上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让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站在了现代化发展的崭新起点,走上了通往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加倍珍惜。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道路自信
引言
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曾经问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如果再生为人,您愿意生在哪个国家?”汤恩比思索片刻之后回答说,“我愿意生在中国。”他以历史学家的眼光给出的理由是: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他对世界不同文明体系进行详尽的比较、研究评估之后得出的审慎结论。
七十二年风雨兼程,七十二年正道沧桑。历经无数艰难曲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让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站在了现代化发展的崭新起点,走上了通往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它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推动和发展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确保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的诞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取得的胜利,它证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中国必须根据中国特有的国情和人民的愿望去决定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在最初的三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恢复经济,集中力量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1953年,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党中央制定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用了三年的时间,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然而,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照抄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还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另辟蹊径,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一个至关重大的课题,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和探寻。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论十大关系》,它被后人公认为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在这篇文章中,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十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初步总结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经验,为我们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奠定了基础。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八个月后,毛泽东同志写下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又一篇经典文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文中,他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的观点,并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详细阐明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哪些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等。
然而,探索和实践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自1966年开始,一场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灾难。1976年,粉碎“四人帮”取得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彻底结束, “中国向何处去”“走什么道路”等一些列现实问题又摆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面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闭幕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篇著名的讲话被后人誉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成为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标志。它重新确立了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作出實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时隔四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发出响亮号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命题的提出,为我们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与此同时,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还围绕这一道路不断探索,提出了商品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一国两制等一系列重要理论。正是这些重大思想理论和实践, 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世纪之交,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风云变化,党的执政环境相较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沉着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严峻考验,依据新的实践确立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了改革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协调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设,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系统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方位、新变化、新要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关键在于这条道路能否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着更多挑战和考验,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和状态提高本领、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道路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李健.“中国道路”的全面内涵及其经验总结[J].社会主义研究,2015(1).
[6]张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表述[J].清江论坛,2015(2).
[7]郭建宁.中国之治彰显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4).
[8]吴晓明.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J].江海学刊,2020(2).
[9]周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三个维度[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9).
作者简介:毛杨柳(1991.2),女,汉族 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
中共曲阜市委党校 山东曲阜 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