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设计悬念,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021-04-16管娟

文理导航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管娟

【摘 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也要注重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多多思考。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知识面不断探索和追寻问题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设置悬念;教学策略

新课改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普遍的更新,教学形式和方法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在课堂上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就是一个新型的效果极佳的教学新方法。它能够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将知识、技能巧妙、简洁地转化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谜团”,引导学生去一步步的探索。

一、在新课教学中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悬疑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开发学生大脑智力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更多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大多数老师认为这样更能节省时间,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有助于完成课程要求和目标,但是实际发展告诉我们,片面地追求课程进度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效率。学生一直在老师的监督和督促下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基本都丧失了,即使学会了老师要求的内容,但长远来看也并不能掌握学生的方法和数学的思维,不利于以后的学习和进步。在新授课上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积极采用设置疑问的方式来强化悬念,也是引发学生思考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以设置有效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点的关注,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引导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探讨和研究,这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够强化学生对问题的深化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在新课的练习环节,教师也可以巧妙设疑,甚至可以让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同学来自己设置题目,然后由其他人进行解答,他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的结构和思路有更加清晰和准确的认识,深化理解,结合其他人的表达来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自身。另外,在数学学习中,还要巧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有规律地自我检查和纠错。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产生疑惑,进而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实现学生的完整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圆形时,教师可以主动设置疑问“同学们,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们纷纷回答圆形,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可以吗?为什么不行?”学生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中,能够不断思考,渐渐对圆这个知识点进行连贯而系统的整理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铭记在心。这样的学习效果是灌输式的传统课堂所比不了的,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利用学生的易错点设置悬疑,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大多数学生都容易犯的错误,这些错误和问题都是学生自我意识不到的。如果放任这些问题,就会错过宝贵的教学资源,使这些共性的问题被白白浪费,学生也不能自主地自纠自查,来发现问题的核心所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和编辑这些学生共性的、容易出现问题的错误方法和结论。这些错误的产生源于学生思维的偏差、交叉或者冲突,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问题,克服思维定式,利用顺畅、正确的思路来答题。

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易错点通常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克服的难点,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可贵的教学资源,巧设疑问,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发现思维上的漏洞,整合正确的做题方法。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观察自己的做题思路和步骤,在已知这样的做题过程是有问题的情况下,能不能换一个思路来解决问题,有些基本的、难度不大的小问题,在这样的设疑提醒之下,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问题,进而自我纠错;其次,对一些顽固的、学生不能自我发现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列出清晰的思路,设疑提问“你认为老师的思路和你的思路之间有什么差别?他们一样吗?哪个更对或更好?”新课标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说话、多提问、多参与。通过设疑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知道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

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时,很多学生搞不清运算的法则和顺序,当加减乘除一起涌来时,学生就会六神无主,不知如何下手,这时他们就可能采用最直白的、简单的做法,而这样的做法恰恰落入了出题人的陷阱。如27-27÷3,因为没能很好地掌握运算顺序,学生很容易先算减法,后算加法,导致计算的错误。这时教师可以将正确的和错误的一起展示在黑板上,然后提问学生你认为哪种算法正确?为什么?以此激发起学生的讨论和求知欲望,设置悬念能够让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查漏补缺。

三、将设疑与游戏巧妙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几乎所有课程内容的展开都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快速地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做到在潜移默化地过程中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课堂教学总穿插一些小游戏,对于语文、英语、体育课等就极为常见,但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较为少见。一来因为小学数学的计算性强,对小学生而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来组成展开成规模的、有准备的游戏活动;另外是过多花哨的游戏可以过分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舍本逐末,反而忘记学习的目的。所以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游戏活动要深刻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做到游戏为课堂所用。

针对设置悬念在游戏中的运用,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游戏开展中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一定要与所学的知识有关,疑问的设置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其次,游戏的形式要充分体现全员参与的原则,不能有的学生能参与进来,有的学生完全云里雾里,不知干什么;再者,游戏环节的设置要尽可能设置不同的层次,满足不同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需要,这样他们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渐渐形成为自我的清晰而准确的意识;最后,要为游戏设置悬念,我们在数学课堂上设置悬念不仅仅是靠几个问题就可以了,应该体现在游戏进行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游戏形式的设置、内容的涵盖,都要体现设疑,这样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好奇心和積极性,还会引起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特有的好胜心,从而使他们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提升教学和课堂效率。

例如,在复习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商品的买卖游戏,教师要巧妙设置疑问。首先教师可以展示一段示范视频,问学生他们在做什么?你有过同样的经历吗?如果你独自去购物,你能完成吗?引发学生的回忆和思考,然后结合知识点进行实践复习,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要积极设问,帮助学生自发地发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而言之,悬念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要重视这方面的运用,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杨建霞.“设置悬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0(28):167.

[2]刘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有效设置[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11):42.

[3]迟金慧.小学数学教学悬念设置技巧[J].中华少年,2018(34):97.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