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心夫妇的“抗癌厨房”:用人间烟火抚慰人心

2021-04-16越女争锋

伴侣 2021年3期
关键词:炉灶肿瘤医院夫妇俩

越女争锋

          一次求助,创办“抗癌厨房”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年过六旬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是南昌新建区人。1997年,老万夫妇来到南昌市青山湖区学院路上,以摆摊卖油条为生。由于地处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每天有很多患者家属来光顾他们的早餐摊。闲暇时,老万夫妇喜欢和患者家属拉拉家常并宽慰他们,患者的病情好坏也牵动着老万夫妇的心。

2003年的一天,一对中年夫妻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患病孩子来到早餐摊前。约莫四十来岁的女人怯生生地问:“师傅,你好!卖完早餐后能不能借用一下你们的炉灶?”老万夫妇被这突如其来的请求一惊,问清原因后,才知道轮椅上的男孩患了骨癌,正在肿瘤医院接受治疗,化疗后一直没什么胃口,昨天突然说想吃妈妈炒的家常菜。女人决定满足孩子的心愿,可去临近的餐厅借用炉灶都被拒绝了,不得已才来到早餐摊前。女人请求的眼神和面无血色的孩子令老万夫妇十分动容,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可以,当然可以。”

得到肯定的答复,女人的愁容才稍有舒展,千恩萬谢后,她又小心翼翼地问:“医院附近的餐厅菜价很高,孩子看病花了不少钱,一家人每天吃饭是笔不小的开支,你们能不能行行好,让我一日三餐来这儿做一下?我付……付你们钱。”熊庚香赶忙摆摆手道:“谁没个有难处的时候,你们想吃啥今后就来这做,不收你们钱。”女人感动不已,连连道谢。

回到病房后,女人把遇到这对好心夫妇的事情讲给病友和家属们听。之后的几天,陆续有患者家属也拎着菜前去借用老万夫妇的炉灶。因为肿瘤医院的住院患者多为外地人,他们久病缠身、多年离家,现在有机会尝到熟悉的家常菜,人也变得开朗起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直言这是一个“抗癌厨房”。他们的正向反馈使老万夫妇的心头涌过阵阵暖流,原来这个简陋的厨房在病患心中是如此重要,夫妇俩决定把这个厨房开下去,既暖他们的胃也暖他们的心。

渐渐地,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有个“抗癌厨房”的消息传开了,越来越多的患者家属到老万夫妇的摊前借炉子炒菜煮饭,多的时候一天有三四百人来炒菜。随着人数的增加,老万夫妇又添置了一些厨具,水和煤的开销也增加了,有些常来炒菜的患者家属过意不去,便提议让老万夫妇收取一定的费用。为了让家属们安心,也为了让“抗癌厨房”继续维持下去,夫妇俩设定炒一个菜收0.5元,油盐酱醋随他们用。直到2016年,煤球、电费、房租也涨价,老万夫妇才不得不调整了价格,炒一个菜收1元,煲一个汤2元,用以维持基本的收支平衡。

        关爱病人,延续生命温度

老万夫妇的收入主要靠卖油条,一天盈利约200元,出租锅具和煤炉只为给病人提供便利,不指望赚钱。他们每天凌晨三四点起来炸油条,然后一边卖早点一边给20多只煤炉生火、帮病人家属做饭、刷洗锅碗瓢盆,直到晚上10点才回家休息。对此,儿女们十分不理解,希望他们能离医院和病人远点儿,好好安享晚年。尽管夫妇俩明白儿女们的这份孝心,可他们还是坚持己见:“我们和患者家属打交道习惯了,能帮助到他们,我们心里也开心。你看我们身体健健康康,这就是最大的福报。”儿女们终是拗不过父母,只好一次次叮嘱他们要劳逸结合。

2017年正月初二,南昌下起了鹅毛大雪。上午10点左右,老万夫妇正收拾好炉灶准备去大女儿家时,突然几个病人家属迎上前来,一脸惊喜地说:“万大哥万大嫂过年也在呀,这可太好了,今天的饭菜终于有着落了。”一问才知道,原来过年期间,医院附近的餐厅都关门了,病人和家属只能每天吃点方便面和面包,病人不但营养跟不上,还吃腻了。两三天下来,本就不安的病人情绪变得异常烦躁。

万佐成听后,不忍拒绝家属们的请求,说道:“你们去买菜吧,我们等着。”说完,他掏出手机拨通了大女儿的电话说明原因,再默默把收拾好的炉灶放回原位。中午时分,家属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热气与油烟翻滚,菜香与锅铲碰撞,一碗碗番茄炒蛋、炒青菜、猪蹄汤相继出炉。饭菜的香味弥漫在冰天雪地里,有家属闻着菜香热泪盈眶地说:“今天总算有点年味了,谢谢万大哥万大嫂……”

一日三餐,熊熊炉火,“抗癌厨房”里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却浓缩了亲情的温暖,更寄托着这些经历人生无常的家庭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

50多岁的李春梅的丈夫患有白血病,多年省吃俭用存下的积蓄因为一场病花得精光,家庭重担全落在了李春梅一个人的肩上。她苦不堪言,可又不得不在患病的丈夫面前强颜欢笑,内心几近崩溃。还好,在“抗癌厨房”里,李春梅和病患家属们互诉心事,抱团取暖,她萎谢的心才渐渐复苏,有了坚持下去的毅力。

春去秋来,每年有上万人在“抗癌厨房”里做饭。令万佐成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小伙子的父亲刚做完食道癌手术,医生建议他父亲多喝泥鳅汤,有利于身体康复。于是,小伙子每天买来泥鳅,在“抗癌厨房”里熬出了一碗碗承载着父子之情的泥鳅汤,半个月后父亲顺利出院。出院当天,小伙子特意来感谢老万夫妇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给予他温暖,还留下了电话号码,邀请夫妇俩有时间去他们那儿游玩。

        只要不病,就一直干下去

2019年下半年,为了给患者家属多腾出点位置来做菜,老万夫妇关掉了经营十几年的早餐摊,他们说:“大家相处多年有了感情,他们离不开我们,我们也离不开他们。我们没什么钱帮他们,就尽点绵薄之力,让他们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吃好了,心情好,对病情恢复也能有所帮助。”

2020年,受疫情影响,江西省肿瘤医院设起了防疫卡口。病患家属没法再聚在一起炒菜,老万夫妇就想了个法子,让家属们点菜,然后他们一个洗一个炒,炒好后再由家属们依次取走。

老万夫妇付出了爱,也被爱包围着。18年来,不断有病人送礼物给他们:一位东北病人来医院复查时,特意从老家带来木耳;一位内蒙古病人给他们寄来了羊肉;一位杭州患者专程给他们送来了茶叶……夫妇俩总是拒绝收礼或收下后再回礼,因为重病已经让这些病人花了不少积蓄,生活十分艰难,何况自己只是举手之劳。

18个春秋,老万夫妇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把“抗癌厨房”用心经营下来。他们全年无休,坚持24小时不打烊,甚至连除夕都是开火的。他们手机从不关机,用心和患者家属交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他们在“抗癌厨房”外挂上牌子,留下联系方式,为没地方过夜的病人家属提供临时住所。年复一年,他们的善举终于得到了儿女们的支持,如今一到周末,儿女们就来“抗癌厨房”帮忙。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老万夫妇的带动下,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多了好几个“爱心厨房”;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政府出资13万元改造“抗癌厨房”,使厨房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常常有志愿者上门,帮忙清洗厨房的油污、打扫卫生……这些温暖的举动让老万夫妇相信爱会感染、会流动,他们坚定地表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会一直干下去,干到干不动为止。

2021年2月11日除夕夜,老万夫妇推出免费年夜饭,让病患在外也能感受到过年的气氛。吃着鲜香可口的饭菜,病人及家属泪流满面,哽咽道:“今年过年比往年更有意义,这么多人在关心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加油!”

大年初六,老万夫妇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由于在“抗癌厨房”做饭使用的是传统的高压锅和煤球,他们担心离开时间太长,遇到不会使用灶具的病患家属,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没去颁奖现场。

获得荣誉后,老万夫妇依旧像往常一样起早摸黑守在“抗癌厨房”里,唯一的变化是多了慕名前来探望他们的热心市民。寒来暑往十八载,经过千千万万人,老万夫妇用微弱的灯温暖着寒夜里的行路人,用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用陋巷厨房里的烟火烹煮出世间最暖心的菜肴。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

猜你喜欢

炉灶肿瘤医院夫妇俩
基于InCites数据库的学术机构科研竞争力分析
肿瘤医院护士消极情绪和心理资本对个体成就感的影响
烧不开的水
某肿瘤医院1180例外科患者住院时间超30天原因分析及对策
炉灶的快乐
《金点子生意》杂志社联合专利发明人举办—“旺佳”炉灶培训
等候秋天
猫咪分局
那些看不见的痛苦
下一站: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