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场理论关照下混龄教育中幼儿游戏实现路径
2021-04-16阮仁健
阮仁健
摘 要:游戏与幼儿教育共始终,是幼儿学习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实习场理论为幼儿园设计合理的游戏模式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为混龄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学生从“真游戏”中,体验“真实生活”,完善幼儿的认知,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认知能力和感受能力。
关键词:实习场理论 混龄教育 游戏 实现路径
1 背景
教育的真谛是现实生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实现自我,追寻到内心的幸福。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教育回归其应然目的,是现代教育提倡的价值追求。这种教育价值诉求也与实习场理论设计不谋而合。众所周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人真正的成长是社会性的成长,幼儿只有在社会中不断与同伴进行交往才能不断完成社会化,否则“狼孩”的悲剧将再次上演。在幼儿园教育中,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2 实习场理论与实习场理论指导下的混龄教育
2.1 实习场理论
现实生活才是幼儿学习成长的肥沃土壤。美国使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提出教育的本质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实习场”是由美国当代学者森杰在建构主义环境设计理论背景下提出的,该理论指出“实习场”既不是一个简单的实验室场所,也不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场所,而是一种基于具体的社会案例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在实习场中,幼儿面临的问题和进行的实践活动同其走向社会面临的问题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认知至社会认知的过渡。由此可见,“实习场”设置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其强调学习者在此环境中学到的知识并不是孤立的、虚构的、非真实的,而是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实践情景密切相关的,让幼儿真正体验社会生活促进其社会化,提升学习情景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性,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安全而又真实的成长环境。
2.2 实习场理论指导下的混龄教育
幼儿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社会化训练的有利途径之一。游戏教学现已成为幼师关注的焦点,“实习场”理论的本质要求与游戏教育的内涵不谋而合,成为研究幼儿园活动的主流理论。知识来源于人的生活实践,一般以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形式呈现,实习场理论意图是在一个真实的或拟真的知识境脉中,让幼儿进行计划、交往、协商、实施的体验式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获得知识,获得直接经验。因此,实习场作为一种具有“在做中学”、“情境性”、“与社会生活相关联”特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走进生活,给予孩子参与实践的机会,并通过发现和运用知识经验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实习场情景的混龄班级提供了真实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角色。混龄班级的构成为幼儿创设了人类社会的真实实习场。在这种混龄背景下的实习场中,幼儿园开展了以实习场理论为指导的混龄幼儿游戏活动,教师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具体活动内容指导方式,活动目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环节混龄教育开展的具体方式和指导策略,力求保证不同活动环节能实现自然过渡。
2.2.1 体验真实娃娃家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幼儿教育也应以食物作为其知识经验的基础。混龄幼儿园的活动以小厨房为起点,为班级创设真实生活场景,内设各种厨房设施,例如电饭煲、碗筷、杯子、烤箱等。混龄游戏开始前,经过相互协商或者在教师的辅助下进行角色分工,协调混龄班“家人”之间的分工,实施相应的游戏计划。混龄班”家人”在娃娃家里进行煮饭、做菜。在做菜时,混龄班家人有明确的分工,混龄家人小组的幼儿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事项,例如洗菜、淘米等;中组幼儿负责一般难度事项,例如使用厨具切菜;大组幼儿负责掌勺,中组幼儿来回端出大组幼儿做出的菜品,整理餐厨垃圾。混龄幼儿在这期间学会合作、學会分享、学会生活,在真实的小娃娃家中参与真实的任务,进行真实的操作。做出了简单的面点食品,幼儿在活动中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本领。
2.2.2 体验社会职业实习小场所
在园中设计相应的生活小场景,幼儿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真实生活情景。例如,我们以“新年”为主题,设置新年系列活动,让幼儿开展新年活动物品置办一条街,三个年龄段的幼儿结伴逛街购物时,无形中结成了自然互动环境。体验新年的习俗,同时进一步强化异龄儿童之间的交往、陪伴、互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学会情绪管理、学会与同伴相处,真正体验到移情,促进情感发展,幼儿利他行为游戏中体现越来明显有效。
通过实习场理论指导,混龄教育中的游戏活动可以更好地让幼儿在社会活动情境体验真实的生活,获得直接经验;幼儿通过解决活动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从而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获得全面综合性进步,利他行为得到进一步发展提高。
3 总结
实习场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与自己从事的活动、同伴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中学习知识,促进幼儿自身的社会性发展。实习场理论为混龄幼儿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撑,而混龄活动安排有效地克制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弊端,同时也缓解了多子家庭幼儿相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课题名称:间断性混龄教育背景下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HJG20089。
参考文献:
[1] 张博.学前混龄教育应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模式[J].教育导刊,2010(2):40.
[2] 张婕.国内外关于混龄教育的研究综述[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43.
[3] 张玉萍,苏彦捷.混龄编班对四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7(6):1397-1401.
合肥幼教集团高新区第三幼儿园 (安徽省合肥市 23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