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

2021-04-16李辉辉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成本控制建筑工程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要跟上发展趋势就必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过程,还需要集中精力管理经济成本并分析项目的经济预算,以确保项目进度顺利,并达到预期目标,这需要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预算;成本控制

前言

建设项目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对于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提高建筑公司的经济效益非常重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建筑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建筑企业只能充分认识到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在准备阶段加强经济预算,在建设阶段的加强成本体系控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权力和责任,这些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价格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1.缺乏明晰的权责体系

清晰,系统和科学的权力和责任管理系统是进行高水平的经济预算和成本管理的基础。随着建设项目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扩大,建设项目的经济预算和成本管理越来越系统化和复杂化。在实际的经济预算和成本管理工作中,包括项目建设阶段的划分和数据收集等阶段,通过制定每个阶段的目标权力和责任管理体系,确保每个阶段的员工都能协调工作并高效地进行工作。此外,如果无法建立明确的权力和责任制度,那么在经济预算和成本管理过程中就无法完善权力和责任,从而导致工作缺乏条理,不能快速完成工作,阻碍经济预算。

2、工程质量与成本控制统一性意识缺失

对于某些项目,许多建筑企业过分注重施工质量以提高经济效益,而没有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执行相应的成本控制和经济预算分析,忽略财务成本控制的问题。结果导致建设成本过高,甚至超出建设预算。另外,还有一些公司过度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不断降低经济成本,忽略材料质量,降低工艺标准,并且项目质量不满足合同要求,导致项目无法面向消费者,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企业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或建筑质量,还要结合经济成本和综合质量,综合分析和选择最佳方案。

3、成本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整个建设项目是由不同部门进行分工管理的,如果缺乏合作和合作意识,将为整体成本控制带来很大的局限性。例如,采购部门仅负责建筑材料的数量,而工程部门仅提供有关建筑工作和施工技术的指导。这种方法促进了各个环节的专业化,但另一方面来看这又会导致成本控制不完整,使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发挥作用更加困难,相应的目标无法实现。

二、建筑工程经济预算

1.预算成本管理

建设项目的经济预算主要包括在施工前阶段的积极预管理。预管理是一种主动管理并且预管理是最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因此,在施工前阶段,建筑公司根据现有的成本管理经验,采用相关方法来预测成本,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建立成本管理策略和预算等来确保所有广告系列的成本控制。

2.預算管理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数量持续增长,建筑工程规模也在扩大。相反,我国在建筑工程预算体系的建设和研究方面仍然存在重大缺陷。在实际的项目预算管理过程中,频繁的增、漏项,不仅阻碍了建设项目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工程建设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由于缺乏科学性和现有预算管理系统的完整性,我国建筑工程公司的分配转换过程更加困难,对有效提高经济预算和成本管理的准确性造成了阻碍。这是对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极其不利。

3.缺乏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人员配置不当,材料浪费和机械设备利用率低下的现象。因此,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管理工程项目节约工程预算非常重要。施工组织的设计是基于有序的材料,机械,施工方法,人工和技术措施的组织,以节省成本并合理化施工现场的施工和部署,以确保安全文明的施工。需要充分利用施工现场和管理流程进行协调和科学进行的全方位施工活动。

4.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

项目经理部门是完成建设工作的重要部门。在组织和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项目经理的中心位置。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必须在中标后对项目的所有经济活动负责。接下来,建筑公司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种监管和管理体系来建立。成本账目确定并执行不同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工作效率评估与个人利益相关联,并且实施了成本管理责任制。

三、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1、施工实施阶段的动态管理

(1)建筑材料成本管理

建筑材料占总成本的65%至75%,这是建筑公司管理的重点。建筑公司的成本控制应从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和剩余材料的消耗开始。首先,建筑公司需要选择高质量和低价格的供应商,并与这些供应商建立长期关系。对于单价高,需求量大的材料,有必要通过公开招标采购来规范采购,并通过合理竞争降低材料成本。关于材料消耗,购买前需要科学合理的计划。部门根据计划购买材料,当材料到达现场时,将对其进行严格、系统的检查和确认,以确认建筑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避免以次充好所导致的材料成本过高。

(2)工程机械成本管理

技术成本控制是指通常估计的使用技术的成本,例如技术安全和外部运输方面的成本扣除,约占总费用的20%到25%。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合理选择机械设备。仔细考虑构造表面,构造强度和构造过程,在不影响整体进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小心使用机器,提高机器的运转率来减少使用机器过多造成的成本花销,为了达到降低机器成本的目的,还需要定期维护工程机械,以确保机器的可操作性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人员和技术的成本管理

建筑成本占总成本的10%。人员管理和设备分为外部人员,内部人员和管理文化。制造商应建立设施和组织的管理,并应调整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达到减少开支的目标。

(4)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技术管理

按照“事半功倍”的原则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工程成本。技术人员需要与成本管理人员紧密合作并及时取得联系,由于职业特征的限制,管理人员通常只强调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而不是经济效率,所以需要重视成本管理人员通过结合经济效率和技术特征与工程师积极合作这一方面来提高工作效率。

(5)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是项目实施的重要基础,也是成本经理应关注的生产文档。因此,合同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合同管理期限为合同订立日期至保修期限结束之间。对于工程变更,合同各方应确认并确认工程变更的价格,处理签证和索赔,并确保项目的结算价格真实反映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抓住机会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建设项目成本核算是成本分析和评估的基础。项目经理需要计算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在月底,成本经理以报告本月实际进度和实际消耗的形式向其经理和部门报告。这样,公司可以一直了解成本波动,比较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仔细分析,确定原因,制定解决现有问题的补救措施并开发建设项目。这对于进一步加强成本核算很有用。因此,成本会计对降低建筑公司的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2、施工验收阶段

(1)完成竣工结算

项目完成的结算是评估建筑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项目完成后,建筑公司应尽快准备有关财务和技术文件,项目变更签证以及每个阶段的开票报告。同时,施工公司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提交有关竣工批准文件,及时完成竣工结算,并确保施工公司进行成本控制。这有助于制定诸如及时付款之类的任务。时间就是金钱。通过上述措施,建筑公司可以尽可能减少其内部运营成本。

(2)对比分析成本

项目成本的事后分析是偏差的主要经济和技术指标,通过将实际工作量,人工,材料,机械和其他消耗与建筑公司的预算成本进行比较来了解成本变化。分析和发现成本控制问题,总结动态成本变化的规律并积累经验,以采用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来帮助管理未来项目中的成本。

(3)评估成本

项目完成后,建筑企业应通过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来仔细考虑实际成本。根据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评估项目建设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利益相关者完成工作的有效性,并阐明和实施补偿和处罚制度。通过成本评估,员工可以了解薪酬和处罚的纪律,并通过意识形态上的了解系统,可以有效调动所有员工在工作场所的热情,并引导员工以节省和管理建筑成本为主,可以更好地实现成本的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设项目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对于确保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仅是确保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这也是确保项目各方利益的根本保障。因此,相关部门能够建立有效的经济预算和成本管理系统,密切监视项目的动态成本,并运用诸如牢固掌握经济预算等有效手段来实现建设项目的经济性。预算和成本管理研究非常重要,有效的成本控制将为我国建筑业在复杂的经济市场中立足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刘璟威.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策略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6):86-87.

[2]施永禄.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7):138-139

[3]仝彬彬.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問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08):93-94.

[4]王永亮,赵婧.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初探[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9):95.

[5]王济强.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的控制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06):57.

[6]刘真真.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与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No.242):123-123.

宜阳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李辉辉

猜你喜欢

成本控制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