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方略

2021-04-16

关键词:人才资源传统

熊 艳

(广西民族大学 传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澳门城市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澳门氹仔999078)

一、问题的提出

学界关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发展的人才支撑研究,最早始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此语境下,对农村文化人才的研究应运而生。王建平认为:“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战略的重点在于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1]还有一些研究侧重于民间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如安学斌认为:“正确分析评价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传承人的历史作用与当代生境,实现文化解困,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2]张雪梅认为,要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家庭启蒙、中小学灌输、高校教育提升、社会接纳五位一体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切实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与活力[3]。为此,有的研究着重围绕农村文化传承人的个案进行分析。比如,周品秋、马树发研究广西瑶族文化传承人蒋礼发多年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免费开展培训小学生瑶族舞蹈、瑶族歌曲等工作,培训学生达1200多人次[4]。党的十九大以来,相关研究不断深化。比如,侯波成结合乡村振兴特别强调,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文化繁荣,农村文化繁荣离不开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5]。张素英、陈振勇认为,农村文化建设人才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主要包括领导型、经营型、宣教型、科技型、人文型、法治型等人才。在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中,应遵循科学思想的指导,在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扶持人才、使用人才等环节打造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平台[6]。鲁可荣认为:“农村社区组织人才的培育必须与村落社区重塑相结合,对村落社区进行组织化再造,让人才培育融入村落社区日常生产生活,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村落社区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才能为整个农村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提供坚实的组织人才保障。”[7]

综上,在决胜脱贫攻坚之后,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时代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发展,如何强化人才支撑、唤醒与激活农村文化人才的文化使命等方面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基于这种认知,本文拟对新时代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人才支撑面临的困境进行剖析,进而得出有效纾解困境的方略和理路,以期推进人才支撑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良性互动发展。

二、互动与协同:新时代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与人才支撑的内生机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和精神文化供给失衡的问题。生产和提供更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路径,坚定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同任务。农村文化人才肩负着文化宣传和文化教育的使命,为加强广大农民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认识,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就要切实强化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进入新时代,农村的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也更加广泛深入。在农村文化发展处于机遇和挑战的双重环境下,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的融合交流使得文化发展更加多样化。为此,各级政府应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农村文化人才加强对民族文化历史、现实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学习,进一步坚定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包括文化人才在内的农村各类乡土人才的教育培训和扶持,尤其是针对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还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文化人才,着力强化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有计划地增加有关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面的内容,不断彰显其独特性、重要性。鉴于一些农村地区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相关公共文化活动,有效扩大农村文化人才融入农村文化生活的渠道,不仅丰富了农村娱乐生活,也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新的历史条件下,各地党委政府应不断优化对农村文化人才的管理、服务方式,在县(市)各相关部门条块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实行乡镇一级统筹的综合性管理服务,不断增强农村文化人才服务农村传统文化的整体意识和传承创新发展的观念,充分发挥其作用。

新时代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揭示了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与人才支撑的内生机理。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以人为核心”的乡村振兴风生水起。同时,广大农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不断增长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尤其是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解决农村精神文化供需矛盾已迫在眉睫,亟待通过挖掘和传承农村文化资源,激发人才活力,为农村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在此过程中,各地特别关注并发挥农村中小学的作用,将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适当穿插在相关课程教学当中,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体制内农村文化人才与体制外农村文化艺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为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三、在场与退场:新时代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人才支撑面临的内在困境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伟大实践,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对人才的尊重。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人才工作的论断更多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十九大报告把人才工作提升到民族复兴的高度。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视角来看人才工作,尽管建树颇多,但依然面临不少困难。一方面,有一批农村文化人才扎根基层,推动了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存续与发展。另一方面,更多的农村文化人才大量外流,在一些“空心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农村文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种奇特的“在场”与“退场”并置的现象,构成了新时代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人才支撑的特殊“景观”。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乡村两级。管好用好乡村基层党政管理干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就牵住了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牛鼻子”。当前,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在传承创新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无序管理和失范发展的问题,导致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相对分散,不成体系,存在形式也较为多样,大都散落民间,有的面临遗失。全面决胜脱贫攻坚之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将不断丰富发展。实践表明,乡镇领导班子作为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基层领导干部,相比基层群众,他们既是基层各项工作的组织推动者,也是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主体。他们离农村最近,不管是地缘层面还是心理层面,都对农村和农民最有感情、最为熟悉,对农村的传统历史文化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是其他人才队伍所不具备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两方面优势的结合,能够使他们在立场、利益、习俗、语言交流、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融入农民之中,深度参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进而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参与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中来。当前,就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工作而言,乡镇领导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乡镇领导干部的工作量也日益繁重,抓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时间、精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相较发展经济而言,文化建设的动力不足。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有的乡镇领导干部缺乏文化资本,知识储备相对匮乏。虽然工作部署相对较多,但是扑下身子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除了乡镇领导干部外,乡村两级其他干部尤其是村委干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等,他们战斗在基层的最前沿,是具体实施文化传承发展的指导者,也是当事人。从理论层面来看,农村传统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并固化的一种群体性认知,不仅包括生活方式,也包括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情感偏好等精神层面。在这个场域中,农民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发展文化也是为了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在需求和现实之间,乡村的普通干部是连接两头的“润滑剂”。这种“润滑”功能,主要是指文化传承的“技术指导”。有的地方,乡村干部和驻村队员帮助农民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协会、歌舞剧团,并进行具体指导,切实促进了农村文化资源创新发展。还有的地方,乡村干部带头做文化专管员,利用特长,发挥优势,组织开展了大量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传承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如湖北恩施州红土乡的许多农村,就依靠当地文化专管员的指导,建立了莲湘、耍耍、傩戏、舞狮、跳丧等10多个“歌舞团”,在节庆祭典、红白喜事等文化活动中起到了娱乐群众、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虽然这支队伍热情较高,但无论是结构还是能力,都有待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为:在学通弄懂文化传承有关知识,把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政策送进千家万户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从能力来看,既能跳出农村看农村,又能以宏阔的视野推动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农村文化精英是文化传承、产业兴旺的示范者、带动者、领航者,他们主要由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乡村教师、农民企业家等组成,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特殊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技艺和能力,和农民之间具有浑然天成的血脉亲缘,既能和农民打成一片,又深知农村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注重恪守道德规范。其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具有特殊技能,对农村文化资源的认识与研判能力也较为敏锐,是广大农民精神成长的引路人。以乡村教师为代表的农村文化精英具有较强的带头示范作用,他们与农村青少年既是师生关系,又是同乡关系,其道德人格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深远,是农村孩子精神世界的导航者。农民企业家善于经营开发,大多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对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有参照对比的敏感,在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中更具难能可贵的理性和头脑活泛、人脉广泛的优势,尤其是在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他们是不可替代的“经营者”。可以说,作为核心力量,上述这些人才在引导、教育、示范、传播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这支队伍动力不足,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从发展模式来看,如何创新并实施“传承人+文化资源+文化创意+生产性保护+互联网”等全链条的创新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从运作机制来看,如何建构一种利益驱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环境看,农民企业家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经营,带领农民闯市场、办实业、兴家业的氛围还有待进一步营造。

农村“五老”和乡贤士绅是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监督者和协调者。讲政治、重公道、有威望是这一群体的最大特征。在村规民约和家风家训的制定实施过程中,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既尊重了传统文化礼俗,又推动了移风易俗。在弘扬法治、维护伦理、调解纠纷、凝聚乡邻、活动组织、协调事务等方面,他们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重塑乡村文化发展体系和传承规范。他们往往经历丰富,协调能力强,善于开展农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乐于把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为此,应充分发挥他们在威望和资历方面的优势,比如在讲解文化传承政策方面,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讲话都有不少,通过这些乡贤士绅的阐释,用当地的“土话俚语”解读政策,更接地气,更易入心入脑入耳。在组织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相关活动和项目建设方面,认真听取这些乡贤士绅的意见和建议,使活动的开展和项目的实施更加适合村情民意。他们从活动谋划、技术指导、筹措资金、组织协调等多方面给予言传身教和点拨指导,为文化传承活动保驾护航。

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农民是主体,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再好的战略和规划也难以实施。当前,农民队伍也出现了职能分化和职业分流。尤其是近年来农村资源输出和输入不成比例,使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人员外流,“失血”严重,现有人力资源难以支撑农村经济和文化传承的良性发展。即便是“在场”的农民,结构也严重失衡,老弱病残占据主体,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这些“退场”者在外面的世界经过锻炼和磨砺以后,各方面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如何引导“退场”者返回火热的农村一线,是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一个比较有利的现象是,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深入开展,广大农村的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剪不断的乡愁”对身在外地的游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受乡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在外务工人员都会在一个适当的节点选择回到农村生活创业,他们同时把城市文化资源带回农村,与当地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碰撞、整合,逐渐建构形成一个新的以农村文化为核心的城乡文化一体的文化结构模式,这种“文化反哺”无疑是对农村文化失血现状的一种补救。当前,“在场”与“返场”的农民队伍数量已相当可观,但如何唤醒他们的活力是问题的关键,即如何强化巩固广大农民在农村文化场域的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资助帮扶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使农村传统文化不因话语权的弱势而被城市文化消费、绑架。如何实现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育,让农村教师、知识分子成为更具现实意义的“传承人”,进而培养更多后备人才。如何通过“优惠、扶持、保障、激励”等多方面措施,调动广大农民对文化传承工作由被动接受转向自觉认同、主动参与、共建共享。

四、唤醒与激活:新时代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人才支撑的对策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8]为此,应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一)统筹规划,加强新时代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要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建构一个社会力量广泛支持、文化旅游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党委组织部门宏观指导的工作体制和格局。从政治引领方面来看,要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的政治吸纳,把他们放在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来看待和使用。从规模来看,数量要足够宏大、充足,才能适应广大农村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在结构、素质、作风等方面,要能够扎根基层,深入农村,引领推动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扶持、示范带动等人才队伍建设的中心环节,完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以能力、素质为重点,解决数量不足、结构不优、活力不够等突出问题。从评价指导方面来看,要建立一套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应用好考核结果,通过考核评价建立相对完善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协调、督促、落实制度。

(二)以用为本,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构党委政府主导、农业农村和文化旅游部门牵头、公益性培训机构为主体、市场力量和多方资源共同参与的农村文化人才教育体系。同时,发挥高等院校、文化传承基地、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文化馆、图书馆以及一些文化创新企业的作用,加快建设一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培训基地,提供更好的培训、实训、实习平台。围绕农村文化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升,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大纲和培训方案,用好网络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培训的多样化供给。要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培训项目,采用集中学、分组学、线下学、线上学、实训学、案例学、观摩学、演练学、交流学等方式,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对培训质量要强化评估,全程跟踪和后期回访,提升培训效能。支持涉农高校设立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研究和教学机构,采取量身打造、委托培养、订单服务、弹性学制、柔性方式、半农半读、上门送教、田间课堂、网络课程、慕课推动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在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在农村火热的文化传承一线提升能力水平。

(三)引育结合,着力优化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干部队伍建设要从选配上下工夫,乡镇一级领导班子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懂文化传承的干部,要把是否善于抓落实作为重要条件,以用人导向促进各项文化传承发展政策及时有效对接落地。从结构上看要不断优化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文化结构,注重培养在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干部,实现由管理型人才向文化技术型人才的转变。乡镇文化专干是骨干力量,必须业务精通、精干高效,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乡镇文化专干的管理机制体制存在不少问题,要从制度上加以理顺,形成一个条块结合、择优使用的管理体系。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文化对口帮扶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宣传、文化、旅游、新闻、广电、教育、卫生、体育等相关部门,以文化下乡或文艺下基层等形式,深入到农村,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从而实施文化帮扶。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是重中之重,可以综合采取下派、交流、外引、内培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宽来源渠道,着重从懂文化、懂传承的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乡贤士绅以及务工返乡人员中选优配强村级两委干部。注重从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门选派第一书记,把懂文化传承的精兵强将选出来、派下去。要进一步突出农村文化精英在引领和传承农村文化上的特殊作用,树立农村文化精英在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的核心地位,充分释放他们的活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本地籍贯在外工作“人才库”,打好亲情牌,吸引“退场”人才回归创业,不断壮大“田秀才”“乡创客”“土专家”等乡土文化人才队伍。高校毕业生是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吸引他们返乡,要有积极的引才政策,激发他们扎根乡村文化传承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参与文化建设,施展自己才华,不断成长锻炼。返乡人才的后续措施要及时跟进,尤其在财政、金融、税收、保险、土地、生产、营销等方面出台相关激励、扶持政策,为他们投资兴业、传承文化保驾护航。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壮大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提升农村创新创业层次水平,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投资兴业、传承文化更加便捷、更加舒心。要进一步强化乡贤士绅的特殊作用,建立一套发挥他们作用的长效机制,充分用好这笔宝贵财富。要关注从农村“退场”的企业家、从机关退休的干部和“在场”的乡村能人。企业家走出农村,经营有方,先富起来后,要引导他们叶落归根、反哺桑梓。退休干部管理经验丰富,要引导他们关心家乡文化建设。乡村能人扎根乡村,最了解农村,对农民最有感情,用好他们,可以带动、影响一大片。要建立乡贤议事委员会等相关组织,让他们参与解决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中的“难事” “大事”,不断提升文化传承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柔性引进专家智力服务,设立一批专家服务基地,集聚专家资源,为文化传承提供咨询、指导。广大农民是农村文化传承的主力军,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自办相关活动,对农村的文化大户要尤为重视。地方政府可以进行必要的文化扶助和支持,引导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农民,尤其是有一定技艺和基础的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业余文化骨干、文化热心人、文化能人,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展文化活动,激活广大农民的内生动力。对那些有一定专长的文艺人才,尤其是非遗传承人,要强化公共财政支持和公共政策引导,构建农村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利益引导机制,调动广大农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四)多策并举,营造尊重、用好、集聚农村文化人才的良好氛围,尤其要重视农村非遗传承人。当前,在我国的非遗传承人分级管理中,国家和省级传承人受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县乡一级的传承人往往缺乏关注,为此,要深入落实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要求,建立健全以思想素质、文化素养、技术水平、传承能力、辐射带动等为主要指标的农村文化人才评价体系。除了在物质上可根据名录级别定额补助之外,地方政府也应该重视通过颁授荣誉称号、在当地媒体上表彰等方式赋予农村文化人才更多精神嘉奖。传承人的主管部门要在服务方面采取更便捷的措施,为遗落在民间的高水平农村文化人才提供增补、补录的机会。人才激励是尊重人才的重要举措,要从政策上、经济上、生活上给予支持、帮扶和照顾。生产性保护是一项未来可期的伟大事业,要广泛调研,研究谋划,出台政策,鼓励他们引导创办、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组织和农村文化传承类企业,在生产性保护中传承文化、创新创业。以乡镇为单位,动态完善农村文化人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能工巧匠等农村文化人才信息库,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农村文化人才制度,开展农村文化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宣传农村文化人才典型,进一步营造集聚人才、传承文化、振兴乡村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加大投入,激励农村文化人才在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中建功立业。加大投入是创新发展的必要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在预算中加大相关经费的保障力度,并随财政增长情况动态调整。仅仅依靠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政府要同步出台投资文化事业在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采用期权、股权、分红、奖励等多种手段,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政府和社会对农村文化人才的投入要注重集约利用,打造品牌,形成规模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这方面,各地有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广西集中力量打造歌圩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歌圩文化曾经面临着传承发展的难题,但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通过财政支持、多元投资培育民族声乐、民族器乐、民族舞蹈人才,提供“三月三”“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文化交流和唤醒文化记忆的展示平台,不断扩大影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参与到歌圩文化活动当中。如上金乡陇那屯民俗歌圩节,就已经形成了乡村文旅产品与开发体系,有效传承创新了当地的山歌、舞龙舞狮、天琴表演等农村文化资源。除了本级财政的投入,还要争取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主要是积极申报各种人才专项、文化传承专项经费。通过政府的投入、支持、引导,撬动文化精英回流农村建功立业。这些“返场”者的潜力一旦激活,就会发挥良好的辐射带动效应。如广西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毛家村,通过习俗与节庆的力量来引发乡村精英回流。该村通过延续数百年的祠堂,形成了一种春节归乡的“向心力”,毛家村籍的在外人才,每逢春节都要归乡,带领未成年子女,在祠堂诵读毛家祖训,参与祭祖活动。近年来,一些归乡的毛家村青年充分发挥了本村文化传统与资源优势,利用自身在城市社会中经营、学习所得的融资资源、文化交流关系、园林景观知识、旅游发展观念等,将毛家村打造成了文化氛围浓郁的文旅胜地。

(六)借力“互联网+”,为激活农村文化人才赋能。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互联网在农村的迅速普及,乡村怡然自得的精神意象驱使着人们亲近自然,回归乡村。一方面,对许多有乡村情怀的文化创意工作者而言,原来靠城市带来的集聚区域优势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吸引力,他们逐渐从大城市撤离,选择在农村成立创意工作室、经营民宿客栈等方式自主创业,这些新兴群体正逐步成为农村有文化生产专业特长、热衷文化事业的新村民和主力军。另一方面,一部分原来从农村“退场”的青壮年农民在经历了长期在外漂泊的打工生涯后,瞅准了国家鼓励返乡创业就业的政策红利,开始把目光投向家乡,借助互联网的风口,助推家乡文化。“退场”的青壮年农民选择“返场”回归农村,利用家乡特有的民俗文化和生态产业等优势在“快手”“抖音”等平台上做起了直播,变成了直播内容的创造者和UGC的生产者。同时,“互联网+”和美丽乡村建设还给一些有才艺的农村素人创造了进入互联网赛道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新时代农村文化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他们在“互联网+乡村”的新模式下,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零散就业和留住农村文化人才等问题的新路子。政府和文化相关部门应因地制宜,捕捉和善用本地的文化风貌和物产特点,做好正确引导,培养起村民融入“互联网+”的传播意识,鼓励农民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构架,将“UGC+PGC”相结合的内容生产模式带入农村,重构农村文化资源的传承模式,打造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IP。农村优质文化内容带来的良好传播效应和社会效应对美丽乡村也是一种正面宣传,而这种影响力又可以激活更多资本的注入,集聚更多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回归农村,改变农村文化人才大量外流的局面。

猜你喜欢

人才资源传统
人才云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资源回收
老传统当传承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