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致病机理及防控
2021-04-16余伟峰
余伟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贺州 542801
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不能有效地做好预防工作,该病对于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影响,给猪场的养殖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
1 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致病机理
1.1 流行病学
大肠杆菌属于肠杆菌科类,其所包含的范围极为广泛,既有能够促进猪消化的正常杆菌,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猪出现肠道疾病的病原菌。大肠杆菌可以在生猪肠道内灵活运动,生猪之所以出现大肠杆菌引发的腹泻,主要是由于菌群失调所引发的,由于外界刺激或者是自身机体出现缺陷,导致其无法正常的控制体内的大肠杆菌,肠道内聚集了大量的水分、电解质等物质,因此引发生猪腹泻。大肠杆菌在生猪的大肠、小肠以及回肠等多个部位都有寄生,同时在生猪生活的猪舍以及日常饮水、饮食的食槽和水槽中也有大量的大肠杆菌聚集,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疾病的防控难度。
1.2 致病机理分析
大肠杆菌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于宿主的条件也有所要求,比较常见的是肠毒性大肠杆菌,该病菌主要分布在猪的肠道黏膜之上,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大量毒素,导致生猪出现腹泻的症状。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仔猪最容易因为大肠杆菌引发腹泻,之所以如此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首先仔猪的身体器官发育本来就不是十分的完善,抗病毒能力相对比较弱,部分仔猪存在有生理方面的缺陷,无法正常快速的吸收小肠上过多的水分,因此导致仔猪腹泻。其次,则是由于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实施不到位,猪舍内卫生环境脏乱差,食槽以及水槽等生猪频繁接触的部位留有大量的细菌,这样也容易导致生猪患病。对于仔猪来说,如果其腹泻症状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当腹泻超过机体承受能力时,仔猪就将会严重脱水,甚至最终会脱水死亡。
1.3 临床症状分析
该疾病不同年龄段的生猪均有可能发生,而且不同年龄段仔猪的临床表现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新生仔猪由于抵抗力比较弱,因此仔猪的各项症状通常表现的比较严重,持续性腹泻很快就会导致仔猪脱水,一旦进入到脱水症状之后,仔猪死亡率就将会大幅度增加。同时在出现大肠杆菌性腹泻之后,仔猪还可能伴有其他不良症状,比如说败血症,而且病猪很容易出现休克症状。对于哺乳仔猪来说,其主要临床症状则表现为中度腹泻,由于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全,日龄比较小,因此仔猪对该病的抵抗能力比较弱,体重迅速下降,死亡率比较高。成年猪与育肥猪也可能感染该疾病,其感染之后则可能突然死亡,眼睑部位出现明显水肿,体重下降明显,密集性爆发比较少,以散发为主,患病后大部分都能够自愈,死亡率比较低,在30%左右。对于处于繁殖期的母猪或者是种公猪,则可能会流产或者是出现膀胱炎、肾炎等病症。
2 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首先与养殖者滥用抗生素有着密切的联系,频繁大量的使用抗生素,将会使得大肠杆菌对部分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在腹泻发生后治疗效果不明显。基于这样的原因,在防治该疾病时,首先要避免抗生素的滥用,生猪养殖期间,不能为了增强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随意滥用抗生素。任何抗生素的使用都要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有序运用。同时,如果生猪已经出现了大肠杆菌性腹泻,如果养殖场的养殖条件比较理想,配备有实验室则可以利用药敏试验选择对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如果发生大肠杆菌感染需要迅速让生猪口服含有葡萄糖的电解质口服液,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生猪因为腹泻所引起的脱水,在治疗酸中毒时效果相对来说也比较显著。
其次,在预防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时,应当重点从饲养管理方面入手,如该疾病仔猪更易感,其主要是因为仔猪的机体发育不完全,抵抗力弱,在预防仔猪发病时,第一步应当从分娩环节做起,在母猪分娩时保证产房干燥,做好产房消毒清理工作,防止初生仔猪舔舐带有病菌的物品,给仔猪提供一个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要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养殖场内生猪出栏之后,要对猪舍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并且将猪舍空置一周左右的时间,然后再安排新猪进舍,避免交叉感染。此外,仔猪在刚刚出生时,抵抗力相对比较弱,其抗体的获取主要依靠母乳,因此必须要保证初生仔猪能够在第一时间吃上母乳,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强仔猪的机体免疫力,预防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生。
最后,要做好防疫工作。生猪养殖期间可以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免疫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如对于母猪来说,可以给其接种2 次疫苗,即产前和产后各1 次,产前接种可以防止母猪感染该疾病,影响繁殖效果。产后接种,则可以进一步增强母猪的免疫力,保证仔猪从母乳中获得相应的抗体。在疫苗接种时要做到定时定量,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总之,猪大肠杆菌性腹泻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将会导致生猪严重脱水,不利于生猪的健康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病猪死亡,因此,针对猪大肠杆菌性腹泻,必须要尽早采取措施治疗,在日常养殖期间,则要加强对相关疾病的防控,保证生猪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