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治
2021-04-16多杰仁青
多杰仁青
青海省刚察县哈尔盖镇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刚察 812399
随着羊养殖业的不断扩大,羊小反刍兽疫也不断发生,这和养殖规模扩大但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在防控本病的同时需要提升饲养管理水平,以避免本病的发生。
1 病原简介
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单链RNA病毒。该种病毒粒子呈现球状外观,具有囊膜[1]。本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失活。在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下,也能很快被灭活,但其对低温较为耐受,可以在冰冻的组织中保持较长时间的活性,本病毒对常见消毒剂敏感,如乙醇、乙醚、碱类和碘化物等,这些消毒剂能够迅速将其杀死。
2 流行病学
本病的传染源为发病羊和隐性感染者,未发病的带毒羊,其它的发病动物以及带毒动物,也能够对本病造成传播。尤其是处于亚临床感染的病羊具有潜在的传染性。本病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和呼吸道。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传播,发病羊的粪便以及鼻腔、口腔内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的病毒。这些分泌物排出时就会携带大量病毒,当健康羊接触到这些带有病源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时,便可以引起感染和发病。此外,当健康羊饮用被病毒所污染的饲料饮水的时候也会出现感染发病的情况。处于哺乳期的母羊,乳汁中可以携带有病毒,也可以经由乳汁传播病毒[2]。本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羊,绵羊和山羊都能够感染本病,其中山羊的易感性更高,在感染后,出现最急性型病例的也最高。而绵羊在感染后,多呈现出亚急性的发病经过,甚至一些野生动物也能感染本病,如鹿和羚羊等。此外牛和猪对本病也具有一定的易感性,但感染后往往不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多为亚临床经过。羔羊在感染本病后,病死率最高。
3 临床症状
本病根据其发病的情况可以将临床症状分为三种类型,即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3.1 最急性型
本型病羊多见于山羊,发病通常是在经过2 d左右的潜伏期后,病羊突然出现体温升高,可以达到42 ℃左右,精神不振,被毛竖立,食欲下降,甚至食欲废绝。病羊不断出现流泪,黏膜溃疡,口腔内的卡他性炎症,有时病羊尚未出现这些临床症状即死亡。病羊还可见便秘,后期逐渐转变为腹泻,但粪便中不含有血液。随着病程的延长,病羊体温迅速下降,衰竭而死亡,本病的病程最长为5~6 d。
3.2 急性型
本型的潜伏期约为3~4 d,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与最急性型表现一致,但发病后的病程稍长。尤其是浆液性鼻液逐渐转为粘脓性的,并会将鼻孔堵塞,在上颚、咽部等出现溃疡。打开口腔可见其表现为坏死性口膜炎。病羊食欲下降,但饮欲上升。不断出现咳嗽,尤其是在发病后期,逐渐转变为呼吸困难。母羊表现为阴道炎,在阴道内有大量的粘脓性分泌物,处于妊娠期的羊,在感染本病后,容易出现流产。本病在发病后的病程通常为8~10 d。
3.3 亚急性或慢性型
本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在早期的症状与急性型相同或相似。而在后期,鼻腔和口腔周围以及下颌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结节和脓包,这也是本型的较为典型的症状,发病羊的病程通常在10~15 d。
4 病理变化
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可见其眼睛表现为结膜炎、口腔内出现坏死性口炎等。疾病还常延伸到咽喉和硬腭等部位。在羊的胃内有糜烂性坏死灶,并伴随大量出血。肠黏膜表面糜烂或出血性坏死性病变,还可以出现特征性的线状出血或者是斑马纹状出血斑。病死羊的淋巴和脾脏均出现肿大,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坏死灶。
5 诊断方法
本病通过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观察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应用实验室技术。
实验室技术多采用PCR技术、中和实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尤其是PCR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具有非常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该方法通过检测羊小反刍兽疫的病毒基因来检测病料中是否含有本病病毒以确诊本病。中和试验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很难进行大规模的试验和应用。其主要原理是应用抗体和抗原相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临床上也应用较为广泛。即可以从受到感染的细胞和病理标本中,检测出是否含有小反刍兽疫病毒。结果通常在1 h内即可判定本方法。具有快捷和灵敏等特点,适合于临床应用。
6 防治措施
本病的预防是通过疫苗接种,在本病的疫区要注重接种小反刍兽疫灭活疫苗,并在接种之后定期对羊群进行抗体检测,以确定疫苗接种的效果。在接种疫苗后还需要提升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水平。给羊群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重羊舍的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和污染物的清理、消毒等。养殖场一旦发生本病,应立即通知政府对养殖场和周围一定区域内进行封锁,并扑杀发病羊。还要将发病羊所在的羊舍的饲料、饮水、粪便、其他污染物全部进行清理和无害化处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