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电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1例

2021-04-16熊慧侯涛王斯斯赵夏焱何燕胡春宏刘平

中国肿瘤临床 2021年4期
关键词:侧脑室组织化学母细胞

熊慧 侯涛 王斯斯 赵夏焱 何燕 胡春宏 刘平

患者女性,31岁。因“间歇性头痛头晕伴呕吐1个月余”2018年3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术前MRI 示:左侧顶叶及侧脑室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脑胶质瘤可能(图1A)。于2018年4月行肿瘤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顶枕叶占位)组织多块,共7 cm×7 cm×3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密度高,核异型有多形性。微血管增生伴有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符合间变型胶质细胞瘤,部分区域呈胶质母细胞瘤世界卫生组织(WHO)Ⅲ~Ⅳ级。免疫组织化学示:CK(+),EMA(-),GFAP(+),Syn(+),MGMT(+),MBP(-),S100(+),Neu-N(-),IDH1(+),ATRX(灶性+),P53(+),Ki-67(热点区20%+)。基因检测结果示:IDH1 突变型,IDH2 野生型,1 p/19 q 无缺失,TERT野生型,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H3F3A野生型,BRAF野生型。术后MRI 示:颅内占位性病变,左侧额顶部术后改变,术区积血、水肿,左侧脑室三角区异常强化灶,部分残留(图1B)。诊断:左侧顶叶及侧脑室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IDH1 突变型,MGMT 启动子甲基化阳性)R2 术后。2018年5月行术后放疗:98.8%PGTV 60 Gy/30 F,97.1%PTV 56 Gy/30 F,同步予以替莫唑胺75 mg/m2qd×42 d。2018年7月予以单药替莫唑胺辅助化疗(150 mg/m2连服5天,每28天为1个周期)。2019年5月复查MRI 发现病灶较前稍增大,范围<25%(图1C),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建议加用肿瘤电场治疗(tumor treating fields,TTFields)。2019年5月加用肿瘤电场治疗至2020年3月(疫情期间不便购买贴片停止使用),患者依从性好(图1D)。截至2020年4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

图1 头部MRI

小结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目前,手术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及辅助化疗(stupp方案)是GBM的标准治疗模式,但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中位生存期仅14.6个月[1]。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TTFields 在高级别GBM 中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有研究[2]发现,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加用TTFields,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例患者放化疗过程中,肿瘤得到较好的控制,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肿瘤电场治疗,复查MRI 提示肿瘤进一步缩小。但TTFields 的价格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本例患者的疗效和结果为国内个案报道,未来亟需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病例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侧脑室组织化学母细胞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谈谈母细胞瘤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检测中的应用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