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融合趋势下培训管理的创新与探索
2021-04-16杭州金融研修学院课题组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课题组
21世纪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关于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我行的人才质量。近年来,杭院始终围绕“学员满意学院”建设目标,聚焦培训管理创新研究。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对传统培训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停课不停训”的要求极大促进了线上培训的发展,同时,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影响下,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度渗透到企业培训的每个环节,疫情和转型的双重持续影响,必将引发培训业界的快速变革,进而诞生新的培训业态。从长期来看,线下培训的模式在当前受到的冲击或许能够转化为契机,将现在的线下培训模式逐步过渡到“线上+线下”复合培训模式,走出一条双线融合的创新培训道路。
一、现状分析
(一)杭院OMO探索
杭院作为工行重要的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传播基地、人才培养基地、聚合创新基地和专业示范基地,主要负责实施工商银行中高级干部人才培训,开展培训项目、教学资源开发,做好网络大学运营维护和在线考试等工作。在企业培训的过程中,杭院始终铭记将工商银行打造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奋斗目标,牢记教育培训“服务全行战略目标实现”的初心,持续不断地在企业教育培训领域进行摸索,将企业培训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我行工作重点进行紧密结合,在不同时期的培训中各具特点。
表1 综合化零售专业人才培训项目课程设置
“综合化零售专业人才培训项目”是总行“十大专业型人才培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根据“大零售”战略发展需要,围绕专业能力提升开展培训,采取“面授+网络”的方式,分总分行两级实施。
在“十大专业人才”项目中,学制一年,有必修、选修、面授、网络等不同课程,学员须修满学分方可结业。面授培训和网络培训均设有考核环节,面授培训是几天集中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考察,网络培训是每门课程结束后需完成测试方可视为通过。
表3 “青年”系列活动概述
图1 OMO教学模式
从课表和管理细则可知,培训过程包含了线上与线下两部分,分为不同类型的课程,但同属一个专业方向,线上线下课程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只是一部分课程通过网络方式自学完成,一部分课程通过传统的课堂面授方式完成。这样的双线融合模式还处在比较基础的阶段,针对性不强,个性化开发不够,没有真正发挥出线上和线下学习各自的优势。
此培训项目是为某分行培养后备人才而实施的,根据前期需求调研的结果,整个项目分为不同模块的课程,在“管理自我”“管理他人”“管理业务”“管理组织”等几个版块设置相应的课程,实施过程分为八次进行,每次时长一至两天(见表2)。虽然在课表中没有体现出现场授课和直播授课的区别,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或者统一组织学员在教室,大家一起通过多媒体观看直播,同时,现场有工作人员和班委组织纪律;或者邀请老师直接去现场,大家以线下培训的方式进行。除正常的授课外,项目还开展了“青年”主题活动,进行持续性地在线社群运营,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网讯等方式提高学员学习的参与度和热情度,利用网络社群活跃培训氛围,具体内容见表3。
此项目与“十大专业人才”项目相比,双线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自学的网络课程外,直播授课是以双师课堂的形式进行,并且有些线下授课效果更好的课程,会直接请老师进行现场讲授,这样,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借助线上线下培训各自的优势,可以选择多种形式呈现给学员。在课堂外的培训运营活动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将社群运营与课程的不同模块紧密联系,开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线上课外活动,充分贴合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的特点。
虽然此项目在核心环节已经将线上线下两部分融入其中,并且在培训班管理中也添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双线活动内容,但在融合的方式方法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因为授课时间被拆分为八次分开进行,每次间隔时间或长或短,不管是直播或者线下授课,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线上活动能够持续性地吸引学员的关注,但关注热火朝天的活动外,如何真正使双线融合的培训效果提升培训对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构建OMO模型
扁平化链接是教学资源整体优化的最佳途径。1吴国强.智慧教育:“O2O”视域下的教学系统重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12):112-117.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效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了技术可能性。OMO的资源链接,实质是一种扁平化的资源策略,就是不同途径的教育各具所长、分工合作,减少中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和信息时滞的缺陷,实现点到点的直接传播,使资源运用扬长避短,依据各自优势建立互补互惠的资源链接协作关系。OMO的扁平化资源策略,从整体上优化了资源,大幅度提高了资源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形成了闭环链接的资源共享。学员通过优质线上教育聚合的超大学习增量,能够最大限度地共享并不增加的学习成本,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员可以实现不同层次的“精准”学习。
系统化管理是教学质量和资源共享的科学保障。在OMO的教学模式中,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施线上线下同步的系统化管理,将线下线上平台系统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不仅可以实时针对教学过程和学习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全程指导和教学质量控制,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管控资源链接,实现多方有效协同,使教学资源生成规模效应和生态效应。在双线融合趋势下的教学系统,需要具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教学的创新意识,充分体现网络时代节点、连接、网络、知识流的关联认知策略,利用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资源使培训资源效益最大化。2(美)西蒙斯著,李萍译.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5(8):9-13.
基于以上思考,在双线融合趋势下的OMO教学模式,应该是线上线下互通有无的。根据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特点,将学习活动变得多维度、广视角,线上学习擅长的,是工具运用、自由交流、自主学习,所以设置学习圈监督学习、聊天群随时交流、线上课程自由选择等模块;线下学习擅长的,是高效管控、实务训练、成果监督,所以设置师生现场互动、实践强化、考察考核等模块;重要的是,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是一体两面的,线上收集的学员学习数据为线下活动的组织提供参考,线下活动的效果对线上学习起着助推作用,二者互相激励,共同保障学员学习体验。
二、对策建议
为适应人才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在线上学习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持续提升学员学习体验,对培训人提出了未来工作新的发力点。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影响下,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度渗透到企业培训的每个环节,再加之疫情对培训行业产生的持续且深远的影响,必将引发培训业界的快速变革,进而诞生新的培训业态。在线上线下学习逐渐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从培训管理、培训团队建设、培训运营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做好培训支持。
(一)培训管理向前后端延伸
培训管理需要结合线上与线下的优势,总结和萃取线上培训的宝贵经验,将线上培训的优秀做法有效迁移到现场培训。从现代人的学习与社交需求出发,通过线上班级管理工具,组织各类学习活动,连接学员,实现其现场班级的物理归属和线上班级的虚拟归属。通过利用微信、教室、硬件各种线上和线下资源突出学习场域的营造,注重发挥线上工具在现场培训前和现场培训后连接学员、增强体验的价值。加快在线运营工具的选型测试,发掘其在项目调研、学习引导、学习分享等方面的价值,实现线上服务线下,双线发力,进一步提升学员黏性。
(二)建设高水平的培训运营队伍
图2 教育培训行业发展逻辑
巩固优势,实现从培训实施团队向培训运营团队的转变。突破传统培训实施只关注培训项目实施环节资源协调的单点概念,将培训运营理念和手段引入和贯穿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培训实施、效果评估等培训管理全流程,特别注重在培训项目设计和效果评估中发挥积极作用。持续探索和提升培训运营在资源协调、课程诊断、学习促动中的综合价值。进一步提升培训管理内涵,通过项目设计、场景搭建、场域营造、工具导入等方式提高学员参与度,提升学员学习体验,真正实现培训实施向培训运营的转变。深入开展课堂破冰、促动引导、经验萃取、复盘、场域运营等教学活动,提升运营在课程诊断、学习促动中的作用和附加值。
(三)实施全流程的培训运营
线上学习百花齐放。持续探索线上运营模式,丰富运营内涵,提升运营能力。利用线上培训成本低、覆盖人员多、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针对知识性强、复杂度低的内容优先选择或推荐选用线上运营。从课程内容设计为出发点和核心点,把握学员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在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时长设计、培训对象遴选、学习方式多元化组合等各方面做到以人为本、综合考量。线下学习发挥优势。线下授课有网络学习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同时需要承认,学员受课堂外的诱惑越来越多,所以为保证学习的质量,首先在思想上,培训的开展要充分重视线下学习的重要性,将培训表现和学员工作考核挂钩,保证学员完成学习。其次在授课方法上,要丰富学习形式,可以采用实地参访、小组分享、行动学习等不同学习方法,针对不同内容丰富传统的秧田式授课,让线下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三、研究展望
理解“双线融合”,不仅是物理条件上的融合,把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更是思想上、观念上的融合,将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的经验相互借鉴,互通有无,做到形式和内容上真正的融合。线上教育紧密结合信息化手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促进了教育信息、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够触及传统培训难以影响的地方。线下教育依然是目前的主流培训模式,讲师与学生能够紧密互动,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也优于线上教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培训不可能只保持一种形式,只有不断加强创新,使线上培训有线下的延伸,线下教育有线上的补充,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培训的多元化发展。
看向更远的未来,从线下教育到在线教育,再到 OMO 模式,本质上都是场景迁移驱动模式更新。当 OMO 模式成为教育行业的常态后,下一阶段的基本模式将跳出场景迁移的逻辑,转向角色变革(如教师角色的改变)或效果变革(如应试标准的改变)(见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