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式大厝到四房看厅
——泉州传统民居演变探析
2021-04-16郑胜华ZhengShenghua
郑胜华 | Zheng Shenghua
关瑞明 | Guan Ruiming
1 泉州的行政区划与自然环境
1.1 泉州的行政区划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临莆田市,向北通往省会福州,南接特区厦门市,隔着海峡东望宝岛台湾。介于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之间。全市土地面积11015km2(含金门),2018年末常住人口约为865万人(不含金门县)[1]。泉州市现辖鲤城、洛江、清濛、丰泽、泉港五个区;石狮、晋江、南安三个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和金门(待回归)五个县(图1)。
1.2 泉州的自然环境
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约1000多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积约11360km2,海岸线总长约541km,大小港湾14个,岛屿207个。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23个,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22℃,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古诗称泉州“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故泉州有“温陵”之雅称。晋江为泉州市第一大河,也是泉州的母亲河,发源于戴云山东南麓,流经永春、安溪、南安、鲤城、晋江注入泉州湾,水系河流全长约404.80km,流域面积约5629km2[1]。
2 泉州的建筑文化特征
2.1 泉州的文化特征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和“光明之城”等美誉[1]。
图1 泉州市行政区划图
图2 三间二进双护厝官式大厝平面图
图3 官式大厝空间构成示意图
图4 主厝(三间二进)平面图
图5 顶落(三间张)平面图
图6 “四房看厅”平面图
图7 “四房看厅”实景照片
图8 五间张平面图
图9 五间张实景照片
图10 1915艺术空间平面示意图
图11 1915艺术空间俯视图
图12 “四房看厅”变体之一
图13 “四房看厅”变体平面图之一
闽南地区包括福建厦门、漳州、泉州和莆田五个地级市,以及龙岩的部分地区,广东省的潮汕地区。泉州市是闽南地区的文化中心。泉州文化在演进过程中,吸纳了本土古老的闽文化和闽越文化、中原南迁入闽的汉文化、西域传入的阿拉伯文化与波斯文化、华侨从东南亚各国带回的南洋文化和伴随“西学东渐”而来的西洋文化等,本土文化并未取得统领地位,外来文化多数是被动式的侵入,只有南洋文化是主动式引入。多元文化从冲突到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泉州侨乡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多元性是泉州文化的主要特征,包容性、稳定性、双向性和延伸性等是泉州文化的延展特征[2]。
2.2 泉州的红砖建筑
中国民居建筑大师黄汉民先生把福建传统民居分为红砖区和灰砖区,其中红砖区的范围与“闽南地区”的范围基本吻合[3]。原华侨大学方拥教授援引“文化圈”的概念,划定半径为50km的“红砖建筑文化圈”,大致覆盖了整个闽南地区[4]。福州大学关瑞明教授通过对行政区划、河流水系、方言语系和建筑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准确地界定了泉州红砖文化圈的内圈和外圈[2]。泉州是闽南红砖建筑文化圈的中心。泉州传统民居大量使用红砖红瓦,多结合白色花岗岩与白灰粉刷,形成红白两色的搭配。花岗岩主要用于铺地和墙裙,白灰粉刷多出现在墙体和线脚的处理上。
泉州红砖俗称“胭脂砖”,色彩鲜红艳丽,又名“烟炙砖”、“雁只砖”等。红砖在烧制经空气冷却后,砖与砖叠合的地方色泽鲜艳,可用胭脂比喻,没有叠合的地方经氧化变成暗红色。因此,泉州红砖与其他地区的红砖不同之处在于红砖的表面有鲜红与暗红相间的条纹。泉州人对红砖的偏爱延续至今,形成独特的“泉州红”文化,红砖和仿红砖的饰面砖在泉州的近代民居乃至当代民居中仍然沿用。
3 官式大厝
3.1 官式大厝的由来
官式大厝又称“宫殿式”、“皇宫起”大厝,是泉州最为典型的民居宅第。据传十国时期惠安黄氏者,被闽王王审知纳为妃子。有一年梅雨季节,阴雨不断,黄氏在宫中想起娘家的房屋破漏,不能遮风挡雨,暗自流泪,被闽王看到,问爱妃为何伤心?黄氏如实告之,闽王闻后说:“赐你一府王宫起”,意思是赐黄氏一家建造王宫,但一府被误解为泉州一府,一时间,泉州府城大兴土木,地方富绅也相继建起王宫式的宅第。后有人密报闽王,说泉州有人要谋反,大建王宫。这时闽王发现“府”的误解,遂下旨停建。在福建方言中,“王”与“皇”读音不分,王宫起就被写成“皇宫起”[5]。
在《中国民居》一书中,官式大厝被称为“四合院民居”,属于“闽粤侨乡民居”[6]。 在《福建民居》中称之为“仿造北京四合院所建,当地称之为‘宫廷式’”[7]。 在《老房子·福建民居》中黄汉民先生把这种大型宅邸称为“护厝式”[8]。此外,《泉州民居》中又有“宫殿式”、“皇宫式”和“皇宫起”三种称谓[5]。“官式大厝”作为正式的专业名称出现在关瑞明先生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中。他总结了官式大厝的基本特点是:“在闽南地区以官家宅邸为样板,主体部分以深井为中心,两侧以护厝来扩大建筑规模的大型传统民居。”[2]
3.2 官式大厝的空间构成
官式大厝严格按照中轴对称布局,主要由主厝护厝、厝埕所构成。三间张或者五间张的主厝,在需要向纵深扩展时,是通过增加“进”来实现的。在需要向两侧扩展时,不是并置主厝一样的四合院,而是通过增加一列或者数列“护厝”来实现的。其轴线指向核心体主厝,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围合式”的布局方式。本文只从三开间官式大厝展开论述。
(1)主厝
“主厝”是官式大厝的核心部分。一般情况下传统民居的开间都为奇数,只要有单开间、三开间和五开间,五开间是民居开间等级的极限。单开间实际上就是一个“手巾寮”,泉州传统民居的另一种类型[9]。三开间和五开间是官式大厝的两种基本形式,在泉州也叫“三间张”和“五间张”。从纵向维度看,官式大厝属于院落式民居,最小的纵向规模为一个坐落,没有院落,称为“一进”。只有两个坐落时才能形成一个院落,一个叫做“顶落”,一个叫做“下落”,称为“二进”。继续往纵深发展,就有三进、四进或更多进。从横向维度看,“五开间”仍然是官式大厝,等级比三间张高的宅第。
图14 “四房看厅”变体之二
从“三间二进”的主厝布局上看(图2),上落三开间的中间是明间,前为“顶厅”或“上厅”,后为后萱;厅的两侧是“上大房”和“大房”,大房后各有一个“后间”。下落的三开间中间是“下厅”,两侧是“下间”。上下落之间是深井,三间张等级的主厝,深井的两侧一般不设“角头间”,只设“角头口”[10]。
(2)护厝
护厝是官式大厝横向维度上的继续扩展,在主厝的两侧或者单侧增加带小天井的“护厝”,形成“单护厝式”或“双护厝式”官式大厝。“护厝”式是闽南地区大厝的主要特色,特别是作为官式大厝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护厝式”也被认为是官式大厝的别称。“双护厝式”是比较常见的规模,在泉州也发现一个孤例,南安市的“中宪第”是“四护厝式”。护厝作为辅助用房,或作厨房、杂物工具放置场所,或作客舍,或为僮仆居室,或作书斋别筑。
护厝与主厝之间有明显的主从关系。一般情况下官式大厝两侧的护厝呈对称关系(图3)。护厝被三个横向通廊分割为前后两个护厝井,护厝和主厝相联系的三个空间节点分别称为“护厝头”、“过水间”和“护厝尾”,过水间又称“亭子头”,在亭子头的南侧设一堵墙将护厝分为前后两个空间,中间设一道门。七个护厝间也因这堵墙而被划分为内侧四间、外侧三间的两个单元。亭子头的门通向主厝,作为主从空间之间的交通纽带。
(3)厝埕
图15 “四房看厅”变体平面图之二
图16 “四房看厅”变体平面图之三
图17 “四房看厅”变体平面图之四
主厝和护厝前面与之等宽的用地称为“厝埕”,“埕”与“庭”相通,在泉州方言中发音相同,可以理解为“门庭”,是官式大厝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厝埕的作用主要有:①保证建筑前后之间合理间距;②作为宅第主入口的交通要道和缓冲空间;③在收成季节能够晾晒谷物。
4 官式大厝的楼化与洋化
4.1 顶落空间的楼化
官式大厝的核心空间是主厝,主厝的核心空间是顶落(图4)。当建设用地较小时,住户只能保住顶落和厝埕。这样一来,“放不下”的容积率只能层层叠加,官式大厝开始从平房向楼房演进,出现了顶落空间的楼化。以传统三间二进厝为例,主厝的顶落是三开间前后两间的格局,顶落的前门有个厅口廊。中间是明间,是前厅后堂布置,在泉州叫做顶厅后萱。两侧两间是次间,是前房后间布置(图5)[10]。顶落空间的楼化在有的文献中称之为“叠楼”[11]。二层平面与一层平面相同,只是在两层之间多了一个新元素——楼梯。这个楼梯可以放在后萱中,也可以放在厅口廊的两端。
在后萱变成楼梯间之后,一个厅位于中间,四个房间位于厅的两侧,尤其是四个房间的门都朝向厅,“四房看厅”的名称就显得明确直白了。当然,在泉州也有叫做“四房向厅”,一字之差。而在与泉州相邻的莆仙地区,这种平面布局的宅第被称为“四目房”[12]。“四房看厅”标准的平面形式是“三间张”四个房间一个厅(图6~7),而“五间张”是在“三间张”的两侧各加一间梢间,这个梢间在两侧山墙的位置,也叫“山房”。这时平面布局上有了八个房间,叫做“四房看厅”就不合适了,可以叫做“四房看厅带两侧山房”,有时就直接叫它“五间张”(图8~9)。
4.2 厅口廊立面的洋化
自明朝以后数百年间,泉州人“过番”(南下东南亚,俗称“下南洋”)之风经久不息。这些旅居海外的泉籍华侨在侨居国辛勤耕耘、艰苦创业,创取侨汇、建设家乡。他们在海外发家致富后,衣锦返乡,荣归故里。“买田、起厝(盖房屋)、讨亲(娶媳妇)、做墓”是他们要做的四件大事。在传统的红砖大厝中间,涌现出许多从侨居国带回来的充满异域风情的洋楼形式,闽南人称之为“番仔楼”。外廊式洋楼和泉州传统民居相结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
传统官式大厝的主厝顶落有一个“厅口廊”,当顶落楼化后,本来面向内部深井的厅口廊变成了直接朝向厝埕的外廊。受南洋文化的影响,南洋的“外廊样式”与外化的“厅口廊”一拍即合。使得外化的厅口廊很快就被“洋化”了。根据“表皮—内核”结构可以看出,洋化的外廊就是表皮,“四房看厅”是宅第的内核。有一首歌叫做《我的中国心》,歌词写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写出了表皮外廊样式和内核“四房看厅”在文化层面上的关系。
《泉州市建筑志》中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历经20多年经济建设,人民开始富庶,于七十年代起渐次投建新居。城镇新民居建筑以占地面积小的楼房为主(个别亦作手巾寮厝);而农村利用杂地、山地建房,有作四房看厅,也有沿习传统筑式的”[13]。由此可见,“四房看厅”在兴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民居中仍在延续。在《八闽文化》中,“四房看厅”被认为是“洋楼式”建筑,是闽南近代洋式民居中常见的类型。从官式大厝到四房看厅,把“洋楼”二字拆开,就可以解读为“官式大厝的楼化与洋化”。当然,完整的定义应该是“四房看厅是官式大厝主厝顶落的楼化与洋化”[14]。
5 “四房看厅”的变体
5.1 增加附属用房
在传统的官式大厝中,主厝空间并未设置厨房、卫生间等附属用房。随着洋式建筑的引进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延续传统建筑布局的同时,在“四房看厅”建筑的主体外增设附属用房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泉州西街116号宋文甫宅第的后座洋楼始建于1912年,又名“洲紫新筑”。是一座被洋装包得很紧的“四房看厅”洋楼。从平面布局来看,内核是一个典型的“四房看厅”,四周的外廊和附属用房把“四房看厅”全部包围(图10)。出规外廊、红砖拱券、绿葫芦栏杆和巴洛克山花,把“四房看厅”裹得严严实实。“四房看厅”的屋顶虽是四坡,但不是中式的庑殿,而是西式四坡顶,北侧两个辅助用房的屋顶不是中式的四角攒尖,而是西式的四坡顶(图11)。
5.2 打破中轴对称
在传统的官式大厝中,主厝空间严格按照中轴对称,体现泉州人顺应传统建筑风水格局,遵从传统宗法礼仪制度。因此,传统的“四房看厅”民居仍然遵循中轴对称的特征。然而,由于建筑观念的转变,不对称不仅是现代主义的主张,而且在宅基地紧张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端部走廊的空间,让外观有所变化,让空间有点增量。
常见的“四房看厅”变体形式是在一侧大房的位置上把厅口廊的端部空间纳入其中,使得大房的面积扩大(图12~15),或可以隔出一个储藏间、卫生间,或可以考虑把楼梯间搬到此处等多种可能(图16~17)。这是在土地集约化条件下对标准的“四房看厅”的改进,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结语
侯幼彬先生在“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主题:现代转型”一文中写道:“近代中国的建筑转型,基本上沿着两个途径发展:一是外来移植,即输入,引进国外同类型建筑;二是本土演进,即从传统旧有类型基础上改造,演变。”[15]从泉州官式大厝到“四房看厅”的发展脉络看,泉州传统民居的演变是“本土演进”和“外来移植”的结合。本土演进表现在官式大厝顶落空间的“楼化”,外来移植表现在顶落厅口廊空间外廊样式的“洋化”。
泉州“四房看厅”民居在继承泉州传统民居的同时,和外来的外廊样式融合发展产生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与关瑞明先生提出的“类设计”模式是一致的。关瑞明认为类设计是“将延续与创新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其本质是探索如何在由旧到新的转变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16]。 显然,从官式大厝到“四房看厅”的演变既有延续,也有创新,充分体现传统民居类设计的内涵实质。从“四房看厅”到现代新民居,类设计的方法仍然大有作为。
面对当前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中国建筑创作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风格泛滥、特色消失、文化缺失等问题,很多建筑师呼吁建筑设计要具有地域性、民族性[17]。但是,现代化、国际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从官式大厝到“四房看厅”的演变,揭示了一条简明有效的设计脉络:在延续中再现建筑设计的地域性、民族性,在创新中适应建筑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
资料来源:
图1:根据行政区划图绘制;
其余图片均为作者拍摄、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