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以来国内城市文脉研究综述
2021-04-16高华丽GaoHuali
高华丽 | Gao Huali
程兴国 | Cheng Xingguo
任云英 | Ren Yunying
万 霆 | Wan Ting
1 研究背景
中国的城市文脉研究基本是针对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及对实施的反思,伴随着历史文化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城市更新工作而进行。依据中国知网的学术研究发文量分析,大致可把国内城市文脉相关研究进展划分为两个阶段:城市文脉理论研究的引入阶段(1981年—2000年)和城市文脉研究的兴起阶段(2001年—至今)(图1)。
1.1 城市文脉研究的引入(1980年—2000年)
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城市建设领域,受“文化热”的影响, 在反思发展历程下,重点探讨了传统城市与当代建筑之间的文化融合。随着《城市规划条例》(1984年)和《城市规划法》(1989年)的颁布,现代遗产保护的概念逐步形成。《城市规划条例》(1984年)规定,城市规划中应当切实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和发扬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城市规划法》(1989年)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城市新区开发应当避开地下文物古迹等。在此背景下,国内部分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西方的“文脉主义”,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将其引入中国。然而,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一片建设热潮,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建设者不加批判与怀疑或认真思考,就把西方曾经流行的建筑理论广泛地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无暇顾及城市的传统文脉,致使“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城市设计也变成了纯粹的拼贴游戏。直至2000年以前,在中国城市规划领域,城市文脉都未作为焦点引发广泛的讨论。这个阶段中国城市文脉研究多为文脉内涵解读、基本理论框架性研究和初步实践应用。
1.2 城市文脉研究的兴起(2001年—至今)
经过改革开放后近四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被经济社会“全球化”裹挟着快速发展,匆匆赶往“城市现代化”之路,城市的物质发展速度超过了社会及文化可以承载的速度,造成“千城一面”,传统城市文脉逐渐断裂、甚至丧失。针对这种情况,主要从城市特色探寻、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文脉传承等角度探讨城市文脉的期刊文章涌现,也使中国的城市文脉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文脉内涵的进一步解读,以及运用西方城市文脉基本理论框架对城市旧城更新、城市特色维育、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空间塑造、城市文脉延续等方面进行了实证性分析,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总结性研究。
2 主要研究
在中国知网,对关键词“城市文脉”进行检索,从图2可以看出,1983年以来我国关于城市文脉研究出现的前十高频关键词是:城市文脉、保护、改造、城市、城市更新、历史街区、文脉、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和文化。说明城市文脉主要涉及问题的主题是城市更新、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旧城改造、地域文化的彰显、城市文脉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文脉在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与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等问题。国内关于城市文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文脉的概念及要素体系、城市文脉空间表达、城市文脉演化机制与传承策略等四个方面。
2.1 城市文脉概念界定和要素构成研究
通过梳理国内有关城市文脉概念的文献,可以看出,当前对“城市文脉”概念的界定可大致归为城市不同发展阶段锚固累积形成的背景[1],城市与自然环境及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动态的、内在的本质联系[2],城市文化脉络表征[3-6]和属于城市文化认知范畴,它诠释城市文化及其时空价值[7]四种。
研究者多从城市文脉表现形态及发展演化视角出发进行研究,认为城市文脉要素是由物质要素(显性要素)及非物质要素(隐形要素)构成并以整体性呈现。寒松(1988)[3]认为从“显”、“隐”文化看,城市文脉表现为一定的“文化场”,它具有特定的“文化结构”,中国城市的“文化结构”深受礼制和玄学制约,“天人感应”与“阴阳五行”为具体表现。刘承华(1999)[8]认为“脉”是由文化的历史性延续所构成,历史性要素是文脉构成要素当中最主要和突出的要素。黄富厢(2001)[9]认为文脉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地理(城、郊,区域及全球网络)以及指导发展的规划实施机制(理论实践)。苗阳(2005)[2]认为城市文脉的显性构成要素主要包含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隐性构成要素主要包含社会文化和人的心理与行为。李钢(2010)[10]从城市文脉形态及其发展变化的关系角度,提出城市文脉主要有自然环境、城市建筑环境、地域文化和技术四类要素构成。任云英与程兴国(2016)[11-12]借鉴城市形态学理论和城市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理论对城市文脉要素进行了提炼和体系架构。
2.2 城市文脉解读方法与空间表达研究
(1)城市文脉的解读方法
王紫雯[13]基于Nahoum在《城市保护》(Urban Conser - vation)中对城市景观特质的定义①,认为可采用景观特质分析方法,客观地分析与保护历史街区的景观风貌与物质,延续地域的历史文脉。谭侠(2008)[14]认为城市文脉的传承载体是“城市记忆空间”,提出了以人的记忆为线索对城市文脉传承载体——城市记忆空间进行解读分析的方法。作者建构了“城市记忆空间”的概念,阐述了“城市记忆空间”的空间形态、事件模式、记忆信息的存储和唤起以及记忆空间的表达特征。包亚明(2017)[15]认为可借用城市文化地理学对空间隐含的文化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对城市文脉空间进行解读。认为这种方法提供了一个通过空间思考文化的逻辑框架,并据此逻辑框架推导出城市文脉的空间解读涉及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城市治理、城市形态、空间品质和生活方式等问题。瞿骏(2017)[16]认为城市文脉既是一个城市的自性所在,也是城市自新的基础。在寻找解读城市文脉时,就要思考如何重新构造城市文脉,进而塑造“有机”的纪念空间和仪式存在。
(2)城市文脉的空间表达
研究者从空间演变、物质层积、环境景观等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相关规律并尝试应用于实践。认为城市文脉在空间上可通过城市自然文化景观、城市格局、线型空间和城市节点组成的体系来共同呈现。余卓群(1989)[17]认为自然环境、历史积淀、约定俗成和骨架模式是城市文化的共同基因。其中,自然环境决定城市的骨架,城市的各类集聚中心反映了城市人文风俗的概貌,空间组织和建筑气质受约定俗成的影响。齐康(1997)[18]指出城市发展的文脉和城市文化发展的轨迹可以在城市的骨架(Structure)、城市的肌理(Texture)中寻找。刘承华(1999)[8]通过对文脉与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城市文脉存在状态和展示方式主要具有三个特点:一线贯通、一脉相承;“线”与“脉”上均有数目不等的点被突显;在空间布局和时间延展上均富有节奏。黄富厢(2001)[9]认为城市肌理基于城市文脉,城市肌理由微观的质地和纹理内涵、中观的城市格局以及更宏观的城市化发展结构所构成。李建平(2002)[19]认为北京古都文脉源于中国古代都城的营造法式,中轴线是北京最重要的文脉,沿着中轴线这条主要文脉,可以探寻到整个城市的文化脉络。祁今燕(2004)从艺术环境的角度认为雕塑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车生泉与郑丽蓉(2004)[20]认为城市里著名的植物景观记载并见证着城市的历史,展现着居民的文化追求,是城市文脉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王义龙与姚亦锋(2009)[21]以南京为例,阐述了在梳理城市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以斑块——廊道(道路)的空间模式为基础,运用GIS技术,以文脉要素切入,将南京城市文化的脉络体现在地理空间上,进而得出南京城市文脉的空间本质特征的方法。
2.3 城市文脉延续机制与传承策略研究
(1)城市文脉的延续机制
研究者只从某个侧面对城市文脉的演化进行了分析,缺乏系统性的动力机制分析。寒松(1988)[22]认为,城市文脉必然在吸取新鲜血液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其存在和延续只能与人们的生活、行为、情感等“合拍”时才够顺理成章,因而城市文脉需要在“复合”中延续、创新。郑阳(2006)[23]认为城市景观文脉十分强调延续性,它的延续性由景观的“历时性”和 “共时性”共同构建而来,其中“历时性”是基础。
(2)城市文脉的传承策略
研究者剖析了城市文脉传承中存在的不同方面问题,提出了场所关联耦合、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守护文脉坐标点、各层次规划协同、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结合、信息传播展示、进行城市“文态”规划等传承策略。
图1 基于CNKI分析的我国城市文脉研究期刊文献数量变化 (检索条件:题名=城市文脉)
图2 我国城市文脉研究的关键词分布(文献总数:1439篇;检索条件:(关键词= 城市文脉)(精确匹配),数据库:文献跨库检索,时间跨度:1983—2017)
张赛(2003)[24]指出建立城市重要场所之间的关联耦合关系是整合城市文脉、构架城市秩序整体的重要手段。周翔(2006)[25]认为场所文脉主义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对继承、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增强城市文化的认同和城市形象特色具有积极作用。王子夔(2005)[26]认为城市历史风貌保护是现代都市和城市传统文脉之间的结合点,通过它可构建起以“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的词语为核心,联通城市规划、建筑理论和历史文化研究的坐标系,其中,大学校园是城市文脉的坐标点之一。陈洪等(1998)[27]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实践,认为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考虑规划结构和保护道路交通组织时,就应考虑城市传统文脉的延续和古建筑的问题。石坚(2003)[28]认为,把保护的重点放在若干点上无法完整地反映城市发展历史脉络,提出了保护工作的“双转向”,即保护工作从保护重点建筑转向保护成片的街区,从保留硬体设施转向硬件与活动、文化氛围的共同恢复。粟文婷等(2010)[29]认为城市文脉的传承应融入区域一体化概念,应纳入城、镇、村三级文脉保护体系之中,并根据各级载体的特点,承担城市文脉保护的不同任务。孙俊桥与孙超(2013)[30]认为工业建筑遗产是城市历史文脉的见证,蕴藏着巨大的文脉价值内涵。岳留东(2015)[31]以信息传播为研究视角,引入文脉信息的概念对城市文脉信息传播特质进行解读,提出了城市文脉信息的有效表达方式。孙玮(2017)[32]从再现到体验的角度,探讨了移动网络时代城市文脉的保护与传承。作者认为移动网络穿梭虚实,重组时空,生成了城市文脉传承的新形态。移动网络传播无孔不入的将城市文脉植入到大众的身体体验与日常生活实践中。当前广泛应用的二维码,就是一种城市文脉传承可积极利用的交互界面,各种社会网络在此汇聚、互嵌、再生,城市文脉亦得以创造性地传承。娄白(2015)[33]认为城市文脉传承需要根据城市的不断发展进行“规划”——城市文态规划。城市文脉通过城市文态专项规划,可在继承城市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满足城市发展对新功能的需求,其规划内容不仅包含城市文脉要素的保护或重建,还要包含继承城市文脉价值内涵,保证传统街区市民生活方式的合理延续。
2.4 城市文脉理论的相关应用实践研究
研究者围绕城市设计中的城市特色塑造和城市遗产网络构建探讨了城市文脉理论(理念/主义)在不同层面的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中的应用,此方面的文章较多。
徐苏宁(2000)[34]认为城市文化特征往往是城市形象中最引人注意的,城市文脉是维育城市特色的重要设计因素,城市设计中在城市形态方面应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特点和延续性问题。
萧明(2006)[35]指出城市特色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够反映城市发展有机延续性的空间要素之间没有建立应有的联系,要缓解城市特色的危机,必须以系统思路重新构建文脉要素的联系。在城市设计中,可在对“城市空间文脉”的分析和系统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保持城市在空间、文化和生活上的连续性来达到突出城市特色的目的。李霞、单彦名与安艺(2014)[36]从义乌城市建设文脉出发认知义乌的城市特征及文化内涵,基于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发展战略提出义乌空间规划策略。万钧(2004)[37]、徐华与山根格(2005)[38]、毛佳樑(2006)[39]、姚 与周正明(2006)[40]、陈晓东与段进(2013)[41]、曹鑫(2013)[42]、张力玮与程亮(2014)[43]、寇志荣(2015)[44]、罗中霞(2015)[45]、唐岳兴等(2017)[46]、马西恒(2017)[47]等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探讨了城市文脉理论的实践应用。
3 研究评价与展望
3.1 研究评价
①文脉概念内核及外延不明确,造成理论基础不牢。从1980年以来国内研究来看,国内学者对城市文脉地位已达成普遍共识,认为城市文脉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设计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学科背景的偏差等原因,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对城市文脉具体的内涵认识仍存在不足,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因而,结合现实需求充分论证明确城市文脉的概念内核与具体外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②没有作为理论进行研究,大多是当作理念进行应用,没有明确研究对象,对城市文脉要素构成认识模糊。目前,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等学科还没有确切的提出城市文脉理论这一研究命题,大多数情况下把它视作一种“文脉”理念来用,只是把它看作是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子,主要对城市文脉客体即城市文化遗产进行网络化组织,或对城市局部空间或某一系统(文脉空间载体)进行形态设计和表达,而对城市文脉主体(城市人)、非物质文脉要素及文脉要素单元之间的联系链条考虑较少或无任何分析致使城市文脉的整体性及延续性不足。
③缺乏系统的城市文脉演化的动力机制与表现法则研究。在城市文脉演化机理和空间表达方面,大多都是借用建筑符号学、文化生态学“基因理论”和语言学文本表达等对城市文脉进行简单推演,亟需进一步明确、完善城市文脉研究主要支撑理论,以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
④对城市规划响应机制研究较少,在实践应用中易造成僵化。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主要在城市空间形态设计中考虑城市文脉要素的影响,对城市文脉要素与城市整体、社会背景等的内在联系较不重视,更缺少对城市文脉内在机制的全面解读,使得城市文脉理论指导下的城市面貌维育,在一定程度上沦为肤浅的文化包装的产物,陷入对流行建筑和环境之“流”的模仿状态之中,没有从文脉这个“源”上去开拓创新,因而,表达上僵硬,没有实质的创新意义。
3.2 研究展望
对城市文脉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缺乏深度研究,致使城市文脉理论发展较慢,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也未能为城市文脉保护和传承提供一个实质性的研究框架,为打破目前模糊性应用状态,形成城市文脉理论体系,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①“城市双修”背景下城市文脉概念建构。结合目前以价值为中心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趋势,借助文化景观层积、时段理论、文化重心理论、城市心理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历史学等相关理论厘定城市文脉概念外延,构建以价值为内核的概念。
②文脉切片的选取及城市文脉要素认定原则、价值评价研究。
③城市文脉演化的动力机制及表现法则研究。深入归纳城市文脉演化规律,减少个人主观意识干扰,可进一步促进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及城市设计科学化。
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文脉要素调查工作体系研究。围绕原真性、完整性、情感性形成完整的调查体系,评定其价值并形成共识,避免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对此方面内容的重复调研和价值评价不同而带来的传承内容不稳定。
结语
早在1950年,R·文丘里,就提出了“文脉”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城市文脉问题己经完全得到了概念化、主体化和理论化。时至今日,城市文脉仍然存在着许多模棱两可之处,从而使关于城市文脉的研究成为了没有固定范式、人言人殊的一个主题。本文回顾相关学者对城市文脉问题的研究,旨在厘清国内城市文脉研究背景及历程,梳理与城市文脉相关的主要研究内容,试图发现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向。历史性的梳理便意味着批判性的和语境化的思考,本文仅是笔者阶段性的思考,抛砖引玉,还请学界同行多加批评,多加补正,以不断完善充实城市文脉理论体系。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自绘,由中国知网依据条件生成。
注释
① 即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是独一无二的,它包括美学特质与历史特质,这两部分都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关,美学特质使人感到愉悦,但必须经得起剖析;历史特质常常与文化象征主义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