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地理二轮备考策略研究
——以“气候与植被”考点为例

2021-04-16广东何佳伟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雪线绿洲气候

广东 何佳伟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主抓专题精讲、综合训练,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提高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气候”专题是历年高考高频考点,笔者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气候与植被”考点为例探讨二轮地理的备考策略,助力2021年高考。

一、专题阐述

分析2016—2020年高考全国卷会发现,“气候”专题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常规二轮复习时老师会引导同学们制作“思维导图”来建构气候专题的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本质的体现,也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内容目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必备知识,是指由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组成的学科基础知识体系。

研读2020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可发现试卷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试题重视地理本质、突出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素养,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日益加深。同时,试题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特别突出了当下科学抗疫的实际背景,让考生体会生活中地理的存在,思考生活中地理的作用与魅力,培养考生的地理学科思辨精神和科学精神。

二、考点剖析

切入点一:植被生长对气候的影响

【例1】(2020年全国卷Ⅱ,7题)(节选)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2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图2

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植被与气温关系,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素养。白天地表温度绿洲低,沙漠高,夜晚都在散热,白天沙漠的余热多,夜晚散热后地表温度仍然比绿洲高,①正确;由于绿地的蒸发(蒸腾)多,水汽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白天温度低,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由于绿洲白天温度低,③错误;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所以使得地表温度更高,④错误。故选A。

【例2】(2017年全国卷Ⅰ,8题)(变式)图3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

图3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综合思维及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结合图示材料,联系影响蒸发的因素,综合分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果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从水循环过程上看,增加了蒸发量,而减少了径流量,进而湖泊来水量减少。因为图示区域湖水浅,湖面蒸发量大,盐湖面积不断减小,在湖水盐度达到饱和后盐度不再增大。但是由于种植了可吸收氮、磷等元素的耐旱植物,所以会导致湖水富营养化现象加重,湖盆内水面缩小,蒸发量相应减少而不会增加。因此正确答案选B。

切入点二: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例3】(2020年全国卷Ⅲ,9~11题)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10.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11.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参考答案】9.A 10.A 11.B

【解析】第9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及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同时考查考生综合思维素养,即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有影响,进而对植被产生影响。从材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相比,光照时间长,光照条件更好,温度更高,森林分布上限更高,同时积雪融化多,雪线升高。故正确答案选A。

第10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及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同时考查考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气候与植被、雪线关系。堪察加火山群气候冷湿,林线升高,证明高海拔处的水热条件变好,所以气候变得暖湿。同时雪线降低,证明积雪量增多,降水增多,气候变湿。故正确答案选A。

第11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通过土壤对植被的影响、地形对雪线的影响考查考生综合思维素养。据材料可知堪察加火山群纬度高,气候冷湿。当火山处于雪线之上,火山爆发会使火山锥上部冰川融化,在火山锥下部重新凝结,雪线降低。火山爆发温度升高,且有肥沃的火山灰,林线升高。故正确答案选B。

三、教学建议

1.研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精梳基础知识

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笔者以《气候与自然环境——以气候与植被为例》二轮复习课为例,向学生展示二轮复习时可以“深挖掘”的知识模块。

(1)研读《课程标准》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将本课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建立联系,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分析气候对生物、生物对气候的相互影响;并能够举例说明气候与其他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课程板书如图4。

图4

(2)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设计(如图5)。

图5

2.重构知识,挖掘内涵,重视地理原理、规律的方法归纳

高考备考是复杂、系统工程,并且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所以高考备考应该要注重团队协作。教师间相互学习,在二轮复习课前应该“二次备课,多次备课”,自然地理剖析原理、总结规律;人文地理串联知识主线,辨析影响因子;授课内容要巧思、深挖掘,试题设计要分层把控,符合新高考要求。

3.多途径提供情境素材

在无法走出校园信息闭塞的现状下,教师多途径提供相关的视频、图片、文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增进对地理事物现象的理解、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如课堂知识讲授、试题评讲提供视频、图片等素材进行辅助教学;课后利用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为学生提供地理相关内容学习的平台:公众号、抖音、学习强国等。

4.利用热点新闻,构筑生活地理

2020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和全国卷Ⅲ中出现“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等时事中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和资源。建议在平日的备考复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将重大战略、热点事件等与地理课程内容相关联,培养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去解读现象的能力。我们不是去研究事件本身,而是为地理知识提供运用的场所,帮助学生训练学科思维、体现学科价值。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构筑生活化的地理,更容易在课业繁重的高三课堂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厚植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雪线绿洲气候
绿洲里的老先生
深海绿洲
沙漠绿洲
雪线上的金刚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在城与乡中往返探寻
——评永基卓玛小说集《雪线》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心中有块美丽的绿洲